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长平战争后赵国伤害重大,为什么燕国还是打不赢赵国?

我免无敌147712507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燕赵冲突的起因,是燕国觊觎赵国的土地。

在战国时代,燕、赵两国长期以前关系很好,冲突甚少。当年乐毅受谗,从燕国投奔赵国后,致力于两国的和平,他的儿子乐间则留在燕国,被封为“昌国君”。公元前251年,赵孝成王办大寿,燕王喜派宰相栗腹带了五百金作为寿礼,前往邯郸城为赵王祝寿。此时赵国刚刚经历长平之战与邯郸之围,国力已是大不如前,壮丁多战死沙场,国内人口比例以老少居多,严重失衡。燕相栗腹考察赵国后,得出一个结论: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这正是燕国出兵抢地盘的良机。

回到国内后,栗腹向燕王喜报告说:“赵国的壮丁基本上都在长平之役中战死,留下的孤儿们还没长大,这是伐赵的最佳时机。”这个报告受到了燕王的重视。自从燕昭王死后,燕国在军事上乏善可陈。只是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僻处北方,邻国不多,外患也不多,所以没有很强的危机感。如今邻国赵国倒了霉运,燕国人想乘机捞一把,可谓是投机心理作祟。

燕国臣僚中最熟悉赵国事务的人,莫过于乐毅的儿子乐间,燕王喜召他前来,把栗腹的建议说了一下。乐间反对道:“赵国地处四战之地,全民都熟悉战事,断然不可伐。”燕王不以为然地说:“我出动两倍于赵国的兵力讨伐,这样还不行吗?”乐间没有迟疑地答说:“不行。”燕王还不服气,又说:“那我出动五倍的兵力,这样总行了吧。”乐间仍然坚持说:“不行。”

燕王喜不再理会乐间,转而征求其他大臣的意见。其他人都纷纷说:这是伐赵的良机,以多打少,必定可大获全胜。燕王下定决心:伐赵。

燕国的实力不容小视,为了确保兵力上的优势,燕王出动了六十万大军。燕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宰相栗腹率领,共有四十万人,进攻鄗邑; 另一路由大将庆秦统领,率二十万军队进攻代地。

燕国以举国之兵伐赵,震动赵国。在与秦军的惨烈交锋中,赵国精锐尽失,如今面对六十万的燕军,如何应敌呢?关键时刻,赵孝成王总算有自知之明,起用了在长平战役中被撤职的老将军廉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奔赴鄗邑,迎战栗腹的四十万燕军;同时,另一名大将乐乘率五万人马,在代地迎战庆秦的二十万燕军。

在两个战场上,赵军的兵力上都居劣势,只有敌方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然而廉颇与乐乘却捍卫了赵国军团的荣誉。鄗之战与代之战的结果出人意料,赵军以寡胜众,不仅大破燕师,还击毙燕师主帅栗腹,俘虏了另一员敌将庆秦。乐毅的儿子乐间乘机脱离燕军,投奔赵国。

这两场战役证明人多并不一定能打胜战,燕军的战斗力与赵国不是同一级别。这下子燕王喜慌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他领着残兵败将逃回燕国。赵国人却不肯善罢甘休,不狠狠教训一下怎么行呢?廉颇不愧是赵国第一名将,在重创燕国兵团的入侵后,他乘胜追击五百里,反客为主,杀入燕国境内,包围燕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燕王喜现在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有点太迟了。如今赵军反倒兵临城下,燕王手忙脚乱,赶紧派人前去向廉颇请和。令人奇怪的是,这么一场伟大的胜利,史书却轻描淡写。这是因为战国已进入晚期,此期的六国史料,后来多数被秦始皇给毁了,因此战争的细节便不得而知了。


君山话史


燕赵之战,赵国获胜,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元前257年邯郸之战结束,最终赵国获胜。由于长平之战,战神赵括,指挥20万赵军,歼灭50万秦军,使得秦赵整体实力发生重大变化,秦军连预备役都用上了,前后凑了近50万攻打邯郸,而赵军在邯郸有20万左右正规军,虽然几乎全部拼光,秦军也损失了20几万!

