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我們開始的書籍是《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我們來看看大明王朝的第一張面孔,就是朱元璋!
我們試想在中國古代,一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要想為萬世開太平,那麼,他要吃過怎樣的苦、經歷怎樣的磨難、付出怎樣的代價才能做到?這樣的人,幾千年來,有且僅有一個,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今天我們就跟著作者一起來認識下這位“龍椅上的農民”。
意外的出生
古今中外的帝王中,朱元璋的出生應該是最草率的一個了。四十多歲的父母, 3兒2女,已無心裡生養,但不小心有了,怎麼辦,只能生啊。因排行老八(親兄弟+堂兄弟),所以起名叫“重八”,他就這樣長大了,什麼前途啊,教育啊,事業啊,沒想過!
朱重八從小對生活最大的感觸就是:飢餓和搬家。一場瘟疫16天內讓這個家少了5口人。剩下的人,為了活下去,開始分頭逃難。他做過和尚,睡過山洞,當過乞丐。
對於一個不滿16歲的少年來說,這些經歷是刻骨銘心的。正是因為這長期的風霜雨雪練就了他的鐵石心腸,讓他具有強大的意志力和野蠻性,所以在參加紅巾軍之後,朱元璋憑藉自己獨有的軍事才華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萬人敬仰的皇帝。
管理中,農民最大
朱元璋不避諱自己的出生,經常在詔書中提到自己是個“農夫”。
也正是由於他的農民出生讓他在在位的31年裡,始終心繫農民。他多次教育大臣們,農民的生活多麼艱苦,要關心、愛護農民。
朱元璋被稱為歷史上唯一的“農民皇帝”,終生保持著農民趣味、農民氣派、農民作風。在他的帝國藍圖中,“農民理想”是最根本的指導思想,在他治國舉措的方方面面,無不體現著對農民利益的根本關切。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1.急農民之所急
歸結幾千年來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們,最害怕無非三種人:
l 貪官汙吏層層盤剝;
l 豪強大戶以強凌弱;
l 地痞流氓為非作歹。
對於農民來說,歷代皇帝等位,都是和地主和官僚沆瀣一氣,聯手魚肉百姓,而如果有一個皇帝不僅不殺不搶,還處處為農民考慮,這樣的皇帝當然是個好皇帝。而朱元璋就是這樣的皇帝!
l 他展開了人類史上最嚴酷的懲治貪官運動,幾千年來習慣於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官僚,如今做著帝國裡最倒黴的職業,一度被群眾運動衝擊得威風掃地。
l 大明初期呈現出的“三明治式”治理方式,皇帝與底層農民聯起手來,共同擠壓社會中間階層即地主和官員的生存空間,朱元璋把帝國的大地主幾乎消滅殆盡。在他看來,做大事並不需要藉口,有藉口要做,沒借口創造藉口也要做,這就是一個農民的意識,沒有那麼多道理可講。
2.構建烏托邦
朱元璋經過剝奪地主和移民成功打造了一個烏托邦的基礎,並開始努力構建他“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的理想社會。具體表現在這些方面:
l 消除地主
洪武三十年(1397年)戶部統計,帝國土地佔有數超過七頃的大戶,近有14241戶,而當時帝國戶數為9490713,較大的地主僅佔全體戶數的千分之一。帝國90%以上都是小農。
l 建立宣諭制度
皇帝每個月親自寫作宣諭一道,提醒老百姓每個月該做的事,眾人需“各守本分,納糧當差”。
l 建立鄉飲酒禮
即每年春天,各地鄉村要以每一百戶人家為單位,聚在一起,大會飲酒,由鄉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率眾鄉民宣讀誓詞:
“凡我同裡之人,各遵守禮法,勿得恃力凌弱,違者,先共治之,然後經官。或貧無所贍,周給其家,三年不立,不使與會。其婚姻喪葬有乏,隨力相助。如不從眾,及犯奸盜詐偽一切非為之人,不許入會。”
通過這樣的聚會宣誓,培養民眾的集體意識和互助精神。
l 探索互助社
洪武二十八年,他採納應天府上元縣典史的建議,命令鄉里小民,20-50家,組成一社,遇到農忙,誰家有病,則全社通力合作,協助耕耘。
在歷史上像他這樣對農民和土地愛憎分明的皇帝,絕無僅有。而朱元璋前半生的農民生活讓他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所以終其一生,都在與這類人奮鬥。
朱元璋雖一心為民,按理說他應該是好皇帝才對,可為什麼他是個暴君呢?
那是因為農民出生的朱元璋不允許權力外放,他希望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自己手裡,掌握在朱家人手裡,為此,他採用高度計劃性的經濟措施來強制執行,這種指令詳細刻板到令人無法忍受的程度。雖然開朝初期,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但也因為過於死板,帶來了很多負面作用,最終演變為苛刻。
比如,本來不適合種桑麻的地方種了,不僅沒收成,還得交賦稅。
比如,平常的走親訪友、外出經商都要去官府登記,經過嚴格的審批後開“介紹信”,當時叫做“路引”,寫上姓名、籍貫、職業、出發地和目的地(這難道是身份證的雛形嗎?O(∩_∩)O哈哈~),如不帶“路引”就出門,打80大棍;過關口不走正門,90大棍;偷越境,絞刑!
再加上朱元璋的晚年,因為太子的軟弱,朱元璋擔心朱氏江山旁落他人,為了替太子鋪好路,他殘害忠良,方法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所以,最終,落得個“暴君”的名
這就是這個龍椅上的皇帝,儘管登上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但是,因為他的農民出生讓他知道幸福來之不易,所以他一輩子都在為朱氏江山忙碌著,然而,一世的英明都毀在晚年的殘暴,也不禁讓人唏噓!
閱讀更多 一週一本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