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醫生真是「怪」,兩成多病人被他「擋」在手術室外,而他還有百萬粉絲

楚天都市報10月17日報道(記者李曼英 王永勝 通訊員高星)堅持給每位患者體診,用手感知他們的病痛,從醫12年的張青松有一個心得:診斷永遠不要只相信影像。只有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立體診斷,根據診斷,選擇傷害最小、性價比最高的治療方式,才是真正的醫者仁心。

正是踐行這一理念,張青松才成為受百萬粉絲追捧的“輕鬆哥”。有細心的患者發現,張青松的手似乎更大些,體診時,這雙大手總能給人以溫暖。

蹲下身子反覆體診 八旬太婆倍感暖心

15日上午,是張青松的門診時間。從早上8時起,門診室外便排起了長隊。每進來一個患者,張青松都會先捏捏對方關節的一些部位,讓他們做幾個動作,通過感受患者的疼痛區間,以判斷病變的部位和程度。

“你的號真是太難掛了,我早上5點就到醫院了。”漢口80歲的孫婆婆一邊推門進入診室,一邊訴苦掛號難。她拿出厚厚一疊檢查片子,說自己膝蓋半月板損傷嚴重,因為年紀大,對手術有些顧慮。她聽說張青松擅長做損傷手術且口碑好,這才早早來掛號就診。

看了孫婆婆帶來的片子,張青松蹲下身,仔細捏了捏孫婆婆的膝蓋,試著以不同的幅度挪動她的腿,並通過詢問確認她的疼痛位置。

綜合判斷後,張青松建議孫婆婆回去休息,吃些消炎止疼藥即可。“不用做手術,您這個年紀,疼痛與膝蓋半月板沒太大關係,即使半月板破了,都不要緊的。”他笑著說。

“有你這句話就夠了。”孫婆婆點了點頭,放心地笑了起來。她說在找張青松就診前,她也看過幾名醫生,都是直接安排拍片,而後建議手術。在急促的就診時間裡,她完全沒有多少說話的機會。像張青松這樣蹲下身仔細摸膝蓋診斷、與她有說有笑、還主動拒絕手術的醫生,她還是頭一次見到。這讓她既放心又暖心。

一心只為患者考慮 近四分之一病人被婉拒手術

半天的門診時間,張青松共接診了20餘名患者,而孫婆婆也不是唯一一個被他拒絕做手術的人。

43歲的吳先生來自孝感,右肩在多次運動中受傷,之前也曾去過其它醫院就診,醫生看完拍片結果後建議手術。

“其實可以再等一個月,還有修復的可能。”結合片子,張青松反覆拿捏吳先生的肩膀後認為,既然還有自行修復的可能,就儘量不做手術。畢竟,相比自行修復,手術的性價比要差很多。

聽張青松這樣說,吳先生一絲詫異後,眼神慢慢柔和下來。“謝謝你啊,其實我都做好了住院做手術的準備。”他感嘆自己運氣不錯,遇到了一位實在的好醫生。

繼孫婆婆和吳先生後,還有兩名患者是直接來找張青松做手術的。綜合拍片和體查結果,張青松最終建議他們暫時不用手術。

“有時,片子並不能完全決定治療方式。”張青松說,有些患者膝蓋的半月板在片子上的反映非常糟糕,可是他體查卻發現,半月板的狀況並未真正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疼痛只是軟骨受損引起的。如果單看片子就手術,患者不僅要承擔手術的風險和經濟壓力,術後的疼痛也並不會減少。因此,倉促手術絕不是最優選擇。

張青松最崇尚的名句,是希波克拉底的名言“first do no harm”(無損於患者為先)。作為外科醫生,張青松更明白手術的侷限。他說,醫生再努力也無法恢復人體的完美,因為進化讓人體每個組織器官達到完美配合,不是外科修復能還原的。

很多患者期許通過一次手術來徹底解除病痛,但綜合拍片和觸診後,同時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張青松往往會拒絕患者手術的要求。現在,每天來就診的患者中,有近四分之一的被他建議不做手術或暫緩手術。

細心觀察克服“零自述” 自閉女孩重泛笑容

仔細給每位患者全面體診,意味著耗費更長的診斷時間。

15日下午1時,張青松這才結束了一上午的門診。簡單吃完午飯,張青松抓緊時間眯了10多分鐘。下午2時起,還有3場手術等著他來操刀。“手術做得越多,越覺得人體的偉大,越有敬畏之心,也越不敢隨意僅依靠片子診療。”他說。

曾經,有名性格內向的自閉女孩讓張青松記憶深刻。那名16歲的女孩來自蔡甸區消泗鄉,因為走路嚴重“外八”,父母擔心她被人笑話,決心傾家蕩產也要為女兒治好。

女孩患的是臀肌攣縮症,一家人去了多家醫院,因女孩自閉始終不言語,醫生們安排檢查後,都直接建議做開放手術,但開放手術會在臀部上留下兩條大疤,家人猶豫不已。

最後,他們找到了張青松。儘管當張青松一遍又一遍地問女孩哪裡疼、哪裡活動受限,女孩總是面無表情、沒有回應。家長正要斥責她,張青松制止了。

在仔細體診後,張青松示意家長帶著女孩來回踱步走動,通過觀察步幅、姿態,他最終明確了病情。最後,通過臀部兩個小孔的微創手術,女孩恢復了正常步態,而在後來的複查中,她逐漸有了交流和笑容。

自制兩隻牽引袖套 一年為患者省40萬元

外科醫生根據自身需要,方便自己操作,自制手術工具已不是新鮮事。張青松也一樣,他在漢正街找人縫製的一對牽引袖套,不僅好用,還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2011年,張青松從美國回來後,正式開始做肩部手術,但由於此前國內肩部手術做得較少,醫療器械配套還跟不上,他便在回國時自費買了一些手術器械和耗材。美國的手術器械大多是一次性的,質量過硬耗費卻大,張青松便嘗試自己動手製作工具。有一次,他將鏍絲刀磨尖後做成了能在關節鏡下靈活運動的縫線針,還找人根據他的要求,用電焊焊制了牽引架。經過不斷改進,這些“土器械”用起來不僅得心應手,還十分經濟實惠。

最讓張青松得意的是,他在漢正街找裁縫縫製的兩幅牽引袖套,至今還在手術室裡使用。張青松說,病人做肩部手術時,通常要用棉質袖套將手臂包裹,再用線將袖套向上牽引固定在牽引架上,而當時國內的牽引袖套較薄,患者用起來不舒服,且袖套為一次性耗材,一隻袖套售價就高達數百元。張青松得到患者反饋後,突然靈機一動,想到醫院離漢正街近,這裡的個體服裝作坊做工也算精良,便抽空帶著提前畫好的圖紙來到漢正街。很快,縫紉工人便按照他的圖紙製出兩隻棉質袖套,棉質好,透氣性能也不錯,患者用得也很舒服。於是,張青松便吩咐科室人員在手術後,將袖套消毒,下次手術時重新使用。一直到今天,這兩隻自制袖套都還在崗,供患者手術時無償使用。

科室的同事算了一筆賬,僅這兩隻袖套,每年就為患者節約費用近4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