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濂談|《故宮日曆》:歷?還是厯?還是曆?

陳振濂談|《故宮日曆》:歷?還是厯?還是曆?

上篇

2018年9月10日,故宮再次以“讓故宮文化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理念,推出《故宮日曆》2019年新版的發佈會。作為一個成功的文創品牌和文化lP,《故宮日曆》廣受各界人士追捧,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傳統文化和故宮文化的成功傳播事例。

陳振濂談|《故宮日曆》:歷?還是厯?還是曆?

新時期《故宮日曆》的推廣和重生,起於2009年。當時看到硬皮紅色的日曆,一派皇家氣象,十分討人喜歡。這一記憶,至今已是十年光景了。

其實要追溯這本日曆的原型,那應該是在八十多年前。1933年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故宮曾經推出過五冊《故宮日曆》。第一冊日曆甫一面世,那是風靡士林,萬眾爭求。但當時的印刷裝幀條件簡陋,基本上都是很薄的新聞紙,上印日曆和故宮文物照片,而且都是黑白的,印刷精度也很差。裝訂方式是在裁齊的長方形日曆上端打左右兩圓孔,豎式,以粗繩系之。日曆逐日翻頁,隨翻隨撕;一年到頭,即日曆撕完最後一頁,就是新年元日。1934年即第二年,《故宮日曆》第一頁上豎排印一小篆“故宮日曆”四字居中,右上方有豎兩行,“中華民國二十三年”“西 一九三四年”。左側則記星期、節氣、農曆日等要素內容,連續五年,大致不出這一形制。抗戰軍興,兵荒馬亂之際,再無條件堅持了,無奈只得棄而止之。


陳振濂談|《故宮日曆》:歷?還是厯?還是曆?


時隔73年後的2009年,故宮開始推出新版即翌年2010年日曆。以20世紀三十年代版作為藍本,進行理念與形式上的複製與創新。但恰逢改革盛世,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製造業興起而書籍印刷裝幀工藝已躋身於先進行列。新出《故宮日曆》自然是今非昔比,由簡易的隨用隨棄的日曆懸掛,改成精裝書籍形制。且封面大紅,切合故宮紅牆之色,一冊在手,喜氣洋洋,誠可謂人見人愛。此外,自2011年即初試兩年成功之後,每年的日曆編輯,365張文物圖片選擇,開始皆以生肖主題為貫串:如壬辰2012龍、癸巳2013蛇、甲午2014馬、乙未2015羊、丙申2016猴、丁酉2017雞、戊戌2018狗、明年己亥2019豬……切合每年生肖,包括文物、炊具、食器、飲器、宴飲場面、服飾、傢俱,尤其是書畫名作的排列,可以說是一個專題的故宮文物書畫紙上展和相關藏品目錄。相傳1933年剛推出之時,文化名人梁實秋、俞平伯等皆以此為饋贈,比如俞平伯在日記中曾記載持贈此日曆奉呈老師周作人。在當時,這種做法在京華名流之間已成時尚風氣。即使在今天,老友同門師友相見,也都有持贈《故宮日曆》以為禮敬者。2009年至今十年間,我就收到過故宮文博界同行分年贈送五冊之多。

橫貫八十年又已在新時期作為故宮文化lP而推行了十年之久,但從一見到這一冊日曆的第一眼,我頓時覺得有些異樣感而陡生詫疑。因為眼尖目快,忽然發現《故宮日曆》的“歷”,竟是“歷史”的“歷”,而不是“日曆”的“曆”。在今天,這兩個“歷”“曆”均簡化為“歷”,不分彼此;但在繁體字時代,卻是有嚴格區分的。比如,我們經常參與全國書法展覽的評審,許多投稿作品所書寫的文字內容,是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其起句“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許多從簡化字學習中成長起來的中青年書法家,或經過“文革”的中老年書法家,對繁體字已經十分陌生,於是在寫書法時,都寫成“慶歷四年春”而不是“慶曆四年春”。“歷”“曆”混用不分,屬於完全不懂簡化字從繁體字中來的淵源關係,自然屬於“沒學問”而遭嗤笑;在全國書法評審上遭一票否決:“斬立決”。在常理上,我也認可這種淘汰的處理意見:寫錯別字而不否決,自然會貽笑大方。

