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錄——「秦-白起傳」伊闕初識將軍怒,長平盡顯殺神威

悠悠千古名將,誰堪裹屍青山,馬背盡顯英雄氣,一朝笑嘆紅塵。

列朝著墨青史,萬代名留古今,二十四閣今猶在,遍尋沙場無門!

“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

公元前257年冬,咸陽城西門十里外,彼時落葉已盡,路上行人稀疏,偶有烏鴉飛過,但也掩蓋不住無盡的淒涼。蕭條的路上,一行有三人,中間那人雖鬢角微白,穿著破舊,但周身散發的肅殺之氣卻足以讓人忽略掉另外兩個公差模樣的使者。這是一般久經沙場的將帥都不具有的殺氣,所到之處,讓人凜然一懼。換句話說,這似乎不是人間該有的氣息——殺神!白起!

名將錄——「秦-白起傳」伊闕初識將軍怒,長平盡顯殺神威

白起像

要真正瞭解白起,得先簡單說說當時秦國的背景。白起,本是秦國老氏族孟西白三族中,白族的後人。白起出生時,秦國已經非常強大,按理說,想要在一個已經強大起來的國家中嶄露頭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但所幸,英雄生正逢時。當時秦國的君主,是一心想要稱霸中原的秦昭王。昭王繼位後,實行前朝商鞅制定的國策,推行軍功制,即有功者賞。於是,天生具有超強軍事才能的白起便順勢出現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

名將錄——「秦-白起傳」伊闕初識將軍怒,長平盡顯殺神威

成名——伊闕之戰!

昭襄王十四年,此時的秦國,國力已經非常強大,如果單打獨鬥的話,已經很難在六國中找尋對手,恰逢秦昭襄王還是個極具野心的政治家,不斷外擴領土,伺機稱霸中原。而原本強盛的魏國,在歷年與秦國的戰爭中,國力大減,已經無力再和秦軍抗衡,而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秦魏兩國是乃是世仇,從秦獻公被魏軍射殺開始,這個世仇就註定解不開了。魏軍為阻秦軍向東擴進,聯合韓國,扼守崤函(崤山與函谷關合稱,今洛陽至潼關一帶),以求自保。秦丞相魏冉(以後我們會介紹到他)力薦白起為將。白起也幸不辱命,多次擊敗韓魏聯軍,最終將韓魏包圍於伊闕(今河南洛陽市區南約兩公里處的龍門)。史記中記載,白起在伊闕之戰中

“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

此戰令白起一戰成名。殺神之威初顯。

雄起——受封武安

公元前281年,昭王二十八年,此時的白起,歷經大小數十場戰役,未嘗一敗,已經在六國中打出了自己的威名。而楚國在歷經丹陽,藍田之戰後,國力已經逐漸微弱。不甘心的楚頃襄王試圖遊說其餘五國,合縱伐秦。以秦昭襄王的脾氣,自然不能容忍有人挑戰他霸主的寶座,於是乎

“白起攻楚,拔鄢、鄧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王亡去郢,東走徙陳。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

經過一連串的失敗後,楚國舉全國武裝,也不過區區十萬人,再也掀不起什麼大浪來。從此,白起名震天下!

立威——長平之戰!

昭王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62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野王城,野王降。這使得韓國上黨郡與韓國政府的聯繫道路被切斷。上黨郡守馮亭投降了趙國,被趙孝成王封為華陽君。此時的趙國,仗著有名將廉頗為將,頗有種無視白起的意思。於是,此一事,促成了名流千古的長平之戰。

昭王四十七年,秦王派王齕攻上黨,進而攻趙。趙將廉頗守而不戰。秦國用計,誘使趙王用趙括取代大將廉頗,並暗中用白起為上將軍,並下令“軍中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

名將錄——「秦-白起傳」伊闕初識將軍怒,長平盡顯殺神威

果然趙括一上任,急於立功,全軍出擊而被秦軍誘入埋伏,被秦軍包圍成兩個孤立的部分。秦王又派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攔截趙國的救兵以及糧草,以切斷趙國的後援。就這樣包圍了四十六天後,趙國軍營中人心惶惶,“皆內陰相殺食。”趙括無奈,組織趙軍做最後的突圍,結果被秦軍射死在戰場。

名將錄——「秦-白起傳」伊闕初識將軍怒,長平盡顯殺神威

長平古戰場遺址

九月,趙軍投降。白起將趙國士兵全部活埋。此事一出,天下震驚!

歷史從來對白起的這一行為褒貶不一。大型戰爭的決定因素太多了,如果不活埋,趙軍四十萬大軍的口糧如何解決。四十萬大軍如果再發生集體叛變又該如何解決。戰爭向來是殘酷的,白起也足以稱得上殺神二字。長平一戰,白起威名響徹天下,再也沒有對手。

隕落——自刎杜郵

昭王四十八年九月,秦王派王陵攻趙都城邯鄲,戰不利,派兵增援,王陵再敗。秦王欲命白起為將,但白起認為秦軍連年征戰,早已疲憊不堪,何況邯鄲乃是趙國都城,強攻很容易失敗。數次稱病回絕秦王。秦王心中不悅,只好派王齕代替王陵,去攻打邯鄲。果不其然,秦軍被楚趙聯軍大敗,死傷慘重。

白起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天才,但卻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秦軍大敗,白起說了句“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意思就是說,你當初不聽我的,你看,失敗了吧。頗有點說秦王風涼話的嫌疑。秦王不能容忍,強命白起為將,攻打邯鄲,白起堅決不從。於是被秦王降為士兵,命他“遷之陰密”。白起走到杜郵的時候,秦王聽說白起略有不忿,於是派遣使者執劍,命自盡。

白起仰天長嘆“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意思就是,我對上天到底有什麼罪過,至於今天淪落到如此境地。嘆息良久後,白起好像猛然間醒悟“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於是拔劍自刎。時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

名將錄——「秦-白起傳」伊闕初識將軍怒,長平盡顯殺神威

縱觀白起一生,歷經大小數十場戰役未曾一敗,他沒輸給敵人,卻輸給了自己。如果他能再聰明一點,再圓滑一點,也許能落個善終的結局。也許秦國能提前統一六國也不得而知!


筆者推薦

書籍——《大秦帝國》

影視——《復活的軍團》《大秦帝國》


本頭條號致力於讓更多愛好歷史的朋友瞭解並熟知歷史,遂集成名將錄,每日推出一篇歷史名將生平,以真實,通俗為原則,參考古今文獻,不敢奢求有大作為,力求還原普及真實歷史,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們。(由於戰國時期各國錯綜複雜,歷史人物褒貶不一,所以筆者選取從秦國開始,例如名將吳起,廉頗等等就不再佔用篇幅,如果有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盡力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