赵国本来应该联合燕齐,但是廉颇是靠打齐国出名的,他可不愿意赵齐和好,而且邯郸之战齐国没有帮助赵国! 燕国本来是有机会与赵国结盟的,粟腹有两位师父,一位剧辛,另一位是庞瑗,赵国请庞瑗出山,是赵国与燕国最佳的和平使者,粟腹也不会提议攻赵,然而廉颇在位,庞瑗不愿出山,廉颇对赵国的衰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燕国的实力很强大吗?不是,燕国一直是个弱国,虽然燕昭王励精图治,可燕国攻打齐国同样大伤元气,一直蛰伏在北方,不敢轻易发动战争!燕赵之战,燕国根本拿不出50万军队,能出动个20几万已经了不得了!

再说燕赵的代鄗之战,乐乘领兵5万,对手是卿秦的部队,估计在10万左右;廉颇领兵8万,对手是粟腹的15万大军! 廉颇与粟腹对峙,都没有进攻,乐乘说降了乐间,里应外合,大败燕军,卿秦被俘。 粟腹接到卿秦战败的消息,在撤退的时候,遭到廉颇袭击,小负。 粟腹当即反击廉颇,连战连胜! 隔天再战,廉颇设下埋伏,粟腹中伏,但是赵军兵少没有能困住燕军,粟腹展开反击,此时意外发生,粟腹中箭而死,燕军失去指挥,于是溃败! 燕赵之战,两国都损失惨重,秦国趁机侵占了赵国西部几座城,消灭数万赵军!

燕赵互相攻伐,赵还攻打齐国,使得同样战后百废待兴的秦国有了喘息的机会,慢慢恢复实力,而赵国却一直在四面作战,在消耗!此消彼长,秦国妙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最终一统天下!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秦军长平之战坑杀了四十万赵军,白起主张一举灭赵,却因丞相范睢疑忌其灭赵后功劳太大(也是在赵国的游说下)向秦昭襄王进献谗言,许赵以割地最终功败垂成,此事直接导致了三个后果:

一、秦国失去了乘胜追击甚至提前歼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机会,实际上,秦昭襄王时代可以说是大秦最强大的时期,国有明主,武有白起,文有范睢,这个组合可以说碾压将相和时期的赵国庙堂,特别是军神白起的存在,长平之战后如果能够按照他的路线走,唯一在军力、军队素质和军事传统上能与赵国便可一战而定,而附有连带责任的韩国必然是不战而降,此时魏国成为孤岛即便不投也会迅速被干掉,三晋既除,大秦向南可夹击楚国,东出可进逼齐国,燕国之流已不足道哉,天下便可传檄而定。可惜!

二、一代战神白起被赐死。白起在整个秦国历史甚至整个战国时代是仅次于商君的存在,甚至高过李斯,终春秋战国之世,除了后期横空出世的李牧还可稍微沾点边,廉颇、王翦完全无法望其项背,其余如田单、乐毅、孙武等靠天时地利人和一战成名者皆不足道哉。秦昭襄王利欲熏心,结果发现被赵国愚弄之后再发兵为时已晚,白起已经看到了结果,所以坚持托病不出,其实并非怀恨,只是兵神非常明白灭国大战非比寻常,若不能趁赵兵新丧,六国震动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国,很有可能会被唇亡齿寒的六国军队包了饺子,这其实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连秦国大军都两战两败,何况燕国军队。

白起身死,信陵君魏无忌再此合纵六国,两败大秦,再次锁秦与函谷关之后,真是呜呼哀哉,活该活该!

三、范睢也开启了自己的灭亡之门。范睢这招可谓损人不利己,之后又昏招迭出,最终罢官免职,郁郁而终(也有一说被秦王所杀)。

当然,燕国打不下来还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1、起复廉颇。赵国此时重新启用了在长平之战换下来的廉颇可谓神来之笔,廉颇是战国时代少有的最善于防守的将领,而邯郸在赵武灵王之后一直勤加修缮,本来就是坚固异常,易守难攻,赵国青年兵勇虽然所剩不多,但哀兵必胜,又是背水一战,所以战斗力惊人,再加上廉颇坐镇,当世可能都很难能有人成功攻入邯郸。

