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朱元璋和趙匡胤能稱為“太祖”?而李淵稱“高祖”?

“祖”、“宗”這都是廟號,皇帝死了以後,要入廟接受後人的祭祀,就要加個廟號,所以,這是皇帝死後的稱呼。如果你穿越回去古代,遇到了李世民,你叫他一聲“唐太宗”,你就出事了。你要叫了朱元璋一聲“明太祖”,那就要倒大黴了。

祖有功而宗有德。按照規則來說,“祖”是一個皇朝的開拓者,而“宗”則是皇統的合法承繼者。

讀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這個“祖”有好多種,常見的例如“太祖”、“高祖”和“世祖”。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幾個“祖”的區別,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一、太祖

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宋太祖趙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

首先要給大家糾正一個概念了。

劉邦的廟號是“太祖”,不是“高祖”。為啥大家都叫他“漢高祖”呢?那是因為《史記》中稱他為“高祖”,說著習慣了,大家就這麼稱呼劉邦了,而實際上劉邦是“漢太祖高皇帝”。

太祖,就是皇朝的開創者沒有得到祖先的廕庇,在開基創業的時候,是全靠著自己倆肩膀扛著一個腦袋,一刀一槍硬磕出來的。

劉邦,大家都知道他的家世,祖輩務農,老爹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個莊稼漢,並沒有為劉邦打天下創造什麼基礎,劉邦以亭長身份,斬蛇舉義,揭杆而起,歷盡千難萬險,終於成就帝業。

為什麼朱元璋和趙匡胤能稱為“太祖”?而李淵稱“高祖”?

趙匡胤,他爹雖然在五代時期曾經做過做小官,但趙匡胤也沒有受到祖先的蔭惠,少年流落江湖,掌中一杆齊眉棍打遍四百軍州無敵手,因功而升至殿前都點檢,終於瞅準機會,陳橋驛黃袍加身,發動了政變,奪取了孤兒寡母的江山,建立宋朝。

朱元璋的身世就很悽慘了,幾代貧苦農民,從小就沒穿過鞋,放過牛,當過和尚,要過飯,從乞丐到皇帝,沒沾上祖先一點光,全靠自己拼出來的。

以上這幾位皇朝的開創者開基奠業,都沒有沾祖宗的光,這就是“太祖”。

二、高祖

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隋高祖文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

“高祖”的境界比“太祖”低一個級別,是沾了祖宗光的。在他們開創皇朝之前,祖宗已經是封疆大吏,有名號的。

為什麼朱元璋和趙匡胤能稱為“太祖”?而李淵稱“高祖”?

隋文帝楊堅,他可是大戶人家出身,名門權貴的後代。楊堅的家世十分顯赫,他老爸被封隋國公。楊堅的帝業得來十分輕易,是奪了後周孤兒寡母的江山,立隋代周,成為了皇帝。他是沾了祖宗的光,所以稱為“高祖”。

唐高祖李淵,與楊堅的情況很類似。他也是權貴的後代,他的祖先被封為“唐國公”,李淵是沾了祖宗的光。 建立唐朝,也是受到祖先的蔭惠,所以他也被稱為“高祖”。

三、世祖

“世祖”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漢世祖光武帝劉秀,元世祖忽必烈和清世祖順治。

“世祖”的境界比“高祖”再低一個階層,意思就是在前代的基礎上承繼了帝業,功勞是為這個皇朝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為什麼朱元璋和趙匡胤能稱為“太祖”?而李淵稱“高祖”?

光武帝劉秀,天資聰穎,少懷大志。前漢傾頹,王莽篡漢自立。劉秀興義兵而討伐之,推翻了王莽的統治,延續了漢朝的國祚。但劉秀這個“漢”與西漢是有本質的區別,國家首都也遷移了,雖然國號未改,但劉秀卻開啟了漢朝一個新的時代,就被稱為“世祖”。

忽必烈在幾代先輩打下大片江山的基礎上,建立了元朝,由地方政權而達到一統天下,首都也遷到了北京,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所以他也是“世祖” 。

順治由邊地入關,定鼎中原,雖然順治並非是清朝的建立者,但他也是地方政權進入中央,首都從瀋陽遷到北京,一統天下,對於整個清朝歷史來說,這也是個嶄新的時代,所以,順治也稱為“世祖”。

四、成祖

成祖,是明朝朱棣的專有名號。

朱棣以前是“太宗”,這是為了表示他是朱元璋的嫡子,合法繼承帝業,還發揚光大。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是欲蓋彌彰,他怎麼當上的皇帝,大家心裡清楚得很。

為什麼朱元璋和趙匡胤能稱為“太祖”?而李淵稱“高祖”?

後來,到了嘉靖時代,“入廟之爭”,嘉靖想把自己的老爸入廟,就把朱棣抬高了一個層次,(其實是明褒暗貶),搞成了“成祖”。

朱棣這個情況比較特殊,他不是皇朝的開拓者,肯定不能叫“太祖”,那是他爹朱元璋的。也不能叫“高祖”,因為他可不是受祖宗的蔭惠開創了明朝。

如果叫“世祖”,還算勉強湊合。因為最起碼的,朱棣也是從地方政權奪取了中央,他也北遷,國家首都也發生了遷移。

但嘉靖沒打算讓朱棣當“世祖”,因為這個“世”字,在太廟中萬世不祧,嘉靖想留給自己,就把朱棣弄了個“成祖”。

五、聖祖

聖祖,是屬於康熙的。這是雍正即位後搞的。

為什麼朱元璋和趙匡胤能稱為“太祖”?而李淵稱“高祖”?

雍正的理由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康熙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定蒙古,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名為守成,實有開拓,江山在他手中有了很大的增加。所以,把康熙定為“聖祖”,萬世不祧。

以我個人的觀點,如果從功勞上講,康熙稱“祖”也不為過,但確實不合乎規則。而雍正可不是個講規則的人,發起脾氣來,我也扛不住,只好按他的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