但一看到這《故宮日歷》的封面後,我惶惑了。博大精深、深不可測的故宮博物院,專家如雲,怎麼也會犯這樣低級錯誤?悄悄問過幾位故宮朋友,說是古來如此,封面文字為民國所集,不是今天新集隸書,是原有封面即是這四個字。但這就更讓我惶惑了。上世紀30年代並沒有強行推廣簡化字,那應該是1949年後60年代的事。那麼這即是說,這樣的錯誤,是在繁體字時代造成的?而不是簡化字推廣普及以後、以“簡”溯“繁”時因為缺乏傳統文化知識和“沒學問”才造成的?

如果是在繁體字時代,那“歷”“曆”之分,本來應該是常識吧?堂堂大故宮,還牽涉俞平伯周作人這些以繁體字寫作的大文豪,怎麼可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我從最初的鄙夷不屑,還有拿著《故宮日歷》莽撞嘲笑竟有如此大大的錯別字而責備故宮丟人現眼,忽然開始覺得事情可能沒這麼簡單。

繁體字時代,不會有我們以今日“簡體”去倒推“繁體”的尷尬和極可能犯的張冠李戴錯誤;又是出於故宮博物院這樣的聚集一流人才的最高文化機構,他們為什麼有意視而不見?即使專家們也都啞聲,社會上也應該會有多少人出來指謬正誤?怎麼能任由錯謬橫行於世?

——這個“謎”還真不好解。

下篇

《故宮日歷》的“歷”,是古字。古代並無“曆”,曆是後起字。查許慎《說文解字》,有“歷”字而無“曆”字。證明到東漢時,“曆”字尚未出現。清代鄭珍有《說文新附考》:“歷,乃曆象本字”。知在上古時代:日曆年曆,皆用“歷”而沒有曆字。比如《左傳•昭公十七年》:“鳳鳥氏,歷正也”。意思是鳳鳥氏是掌管曆法的長官。但用的是“歷”而不是曆,因為當時並無曆字。這即是說:經歷、歷史是“歷”;日曆、曆法也是“歷”。是同一個字表達兩種含義,早期就是混用的。

但在東漢、三國到魏晉南北朝,開始出現了“曆”字。比如漢代靈帝時出土的《光和斛》共八十九字,上有“曆”字,原文如下:

“大司農以戊寅詔書:‘秋分之日,同度量、均衡石、桷鬥桶、正權概’,特更為諸州作銅鬥、斛、秤、尺,依黃鐘律曆,九章算術,以均長短、輕重、大小、用齊七政,令海內都同。光和二年閏月廿三日,大司農曹祾、丞淳于宮、右倉曹椽朱音、史韓鴻造”。

目前我們知道最早的“曆“字,即出於《光和斛》。但除此一例,未見有它。南北朝時期北魏有《樂安王墓誌》“開基軒符,造業魏曆”;《李使君墓誌》“屬晉曆失御,戎狄亂華”。而南朝梁顧野王《玉篇》中亦收“曆”字,注曰“象星辰分節序四時之逆從也,本作歷”。至宋代徐鉉修《說文》增“曆”字:“厤象也。從日、厤聲“。

以此推斷,“曆”字用法,從無到有,從後漢萌生到南北朝,漸漸走向了前臺,而與“歷”的統攬一切的傳統用法逐漸拉開了距離。突出了“曆”的新起的存在價值。唐代有《開成石經》,則是兩者混用:如其中《尚書》篇有“暦象日月星辰”,是新字法;而《洪範》篇有“五曰歷數”,又是舊字法。新舊交雜,顯然還未定於一尊。

到了北宋初的徐鉉《說文》,“曆”字用法正式進入官頒字書而被固定下來。那麼到了范仲淹《岳陽樓記》時,“慶曆四年春“的“慶曆”,自然不可以寫成“慶歷”了。也即是說,依此標準,我們今天書法評審時的判斷,仍然是恰當的。不用說現在,即使是范仲淹時代,比如說假如他有手稿留存下來,那寫的也一定是“慶曆”。在當時,除了宋刻本工匠手民中還有混用之外,分工越來越清晰:“歷”代表過去、經歷;“曆”代表曆象,日曆,是與度量衡相同的“曆法”之義。兩者已經不混淆了。

陳振濂談|《故宮日曆》:歷?還是厯?還是曆?