2、失道寡助。燕国一向反复,此次攻赵更是乘人之危,让亲者痛仇者快,因此虽然一开始攻势很猛,但其他国家发现秦国停止进攻,就开始对付燕国,使其无法集中全力。

3、燕国没有能撑起来的将领,唯一牛逼过的乐毅以及儿子乐乘此时就在赵国,是赵国的军方将领,以籍籍无名之徒率兵攻打军事传统浓厚的赵国,无疑是以卵击石,即便士兵人数再多也没用。


轩辕大大


燕国为什么打不赢赵国?这个问题估计得从燕赵两国的国家体制上说起。

说实话,战国七雄里面。燕国的实力是最弱的,不用说我夸大其词,因为即使是在中原实力最弱的韩国也十几万能够作战的士卒,即便是在战争前期,韩国也是能够与秦国一战的。直到白起在伊阙击败了韩魏联军,韩国才因此失去了大部分的作战力量,最后沦为了秦国的附属国。

反观燕国有什么战绩呢?大家肯定会说乐毅伐齐,但是仔细看这一段历史的话,大家就会发现,击败齐国,很大一部分力量是来自于五国联军和乐毅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在最后失去了这两大依靠的燕国军队,被齐国绝地翻盘,其输掉战争的过程更是让整个世人为之耻笑。

燕国,这个战国七雄里面位于最北方的国家。有着最古老的姓氏。姓姬,这也就另一方面保证这个国家拥有的最古老的国家体制。但是在战国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古老就意味着弱小古老则意味着落后,落后就是要被挨打。从古至今,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燕国都是一个弱受之地,基本上就是谁来谁欺的地步,而国家那古老的国家体制,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没办法将大量军工权利分派给平民,让他们为整个自己的未来去奋战,而是将大人的权利,财富集中在王公贵族的手里。谁书上记载英国进攻赵国,是由60万大军的,但是打一个问号,这60万大军,如果是真的有,是不是全部都是凑数凑上去的呢。赶着一群难民,难民手里还用拿着一大堆的木棍……反正他说有60万全副武装的士兵,这一点我是死活不相信的。

再看一下赵国,即便是经历过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也是人人有实力和秦国周旋的国家,大家要知道这时候,秦国的军队已经呈现出了统一天下的势头。再后来统一六国的路上可以说是无可阻挡,但是唯独在两个国家吃过亏,一个是赵国一个就是楚国。赵国为什么拥有这么强大的战争的策应能力呢?原因就在于赵国,这个国家有一个神奇的君王,赵武灵王,大家要知道,赵武灵王对于赵国最大的功绩就在于胡服骑射。而胡人有一项准则是专门为战争而生的,那就是全民皆兵。我不知道赵国是否拥有这种风气,但是从后来战争可以看得出来,在赵国面临危险之际,可以说照顾的妇孺老幼都可以拿起武器保卫家乡。而且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虽然白起在长平之战杀了40万赵国的青壮年。但是赵国,


的人口基数仍然摆在那儿。而且赵国驻守在边关的边军仍然没有受到影响。所以说赵国当时面临燕国入侵的时候,并不是说已经没有拿的起武器的士兵,全民皆兵,只要拿得起武器,你就是战士。赵国在经历过长平之战的失败以后,赵国上下反倒被惊醒了一样。外交,人民处理,抚恤孤寡都做到了最好,你去看一下赵国在长平之战失败以后,秦国愿意坐下来跟赵国谈判,列国没有入侵赵国就可以看得出来。

最后说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漩涡鸣人yy


赵国是惨,在同秦军浴血奋战的几年里,其他五国的救援可真是"不至"呀。

魏国,要不是信陵君"窃符",这晋鄙的十万大军不晓得猴年马月才到得了邯郸城外。楚国,若不是毛遂提剑挟持楚王,春申君带来的楚军怕是没消息。齐国,这个国家的主政是秦国的应声虫,韩国,就别提了,要是他能保住上党不失,就沒有以后的事了。韩国己臣服于秦,自然使不上劲。而燕国,小国是小了些,但上层会折腾,尤其是老糊涂燕王喜。秦赵打得热火朝天,血肉横飞的时期,燕国看热闹。本来,赵国使者到处求救,援兵迟迟不见。赵国人该怎么恐慌和悲凉?同仇同悲同情同战以保家卫国外,还得靠自己。魏,楚的兵来了,秦国将相不和白起与范睢争权,秦兵几年消耗过度,致使秦王收兵。邯郸之围被除。

