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太祖的理想與現實

大明王朝-太祖的理想與現實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於大字不識的貧農之家,但發跡之後卻非常重視制度的建設。可以想象,從一個備受官府和地主欺壓,家破人亡的僱農和招人白眼的乞討和尚,到經歷屍山血海的起義將領和爾虞我詐的政治領袖,再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九五之尊,朱元璋有著強烈的願望建立一個他理想中的社會。這個理想的社會里應該盡最大可能的抑制專權亂政的官員,各種貪官汙吏和富人奸商,同情扶持貧苦農民。這個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有廣為人知的行為準則,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並按照既定的方向穩步發展,從而構成一個穩定繁榮富足的社會,並由朱家的子孫承襲守護至千秋萬代。正是因為這樣的理想,他積極學習,博採眾家之長,再加上李善長,劉基(劉伯溫),宋濂(明初大儒),解縉(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等高參的幫忙,終於按照其設想構建並完善了大明王朝的各種典章制度。終其一生,為實現其理想的長治久安制訂了力圖包羅萬象的各種典章制度。他對建立的各種制度也相當自信,認為是集前朝和過去幾十年的治理經驗千錘百煉而成,還特意在《皇明祖訓》序中訓誡到“凡我子孫,欽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意思就是後世小子們,我吃過的鹽比你們吃過的米還多,走過的橋比你們走過的路還長。你們就別自作聰明改來改去了,照著我說的一字不改的做就行了。

大明王朝-太祖的理想與現實

《皇明祖訓》-序

然而現實比想象中還要殘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制度隱藏的缺陷愈加明顯,越來越與真正的現實相背離,以至於逐漸消亡,甚至產生了與其設想相反的效果。

比如朱元璋為了維護自身的至高皇權,防止所謂小人專權亂政(胡惟庸是最後的典型),廢除實行了一千六百年的丞相制度並在《皇明祖訓》中明令禁止其子孫恢復丞相。歷史上丞相制度的存在,實際反映了以皇帝為核心和以丞相為中心的兩個相互競爭的權力系統,而國家各項政策的出臺是皇帝系統與丞相系統二者博弈後的產物。而朱元璋廢相以後,這種制衡消失了,一切由皇帝擔綱獨斷,政令得失很難把握。朱元璋自己是個超級強人,可以既當皇帝,也當丞相,可他的子孫就不行了。於是從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開始,就有了擔當政事的內閣和實際權力與丞相不相上下,甚至尤有過之的內閣首輔。到後來,內閣權力越來越大,為了平衡內閣的權力,又引入了宦官制衡。結果朱元璋曾經明令禁止的宦官干政,在明朝中後期演變為愈演愈烈的宦官專權,出現了權傾朝野的王振,劉瑾,魏忠賢等超級宦官。

再比如由元朝繼承下來的職業劃分和世襲制度,即軍戶,民戶,匠戶等。這個有著明顯缺陷的制度,可能是因為能夠方便快速的召集人力而保留。但事實上,朱元璋的祖上就是這個僵化制度的受害者。最初,朱家祖上從事過淘金業,被元政權劃為世襲的淘金匠戶。這個專門職業聽起來非常好,有錢也有權。實際上,元劃定這些淘金匠戶主要是為了方便籌集軍費,需要匠戶家族無條件的承擔義務,即上繳一定數額的金砂。問題是朱家祖上所居住地在南京附近,經過多年的淘金活動,資源基本已經耗盡,再也無法出產足夠的金砂。然而,官府根本不會考慮這種變化,只會根據你既定的職業劃分來定任務,需要上繳的金砂數量不會因環境的變化而受絲毫影響。為了不被殺頭,朱家祖上被迫變成了僱農,只能瘋狂租地從事糧食生產來換取金砂繳稅。偏偏市面上黃金的稀缺又導致換取價格一升再升,直至朱家祖上再也無法承受重壓而舉家逃亡。就這樣,逃亡的朱家成了小心翼翼逃避查戶口的黑戶。為了養家餬口,他們還是得租田種地。而作為黑戶的僱農,面對地主的剝削失去了任何討價還價的權利。這日子的悲慘可想而知。然而,同樣的一幕在明朝還在持續的上演,不想幹的不能不幹,不能幹的也得硬上,理想與現實的錯位愈演愈烈,以至於制度名存實亡。

還有分封和繼承製度。可能受儒家的影響,朱元璋對於古代的分封制頗為嚮往。他有26個兒子,同姓兄弟封王,諸王分封就藩,戍守邊疆。藩王不給皇帝在中央挑事,又替皇帝在外禦敵分憂,相互制衡還避免了外臣擁兵自重,這不是好事麼。所以,儘管有漢朝的前車之鑑以及當朝葉伯巨的萬言書勸誡,朱元璋還是如期執行了改進後的分封制(大幅削減了藩王的權力)。至於繼承權,朱元璋則避繁就簡,明確採用嫡長子順位繼承製。誰知計劃趕不上變化,理想的繼承人-太子朱標先於朱元璋去世,按照既定製度,選定了太子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儲(太子的長子也去世了)。這一變故明顯打亂了大明的繼承程序,朱元璋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忙於幫助年輕的皇儲清洗有潛在威脅的外臣,而選擇信任他的兒子們。之後又是一連串的意外。首先是有能力在北方制衡燕王的秦王和晉王先後去世,帝國北方只剩燕王一家獨大。其次,朱允炆繼位後,在抱負不凡或心懷野心的方孝孺,齊泰和黃子澄的鼓動下,在不恰當的時機開始了一系列挑戰其祖父既定政策的改革。結果,強悍的燕王朱棣抓住時機,完成了歷史上罕見的藩王逆襲,同時也以實際行動終結了朱元璋的分封(削藩)和繼承製度(朱棣非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