孩子不愛表達,都是「心理壓力」惹的禍

廣場上,一位阿姨正在分發氣球,好幾個小朋友圍上去:“阿姨,給我一個!”

果果也想要,媽媽說:“你也去跟阿姨要吧!”

果果小聲咕噥了一句:“我不想要了。”然後藏在了媽媽身後。

不難發現,生活中有些孩子一遇到陌生的環境、或需要表達的場合就往後退縮,像果果一樣顯得焦慮、膽小,這是怎麼回事呢?爸爸媽媽怎麼做才能有效幫助孩子的語言表達呢?

孩子不愛表達,都是“心理壓力”惹的禍

敢於表達的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社交和學習機會,更容易贏得成人和同伴的關注與喜愛。下面,我們聽聽專家支招,幫助孩子用語言大膽表達,有一套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01

心理解壓,放輕鬆,不逼迫

孩子不敢表達的狀態,實際上來自於他感覺到的、外在環境或成人給他的無形壓力。這種壓力可能是孩子害怕自己說得不好、說得不對、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就像前面故事裡的果果,很可能擔心自己“要不來氣球”,才不去要的。

當我們瞭解孩子的心理壓力之後,就要學會幫助他減壓。千萬不要逼迫、誘騙孩子,“你去要,你要不去我就不喜歡你了!”“你怎麼這麼膽小呢?你還是個男孩子嗎?”這類語言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

孩子不愛表達,都是“心理壓力”惹的禍

正確做法

表示出對孩子心理狀態的認同,對孩子更多一些包容。

“你是擔心要不來氣球嗎?你不太想去要氣球是吧?沒關係,那我們就不去要了。下次你想要的時候再去。”

這樣讓孩子提著的心放下來,逐漸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對父母鼓勵的信任。

02

父母做好示範,自己先敢於表達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通過觀察父母,就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父母說話的方式、做事的方式。所以,父母自身的行為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父母自己能大聲表達、主動表達,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引導。

03

預謀一下,幫助孩子體驗到成功

幫助孩子體驗一次成功,而這次成功可以是一次預先安排的。

比如我們可以和幼兒園老師私下協商好,鼓勵孩子在遇到張老師後問好,張老師則用誇張的方式回應,表現出極度的讚揚,用超級擁抱或者是抱著孩子旋轉的方式讓孩子獲得“驚喜”,並且悄悄地告訴孩子“如果你下次大聲一點兒就更好了”。

體驗到成功後,孩子就會有更多勇敢表達的行為,父母再逐漸幫助孩子從面對熟悉的人到面對不太熟悉的人。

04

刻意一點,創造豐富的生活環境

對環境的陌生感,是孩子不敢表達的重要原因。所以父母不妨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場合,見不同的朋友,讓孩子逐漸走出家庭,熟悉周圍不同的環境。

可以先從小範圍的朋友圈開始,再逐漸過渡到大一點兒的範圍,逐步降低孩子對陌生環境的恐懼。

讓寶寶愛上表達,說出心裡所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足夠耐心,足夠細心,幫寶寶營造語言發展的大溫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