四十余万青壮死于国难。算是一代人整个儿地被灭而人口"断层",没个二十几年的成长期,用什么来抵御外来侵略势力?而赵国实在是惨透了。燕国的相国粟腹到赵国访问,本来该支援赵国战后重建,联合两家共同抗秦自救。不想这家伙竟趁火打劫,落石下井,居然回去怂恿燕国出兵来抢劫危难中的邻居。这邻居一看这么不仗义的燕王喜(太子丹的老爹)及其臣下,心头悲愤,昂然奋力而起。打不过秦国,还怕打不过燕国?这一打,就把燕人打趴了。赵国让老将廉颇将兵迎头痛击,击破栗腹,大破卿秦乐间,穷追纵深五百里。围其国都。燕王喜不得已而请和。要不这将渠大夫有脸面,赵国不会善罢干休的。

六国,秦国。能不屈不挠抗击秦国的只有赵国的君臣民众,虽然赵王及其左右的决策使赵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其余五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祸不及身,得过且过。

正是这种散沙样的结构,才让秦国各个击破。韩国一臣服,秦兵踏上这块"跳板",首先与硬骨头赵国恶战,赵国破亡。秦兵的铁蹄所到之处,无不残破。太子丹穷途末路,使荆轲刺秦王。不果,燕国加速灭亡。这就是邻里操戈,各自为政的惨痛代价。





劉一千五


这是因为有时间代差!也就是说,燕国攻伐赵国的时候并不是在长平之战后立马进攻的赵国!在当时,因为秦国要灭赵,所以大家都出手保赵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燕国不敢在这个时期联合秦国伐赵!

燕国攻伐赵国是在长平之战数年之后!这时候赵国已经有在慢慢恢复!因为赵国是一个同时拥有草原政权与农耕政权的国家,其政治中心有两个,一个是邯郸,一个是代郡。草原政权恢复兵力非常快。在当时,赵国已经又有二十万的部队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双方打的是局部战争,并非全面大战!赵国是全军事化国家,军纪好,单兵作战能力强,这一点可以碾压任意战国!赵国在长平消耗了大量作战物资,肯定不能再打消耗战,而遭遇战是赵军强项,击败燕国无可厚非!


优己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为削弱,不仅40万赵军被白起坑杀,而且国内所能供给前线之军资也在战前与秦国长达数年的对峙中几乎被消耗殆尽。

此后,赵国屡受秦军进犯,而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其中,尤以燕国灭赵或者说至少要从中渔利的欲望最甚。也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燕王姬喜在群臣的鼓动之下,于公元前251年,命丞相栗腹为主帅,帅大军60万,分三路进攻赵国,赵军在廉颇、乐乘的指挥下,紧急应战,并最终以13万赵军击溃了来犯的60万燕军,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在公元前260年,赵国刚大败于秦国,而且国力几乎被掏空的情况下,仅仅是时隔9年之后,却又能以区区13万的兵力,大败60万燕军,何也?

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综合国力:

战国后期,论国力之强当属秦、赵两国,尽管赵国在与秦国长达三年的对峙中以及在后来的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但还没有到亡国的时候,在随后的战役中,秦国非但没有灭亡赵国,反而多次被赵军所击退,这充分显示出赵国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况且经过9年时间的修养生息,尽管国力不能恢复至鼎盛时期,但起码有了一个较好的战略缓冲期,对国力的修补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来大败燕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燕国对时局的战略判断有误:

先说此战的发起国燕国,燕王姬喜及其大臣栗腹仅仅只是看到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的一个表面现象,据此就武断的认定乘此良机攻赵必胜,并没有听从燕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间所提出的: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故坚决反对出兵的正确建议。所以说从一开始,燕国的决策者就已经对时局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在这种错误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燕军战败也本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三、燕赵两军统帅对比:

同样,还是先说燕军。次役燕军统帅为栗腹,此人官至燕国丞相,也是燕国攻赵的积极怂恿者、策划者,此前无军功。也正是此人,以五百金奉于赵王祝寿之名,行窥探赵国国力之实,此举就连燕国自己的大夫将渠也认为颇有不妥,言之:“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详,兵无功成。”如此一根本不具备战略眼光也无任何军中资历之人,何以担当60万大军之统帅,又何以取得此战之胜利?

