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金融產品都在去剛兌?信託、銀行理財、連普通存款也不再安全

對金融市場關注的、或者對理財有一定研究的夥伴一定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這兩年國家對金融行業的監管不斷加強、對各種金融理財產品的約束性也越來越嚴,近些年但凡出臺個相關監管條例的,一般都會被加上個“史上最強***”,監管強度,可見一般。

而且,我們越來越發現以前那些在大家眼中兜底、剛兌的金融產品一個接一個地消失了:信託打破剛兌、理財產品打破剛兌、連銀行存款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表明,如果出現問題,每家銀行最高保證賠付額度為50萬......

我們在實踐中,理財風險自擔的情況越來越明確。

為啥金融產品都在去剛兌?信託、銀行理財、連普通存款也不再安全

最強《資管新規》徹底明確非保本理財要打破剛兌

2018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這應該是近年來,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重磅文件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這個文件被簡稱為《資管新規》,內容非常豐富,可以說把近幾年來理財市場的一些不規範的現象,或者說概念模糊的,或者說不模糊但是沒有執行到位的事情進行了明確。對此感興趣的夥伴,可以去仔細看一下這個文件。

在《資產新規》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揭示理財產品風險,非保本理財必須打破剛性兌付。作為普通的投資者,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今後凡是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發行人都不會承諾保本保息。那我們普通老百姓經常去銀行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就在這個範疇裡面。

為啥金融產品都在去剛兌?信託、銀行理財、連普通存款也不再安全

為什麼就不剛兌了呢?

1、經濟大環境因素。

大家肯定也知道目前全球經濟大環境不是很好,而且降利率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更甚者,有一些國家已經進入到了存款負利率時代。

存款負利率啥意思?

也就是說,你往銀行存錢,銀行不給你利息,反而你還需要給銀行一定錢。很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這明白是賠本的買賣怎麼會有人來做?但現實就是如此。目前來說,瑞典(存款利率-1%)、瑞士(存量利率-0.32%)、匈牙利(存量利率-0.15%)、挪威(存量利率-0.25%)、歐元區(存量利-0.4%)。所以,在在這種降利率大環境的影響下,咱們國家能獨善其身麼?很難,對麼?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國家的存款制度也在一點一點的改變。

當然基於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短時間我們可能不會像那些國家一樣,降到存款負利率,但是大環境趨勢的影響不可小覷。

為啥金融產品都在去剛兌?信託、銀行理財、連普通存款也不再安全

2、風險自擔是投資理財的必然要求

風險和收益是相互依存。你要想明白的是,之所以不需要付出任何勞動,就能獲得一定收益的前提是你願承擔可能存在的風險。你願意承擔多大的風險,可能就會收穫多大的回報。如果沒有任何損失的風險,光有較高的收益,那大夥兒豈不都是趨之若鶩,供不應求了?那這件事兒就會變成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靠的就是幸運了!

再者說,剛兌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風險的轉嫁行為。對金融機構來說,時間長了,可能就會造成致命的影響。所以,投資理財風險自擔是必然的要求。

為啥金融產品都在去剛兌?信託、銀行理財、連普通存款也不再安全

在理財風險自擔的情況下,還存在保本的墊底資產麼?

其實還是有的。從理財金字塔的角度來說,保險一直是作為墊底資產用的。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對投資理財感興趣的夥伴,可以把目光轉移到保險相關理財型、儲蓄型產品中挑選的一下。相較於其他投資理財產品來說,它具備很多特性:

1、高槓杆性。用時間換空間,時間越久財富積累的價值越凸顯。

2、合同約定收益。其實這是保險理財跟其他理財很大的不同。資金如何返還、如何領取,收益如何滾存,最低收益率是多少,合同裡面都會寫明。

3、強制儲蓄,積少成多。

4、作用靈活。累計的資金既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留給下一代。在合同規定的前提下,資金提取靈活。並且,在自己急需資金的時候,可以通過保單貸款的方式提取資金。

5、把現金變為資產。

為啥金融產品都在去剛兌?信託、銀行理財、連普通存款也不再安全

但是!我們這裡需要提示大家:保險雖好,但是產品五花八門,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所以,如果有傾向通過配置一定的保險來進行資產保值、升值的小夥伴,最好自己做好功課。不要光聽保險業務員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