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變法功成後爲什麼一定要殺商鞅?

深度分析:變法功成後為什麼一定要殺商鞅?

這個問題,想必很多人想問,但看過《大秦帝國之裂變》的人又覺得似乎懂,只是究根問底說不太具體,這裡,我來整理分析一下。

從劇集後面可以看出,太子嬴駟擁護秦法,老世族膽小不敢硬槓,公子虔是私仇,嬴駟看在他爹、姑母、奶奶、以及把他找回來的份上,不趕盡殺絕應該問題不大,而且最後獄中問政也是誠誠懇懇,怎麼會車裂呢?

秦孝公死保商鞅,這種命運共同體,譬如甘龍、嬴虔、嬴駟等看得最為透徹,嬴渠梁哪怕還有一口氣在,嬴虔都不得不裝死,甘龍不得不繼續罵杜摯蠢,嬴駟不得不膜拜磕頭;等到一死,就有如下局面;

我們看看下面這些勢力;

老世族

深度分析:變法功成後為什麼一定要殺商鞅?

以甘龍為首的老世族,是變法的利益被分割者,按道理早應該動手,其實也策劃過幾次,但是都被嬴渠梁這個堅強後盾給頂住了。秦國國君凝聚全國,這點老世族也撼動不了;其實也本可以剿除,但是如公主所說,商鞅是給自己挖坑。秦法不誅心,只懲惡行,甘龍不動,不犯法,就沒法動他,動了就是自己帶頭亂法,甘龍深諳此道,所以秦法將這幫老世族都壓住了,卻沒法根除。這就說明老世族遲早有放手一搏的時候,這個壓力始終壓在秦國朝堂。嬴渠梁一死,這股勢力就非常肆無忌憚,因為新君,一個因觸法流落民間多年的新君,一來沒有其父的威望,二來有前科,三來己方勢力暫時消除了壓制,可以說,連嬴駟都要緩和和他們的關係,不得不讓步。

而且老世族也是非常清楚,秦國變法已久,不能一下子砸爛,如果只砸商鞅一個個體,那是阻力小的很多。他們要讓任何反對者,或者只讓嬴駟知道,商鞅不死,秦國朝堂永無安寧,商鞅一死,則大家可以舒服過日子。更何況,對於商鞅,在朝堂之上還有一個助力,那就是嬴虔。

嬴虔

深度分析:變法功成後為什麼一定要殺商鞅?

嬴虔的出現,對於劇情來說,簡直就是完美的人設。前期忠心國君,忠於變法,提供了強大的軍方後臺,沒有嬴虔,嬴渠梁不一定扛得住老世族的勢力,老世族開始是忌憚嬴虔更多,比如一開始國君繼位,就是死命擁戴嬴虔,生怕疏忽;後來被割鼻,刑不上大夫的魔咒被打破,貴族人人懼法,方知法為何物;後來閉門不出,一直給甘龍這枝伏草留著幻想,激勵他稱病,訓斥杜摯,簡直是偶像;再後來,復出擒拿商鞅,完美配合老世族的計劃。

說嬴虔完美,還是在於他只認私仇,只殺商鞅,不反秦法,他知道那個時候肯定要處罰,但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是鼻子,他就是想不通。嬴虔應該不是杜撰人物,正史都有,他真的是恨商鞅,就是要殺他。

嬴駟

深度分析:變法功成後為什麼一定要殺商鞅?

嬴駟和嬴虔有相同之處,以上帝視角來看(後面的歷史),嬴駟是真的相信秦法是強國之道,商鞅是秦國大功臣,也是真心想學習;但是他被廢除,流落民間幾乎終生庶民也是感受一直在,所以,他對商鞅已經達到了不親不恨的境界,看重秦法遠甚於看重商鞅,商鞅留與不留只在於哪一方面的價值更大。事實證明,他鬥不過老世族,如果是老世族加上嬴虔那更鬥不過,最起碼那種局面絕不是他想看到的。試想一下,假如力保商鞅,老世族肯定等不了,好不容易熬到嬴渠梁死了,再熬個嬴駟,那甘龍還是會跳起來的,肯定會馬上組織最後一擊,這最後一擊的威力有多大呢? 義渠知道吧,六國攻秦知道吧,這些局部都會馬上提前來到,他嬴駟是扛不住的,商鞅和那新練成的新軍也扛不住的,更何況還有老軍威望很高的嬴虔在背後捅一刀,大秦基本要崩盤。所以,嬴駟不會以一個可殺可不殺的商鞅,來毀掉自己,毀掉秦國。“兩木互支,便是絕頂” 嬴渠梁一死,商鞅絕不能活在秦國。

商鞅自己

深度分析:變法功成後為什麼一定要殺商鞅?

商鞅到最後也看得明白,他之前其實是沒有想到會是這樣,只是越到最後越發現,自己估計活不了,要麼逃,要麼死。而且他看透了太子嬴駟,這個人定是護法之人,秦國這強大之道,他嬴駟是捨不得仍,更捨不得砸。所以,他本無須憂慮秦法未來,但是他應該看到了自己挖的那個巨坑,那個不能因為有陰謀,而無行動就殺的老世族們,這個坑只能自己填,不然嬴駟如果扛不住,沒有一個完美的交代,緩和不了當前矛盾,自己親手締造的秦法,估計就會在動盪中支離破碎。用自己一死來換取老世族的麻痺,換取今後的徹底掃除的反擊,換取秦法的延續,恐怕也是唯一選擇,對於那時的商鞅來說,也自認更有價值。

深度分析:變法功成後為什麼一定要殺商鞅?

再說一點,關於秦國民眾,個人觀點,也可能不對,但也想說說,懇求指正。

這一點也理所當然,但卻很容易忽視,應為商鞅是主角、大功臣,變法強國不應當站在秦民的對立面。可是我曾看過有人說,這部劇看到第35後就不太想看,為什麼?因為變法已功成,秦國收復了失地,報了國仇家恨,連秦孝公都因為鬆了口氣,常年積壓的勞累承受不住,可見這時的秦國最需要休養生息,或者說是需要新法有惠民的體現,可是秦國就像一部已經發動,停不下來的戰車,只能延續重典繼續拓展,繼續獎勵軍功去打仗拓疆,去連坐維持穩定。(我知道劇中有說人民很喜歡,甚至其他國家的民眾都湧入,但這只是基於分土地等其先進性方面來說,很大一方面,秦法重典可以在國仇家恨的特殊時期很湊效,但是把人民綁在不斷征伐,開疆拓土的戰車上,勢必要連同苛政一起,不斷滾雪球)這就是為什麼秦國實實在在的強,卻不斷被指責苛政猛於虎。如果說始皇帝時期,秦法已經仍是當年的秦法,法貴公平,全國郡縣制,那苦也是全民一起苦,可見等到六國都統一了,還要維持嚴刑峻法,真是撐不住了。

如有不對,歡迎評論指出。

深度分析:變法功成後為什麼一定要殺商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