反观赵国,单说主将廉颇,那便是战国后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戎马一生,战功彪炳,早在赵惠文王初年,便屡败秦军,甚至迫使秦军改变战略,实施合纵。后又率赵军伐齐,长驱直入齐境,威震诸侯,也正是由于廉颇的存在,秦国虎视赵国多年而不敢贸然来犯。

两军主将差距如此之明显,再加之燕军自恃人多,准备充足,颇为骄纵,而赵国倾全国之力应战,颇有写破釜沉舟之味道,因此,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悠然南山


战国后期,天下唯秦赵最强。两只老虎相斗,即便是一只老虎受伤了,但是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能挑战权威的啊。

赵国长平之战,埋了四十多万的人口。但是赵国仍然保存有一定的实力,那种战斗的气息仍在。

另一方面,刚刚被秦国打败了,心里本来就是极度不爽了,偏偏这个时候,你燕国居然以为我式弱好欺负。这事儿搁谁谁能忍?强大了很久的赵国反正不能忍。所以燕国偷鸡不成倒蚀把米。



看点儿历史


两个原因:1,燕国太弱。2,赵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燕国太弱

燕国是典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子之之乱,燕国可能在整个战国时期都不会有出彩的表现,

是子之之乱将燕国一棒打醒。

当时齐国军队在50天的时间内,就将燕国全境占领,如果不是因为各国反对齐国对燕国的吞并,那么可能战国七雄要变成战国六雄了。

燕国居于北方,在春秋和战国的大多数时间里是没有存在感的。他的南方是齐国、中山国和赵国组成的一道屏障,这三个国家实力都不弱,所以燕国根本就没有争夺中原的可能,大多数时间之内作为一个旁观者!

数百年的相对安定,让燕国不被刀兵所伤,但是也让他们失去了战斗能力。

强大的军队是要通过战争来洗礼的。在乐毅伐秦的时候,占据绝对优势的齐国大军被田单数千人打得大败就可以看出燕军的战斗力太次了!

同时,燕国军队的作战意志极低。以勇著称的秦舞阳,在面对秦国的宫廷卫士时,竟然被吓得脸色花白,导致没有完成配合荆轲刺秦王的工作。

以后勇著称的秦舞阳都是这样,那么燕国的普通百姓,在战场上面对尸山血海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肯定早已经吓得双腿发软了!

赵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长平一战,让赵国大伤元气,几乎一代人死去。但是,赵国仍然有一支军队存在,那就是防御匈奴的17万代地边军。

这支军队常年和匈奴人作战,而且因为没有投入长平,而保证了军队建制的完整。当这支军队在廉颇的带领下,与燕军作战的时候。足可以做到以一敌三,打败燕国的50万大军还是没问题的。


历史风暴


据清乾隆《高平县志》记载:"城之左右沿山,南北五十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

秦赵长平之战,耗时三年,以秦军坑杀赵降军40万人为结局,为震怖赵人之心,释放了200多身高不及车轮的孩童回到赵国,散播秦军杀威。

史载,长平战败的消息传至赵国,赵国家家举丧,全国陷入震恐。

接下来发生的历史事件有,白起坑杀40万降卒,自感不容于赵国,于是建议把事情做绝,乘胜进攻邯郸,灭亡赵国。秦相范睢担心白起功高,故意拖延了数月。当秦军再度侵赵时,信陵君窃符救赵,击败了秦军。秦昭王再度征召白起为帅,白起拒绝,秦王大怒之下,令其自裁,此后秦军最终在邯郸城下无功而返,赵国得以保全。

燕国在秦赵大战时,作壁上观,看到赵国落败,燕国心中窃喜。

燕国是老牌贵族公国,自西周分封以来,燕国传承800多年。然而燕国久居燕北苦寒之地,在中原叱咤风云的各个诸侯国争霸称雄时,燕国默默无闻地打了800多年的酱油。唯一的闪光点是来自燕昭王在位时,奋发图强,趁着齐国刚愎自用,自绝于诸国时,组织五国伐齐,一举将秦国最大的敌手齐国给拽了下来,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剔除了最大的障碍。

