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聯合下發免稅通知,再生塑料行業迎來發展契機

今年8月初,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曾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環保部從來沒有要求環保部門在環保審查中“一刀切”,並且環保部表示反對地方環保部門平時的不作為和檢查時的濫作為。消息發出後,1500多家“散亂汙”企業恢復生產。

兩部委聯合下發免稅通知,再生塑料行業迎來發展契機

近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關於去產能和調結構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則表示按政策要求停產停業、關閉的企業,恢復生產後次月起將免徵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免稅期限累計不超過兩年。

自環保風暴掀起之後,塑料行業尤其是再生塑料行業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由於塑料生產製造過程中極易產生有毒有害的物質,人們期待環保部門的督察活動能夠改變這種情況。然而,隨著環保督察的深入,人們發現,很多地方的相關部門針對汙染企業施行“一刀切”和“一關了之”的做法。這種“關閉停產”做法不僅會損害當地經濟的發展,更直接影響了從業者的生活和工作,僅再生塑料行業就有近50萬人面臨失業狀態。

而再生塑料行業是循環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國內廢塑料行業轉型升級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儘管行業業內確實一些散亂汙、汙染環境的工廠,環保整治很有必要,也是大勢所趨。但是,環境整治應該是從源頭到過程到終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

然而一些地方所謂的環保整治,其實就是直接“關閉停產”。對此,央視表示,汙染環境的工廠關停是很有必要的,那些支持環保政策卻又不知該如何改造的中小企業,相關部門應該做的事教會他們使用什麼樣的環保設備、怎樣做才能複合環保標準,而不是“一刀切”,全部關停了事,汙染治理更應該站在民眾的立場,因地制宜,因行業制宜,因企業制宜。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在環保部明確表示禁止在環保審查中“一刀切”後,已經有1500多家中小企業恢復生產。此次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通知,既能減輕符合環保審查企業的稅務負擔,同時也能表明國家對這些中小企業的支持與重視,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再生塑料行業中小企業的發展將會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對於再生塑料企業來說,環保督察不再“一刀切”和稅收優惠政策的推出,將會減輕開工企業的稅務壓力。此外免稅還能有效提高行業整體的開工率,減輕目前市場上各種塑料原料居高不下的價格壓力,進而推動再生塑料行業的發展,同時對再生塑料行業也能夠起到規範和整頓的作用。不過,雖然國家一直在不遺餘力支持再生塑料的發展,但從目前來看,再生塑料廠家規模規範化發展仍需時日,尤其是對於多數家庭作坊式經營的廠家來說,短期內仍難以完全避免環保整頓帶來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