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信託成信託行業營收主力 工商企業類信託成違約「重災區」

房地产信托成信托行业营收主力 工商企业类信托成违约“重灾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以資管新規為出發點,信託業難以保持去年高速發展的勢頭,戰略轉型在路上。

2018年三季度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數量和成立數量均保持回暖跡象,但發行、成立規模上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用益信託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信託產品平均募集規模同比出現大幅度滑坡,資金募集顯現愈發困難現狀。與此同時,在經濟下行、融資槓桿過高的背景下,投向工商企業領域的信託產品成為兌付危機的“重災區”。

房地產信託“貢獻”大部分營收

2018年三季度集合產品的發行數量和成立數量均保持回暖跡象,但產品的平均發行規模和平均成立規模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30日,前三季度共有64家信託公司累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0132款,同比增長33.23%,發行規模為1.54萬億元,同比下降15.05%。成立市場方面,前三季度共有60家信託公司累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8412款,成立規模為1.16萬億元,同比下滑27.69%。

不過,資管新規等新政策對交易對手合規性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用益信託分析:“過往與類金融機構、非持牌金融機構在資金與資產方面的合作在新的監管政策下受到更大的限制,無論是金融機構資金還是其他機構資金將更為收緊。”

同時在個人投資者方面,受經濟下行以及外部環境的壓力的影響,投資風險上升,投資選擇趨於保守,信託公司往往需以高收益吸引客戶。

高收益“留住”客戶從三季度信託產品預期收益率依稀可見。截至9月30日,三季度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8.23%,同比增加了1.27個百分點。對此,用益信託資深分析師認為,從季度平均預期收益率的上升趨勢來看,若資本市場的融資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未來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率仍有較好上升的空間。

從規模佔比來看,房地產信託已經上升成為信託產品中的支柱業務。2018年三季度,房地產類信託資金募集規模為4548.86億元,佔前三季度集合產品累計募集資金的39.37%,佔據優勢極大。房地產類信託是今年前三季度支撐信託公司經營收入的主力。

在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等情形下,信託渠道融資已經成為房企融資的重要手段。上述分析師認為,重資產運作的房企幾乎不計成本地從信託渠道獲得融資,房地產信託大幅增長依賴於房企強勁的資金需求。但融資成本高企和監管政策的收緊,未來房地產信託規模增速或將有所下降。

信用風險暴露攀升

前三季度信託業兌付問題頻發,2018年成為考驗信託公司風險管理的“大年”。據記者通過財匯大數據終端不完全統計,前三季度共發生39起信託違約事件,資金多達140餘億元。而上市公司發佈關於信託訴訟公告超53份,涉訴金額近百億元,波及的信託公司多達20家。

其中,工商企業信託出現信託兌付危機事件約24件,佔比61.5%,成為兌付危機的“重災區”。其企業的信用危機成為兌付危機的主要原因。今年以來,企業融資環境緊縮,另外非標、銀行信貸已經債券融資等渠道成本上升,企業再融資來源被壓制,從而導致信用風險暴露明顯增多。以中江信託為例,該公司前三季度披露的信託違約項目達13款,其出現兌付危機的產品多以工商企業類信託。

“工商企業融資渠道多、財務狀況透明度較低,信託公司在盡職調查上存在諸多問題,相關信託項目的潛在風險需值得警惕。”一華東信託內部人士表示。

單就三季度,工商企業信託募集資金403.98億元,環比下滑25.96%。在投向規模佔比上,工商企業規模佔比13%,環比下降1個百分點。

用益信託在研報中認為,經濟下行、融資困難以及融資槓桿過高成為工商企業違約的主要因素。近期發生的信託違約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部分企業前幾年利用高槓杆擴張業務。在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金融機構的風控條件不斷提高,使得企業前期債務到期時出現現金流問題,最終導致違約事件發生。

而房地產信託市場較為成熟,信託公司對風險控制具有應對機制,現階段房地產信託項目風險屬於可控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