齐国强大时,杀燕人,破燕都。不管是军事、政治、经济都是燕国继续作为诸侯国存在的最大的威胁,所以燕国拼尽全力让齐国从霸主的神坛上跌落。

齐国后来虽得以复国,但看惯了春花秋月,心灰意冷,自此马放南山,不修兵革,与世无争。燕国南部最大的威胁,自此从齐国转移到了赵国身上。

赵国本来与燕国并不接壤,后来赵国拓展领土,北收代地、楼烦,东破中山,南败齐国,最后赵国的领土大多数与燕国直接接壤。

赵国自赵武灵王改革军事以来,兵利革坚,四处征战,鲜有败绩,是东方六国在战国后期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此时的六国能够单独与秦国相抗衡的只有赵国。史载,秦赵五战,赵胜三场,不落下风。而且秦军虽然名将辈出,但是赵国也不遑多让,廉颇、赵奢、庞瑗、乐胜、李牧等都是一时名将。赵国对于燕国而言,简直就是一个高山仰止一样的存在,而赵国对于土地、财富的追求更让燕国整日提心吊胆。

此刻,赵国新败,青壮皆死于外,国内尽是老弱,燕国心想,此时若攻击赵国,虽说不能直接灭其国,削弱赵国,占领战略要地,对于燕国而言也可以大大改善其国防压力。

趁你病,要你命。

有时,战争的发动,并不是因为有了过错,而是你存在本身就是过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其势然也。

赵国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在信陵君的帮助下,也击败了秦国,此时正在休养生息。赵国像一个受伤的老虎,在舔着伤口。燕国虽有心猎虎,但心里没有底,因此还以祝贺为名派使者往赵国去,查探虚实。结果使者所见,赵国境内,多数是孩童,青壮年确实不多见。

使者回国汇报完情况,燕国君臣决定攻赵。燕王派遣宰相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两千乘,兵分两路进攻赵国。栗腹自恃兵多,分兵攻代,自己亲自率领主力攻击鄗地。

边关警报,赵国对燕国趁火打劫的行为非常恼怒,同仇敌忾,发誓要击败燕人。各个诸侯国也不齿燕国的作为,没有给燕国协助。

赵王在国内征召年满15岁以上的男子,又从驻防北境的李牧军中调一批生力军,凑足了25万人,交给了名将廉颇来指挥。经长平之败,赵国损失了大量的人员、器械、粮草、辎重,此时出兵25万,已是赵国能拿出的最大的本钱了。

冷兵器时代,军队主将对军队的战斗力的影响非常强,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燕军的主将栗腹,名不见经传,在此战之前,没有特别大的战役指挥履历,而廉颇是成名已久的名将。栗腹与廉颇对垒,胜算能有几何?栗腹自以为兵多,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有料到赵国能雷霆一击,因此一战一下,大败亏输。赵军大破燕军,追击500里,包围燕国首都。燕王不得不遣使求和,割地赔款。

赵国因为重兵在外,恐为他国所乘,加上赵国家底不多,此战虽是大胜,但是赵国也有不小的损失。此时的赵国脆弱到经不一起一败,于是就坡下驴,许和,撤兵回国,饶过了燕国。

燕国此次本想一劳永逸,改变一直被赵国威胁的国防压力,没成想自己损兵折将,在国际间,徒惹人笑。究其原因,无外乎燕国此战为不义之战。

上兵伐谋。燕国攻赵,并没有从军事、政治、经济、人心等各个方面分析赵国的战争潜力,单以人口下定结论,认为赵国必败,此庙算之上,已差了一招。

其次伐交。燕国本身国力并不强大,此次攻赵,心存欺敌之心,没有联络其他诸侯,因此不能重新燕昭王时五国伐齐之战时的荣耀。

再次伐兵。燕国攻赵,在赵国腹地进行大战,距离赵国的经济、政治重心很近,赵军便于获得补给,而燕军大兵驻扎于外,辎重补给很难获取。

此外,单从士兵战斗意志而言,燕军疲弱,远不如处于四战之地的赵军。

燕军在谋略、外交、战场选择、士兵战斗意志、主将指挥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缺陷,即使赵军不派兵出击,只把守各个要塞,燕军久攻难下,也必然会徒劳无功,最后为赵军所乘。

相反,赵军就聪明的多。在大军进攻到燕国国都后,以军事压力逼迫燕国求和,快速撤出战场,避免出现辎重补给等问题,从而获得全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