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1990年,全國第一個富人區在北京亞運會熱潮中誕生,外國人和明星成為亞運村的首批業主。“那時候,住亞運村是身份的象徵,住的都是風口浪尖的人物。”歌手劉歡是最早的買房人之一,當時拿的是內部價,1200元/平方米,後來毛阿敏也在此買房,已漲到4000元/平方米。到1995年前後,匯源公寓的銷售價已漲到1800美元/平方米,在當時絕對稱得上是天價。


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亞運群星


1991年,王石跟時任萬科集團副總經理的孫璐,他們跑到菜市場擺攤叫賣萬科的股票。經過努力,1991年1月29日,萬科A以14.58元的價格掛牌深交所,代碼0002,成為深市最早期的“老八股”之一。


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萬科股票首期發行新聞發佈會


1992年,潘石屹在一次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意外發現,當時海口市在建人均住房面積已達50多平方米,而同期北京人均住房面積才7平方米,前者竟是後者的七八倍。憑直覺,潘石屹意識到“海南的房地產要出事了。”彼時的海南樓市已經進入瘋狂狀態,於是,包括馮侖、易小迪、王功權在內的6位合夥人商量之後,果斷決定離開。


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萬通六君子


1993年,上海的房產廣告,3萬元擁有一個家,那個時候的房地產廣告信息量滿滿。


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1993年上海的房產廣告


1994年,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199443號)全面推廣住房公積金制度,開啟了城鎮住房制度正式改革之路。


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全面推廣公積金


1995年,海南地產泡沫終於破滅,全省“爛尾樓”達600多棟、1600多萬平方米,閒置土地18834公頃,積壓資金800億元,僅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壞賬就高達300億元。此後幾年海南經濟增速斷崖式下跌。

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海南樓市崩盤


1996年,宇宙網紅吳曉波對自己說,從今天起我每年要幹兩件事情:1.一年寫一本書。2.每年買一套房。


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吳曉波為什麼一年買一套房子


1997年,王石說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當時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倒下了,所以萬科成了中國第一。”。王石口中的那個倒下的房地產公司,便是中國第二大信託投資公司——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也就是業界常提起的“廣信”。

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廣信興衰


1998年,是我國房地產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98年房改如同大規模城市“上市”,使房地產一舉超過股票、債券,成為中國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資本來源。當套利迫使地方政府在“住”(經濟適用房)和“炒”(商品房)之間只能二選一的條件下,地方政府本能地選擇了更為重要的資本市場。


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炒房熱


1999年,2月以後,全國各地城市對房屋質量標準開始制定非常高的要求:如多層住宅要打樁,以控制沉降在15cm以內(過去標準40cm),設計也要請監理等技術措施。但在1999年2月以前,多層住宅並不強調要打樁,樓板也不強制要求現澆。這就是網上很多人說,不要買1999年以前的老房子的由來。

凰叔說樓,房地產冷知識編年史之成王敗寇的90年代

住宅質量保證書


凰叔筆記:

1,整個90年代,城裡人均收入從幾十塊漲到幾百塊,房子也有了投資屬性,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住什麼樣的房子就更直觀的彰顯了貧富的差距。

2,海南泡沫的破滅,敲響了第一次警鐘,全身而退的鳳毛麟角,被套牢傾家蕩產的多如牛毛,房地產第一次讓人們領教了成王敗寇的殘酷一面。

3,吳曉波在1996年開始定的目標,一年買一套房,排除限購問題,現在的人想要達成也是很難,最簡單的問題是你一年起碼不吃不喝也能掙出一套房子來,看起來挺激勵,但對於老百姓來說,無疑跟王健林說一個億小目標的時候一樣,一笑而過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