在早期,是“歷“包辦一切而無“曆”字,漢末到魏晉南北朝,“曆”字新出,唐代仍然混用“歷““曆”;但“曆”已呈新興崛起之勢。宋代以下,則“曆”字獨立,指代和寫法、含義均獨立,而與古老的“歷“字分道揚鑣了。

理清楚這兩個字的來歷,即可以再檢討《故宮日曆》的“歷”字之來由了。它肯定不屬於編者失誤或是沒文化的錯別字現象。宋代以來,“曆”字走向前臺,堂堂正正,毋庸置疑;且是人人皆知的常識。但今天“曆”又為什麼在日曆上再被“歷”取代?這就要考慮到另一些新因素,不然又難以釋疑了。


陳振濂談|《故宮日曆》:歷?還是厯?還是曆?


第一個原因是文化上的。清乾隆皇帝,諱“弘曆”。中國古代典籍文獻的文化承傳中,論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即是避諱文化。皇帝用過的字,決計不能再用,否則是犯大不敬而罹殺身之禍。故檢《四庫全書》,所有典籍中二十幾萬次出現的“曆“字均改為“厯”。梁章鉅更在《南省公餘錄•文字敬避》中提到,遇“曆”字,必須改寫,字中寫作“林“即麻而非“厤“,下寫作“心“而非“日“。而《諱字譜》更有說明:諱“曆“曰“厯”,缺筆作“厤“。如果書明代萬曆年號為“萬厯”,永曆為“永厯”。

《故宮日歷》問世是在推翻清皇朝的民國之後,當然不會去刻意避幾百年以前的乾隆弘曆之諱。但既在故宮,遺老遺少們又長期習慣於避諱,直接犯諱好像也做不出手,處於兩難境地。但我偶然發現,在1934年的《故宮日曆》中,有兩個現象十分引人注目。一是在封面上,篆書“故宮日曆“四字中是“曆“,從“日”,好像沒有避諱。而在右上角“西曆一九三四年”一行中,“歷”卻是避諱字“厯”,顯然,諱或不諱,似乎處於舉棋不定之際。以此看來。用“曆“的本字“歷”來作為封面,似乎又可能是邊界不嚴格,或曰無可無不可了。

第二個原因是書法史上的。我想更有可能的是,《故宮日曆》封面是漢碑隸書集字,如前所述,兩漢碑版時皆為“歷”而無曆字,編輯正在苦惱遍檢不得之際,許是故宮內有學問之“掃地僧”幽幽地指出古“歴“字即“曆”也,沿而用之,有何不可?正所謂一語點醒夢中人,於是一錘定音,卻留下如此一樁千古迷案?

一冊《故宮日曆》,竟有“歷”“曆”“厯”三種寫法,其中還有那麼多的文化故事,而且至今也難定於一尊。“歷”為古字,今已不用,亦已無曆法之含意。“曆”字雖是正宗,但避乾隆皇帝諱,至少有清乾隆以後二百多年未用。《四庫全書》用“厯”字274000多處,亦不見一“曆“。而“厯”字改筆,在漢字學上又找不到依據和來源,且“厤”改“麻”、“止”改“心”,亦顯得生硬難解。諸多紛繁迷亂中,其中卻透著實實在在的大學問。

但回想起當時我初看到《故宮日歷》時的“下車伊始”、馬上譏笑嘲諷別人是錯別字而自嘆高明的尷尬,現在真是要汗流浹背,臉紅得要鑽地縫了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