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燕国为何实行禅让制?真的被忽悠了吗?

资深人士说文史


自从禹传位于启,禅让制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已经是走下了历史舞台,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开启了中国上千年的王朝历史开端。

即便是后来依旧有禅让的一些说法,但和之前的相比,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例如三国时期曹丕逼迫汉献帝的禅让,从此汉朝灭亡,魏国建立。这种是带强迫性的禅让,已经是变味了的禅让,相比起上古时期真正的择贤而立,充满了黑暗与政治的无情。

正是因为真实意义上的禅让制度的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消失了,所以对于战国时期,燕王的主动禅让,我们才更加的迷惑,为什么在这种家族交替的王权中会出现燕王这样的人?他真的是被人忽悠的禅让吗?

一、多国变法,推动燕国的另类变法——禅让

战国时期,自从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倍增,令天下各国感到压力,后来采用张仪的合纵打败了苏秦的连横天下六国,实力令天下侧目。后来各国纷纷进行了变法,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各国的实力都有了增加。然而只有燕国除外。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篇》)

燕国因为太多贵族的存在以及没有因为地处偏远,所以才能之士太少,国力一直上不去。燕王哙虽然自身才能不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也称得上一声明君,于是任用了有才能的子之为相国负责处理国家大事。自己则在旁边对子之进行支持帮助。

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像极了当初的秦孝公与商鞅,不过不同的是当初秦孝公让位商鞅,商鞅拒绝了,而燕王哙让位子之,子之接受了。

《战国策·秦策一》说到:“秦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当时战国时期这种禅让的思想也是一种变革方式,将王位让给有才能的人,不过毕竟禅让损伤的是自己的利益,没有哪位国君愿意舍弃自己的王位,让给他人。但是结果却是燕王哙自己实行了。

不得不说燕王哙的心是好的,为了强民富国,连自己的王位都可以不要,称得上仁德。但是他却没有识人用人的眼力,他所认为的好的臣子,好的继承人,却包藏祸心祸心之人,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个好的臣子所营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哄骗燕王哙进行禅让。

燕王哙或许是想要进行一场君贤臣明的典范,但是自己缺乏驭下的手段,使得手下的臣子另起心思,拐过头来坑了自己这位燕王。

二、盛世贤君,乱世非明主——爱慕虚名

我们来了解一下燕国禅让事件中的主人公之一,燕王哙。

《韩非子》:“燕君子哙,邵公奭之後也,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污池台榭,外不罼弋田猎,又亲操耒耨以修畎亩,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

根据这个史书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燕国的王,燕王哙可以说是一副明君的样子,不贪恋美色,不游手好闲,反而是一个爱护百姓亲自下地耕种的好领袖,纵观中国历代皇帝,又有几个皇帝诸侯能够像燕王哙这样亲自下地耕种的。所以说在道德典范以及治国上面,燕王哙还是很好的。

然而燕王哙如果是在太平时期,一定是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君主,但是当时是战国,各国纷战,天下饱受战火,仁德就是祸害。燕王哙的性格和三国时期的蜀王刘璋特别的像。两个人都是同样的仁德,但是却又同样的有德无才。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隆中对》

从上可以看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甚至将仁德比作为暗弱。

而且相比起刘璋,燕王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爱慕虚名。他爱慕虚荣到了怎样的地步呢?甚至愿意交出自己的权利,就为了博得美名。

战国时期,三皇五帝的所作所为依旧在受着人们的爱戴,而燕王哙却是一个同样仰慕三皇五帝的国君,事事都向三皇五帝看起,想要得到贤明。于是在有心人的挑拨鼓动之下,燕王哙那颗爱名的心蠢蠢欲动,想要效仿三皇,将王位让给有才能的人,以此来博得自己想要的名声。

三、团队忽悠——禅让事件的始末

燕王哙这个人,有点理想主义,除了仁慈一点,在政治上一窍不通。整个燕国禅让事件的始末,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子之合同几个人把燕王哙哄得团团转,心甘情愿地让出了王位。

因为子之的精明能干,所以燕王哙重用子之,但是却也有着作为君王对臣下该有的防范,结果,燕王哙这个人,没有主见,别人说啥,自己就信啥。询问使者苏代,结果苏代随口一哄骗,就让燕王更加的信任子之。燕王哙问鹿毛寿,怎样才能成为尧舜禹那样的人?结果人家一说学着尧舜一样禅让就可以了。结果这种明显带着哄骗意味的话真的就被燕王哙记在了心上。

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於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

再加上子之当时在国内大肆的宣传禅让,一时之间燕国都城之内禅让的言语多了起来,俗话说三人成虎,最后连燕王哙自己也觉得禅让是正确的,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直接把王位传给了子之。这个时候的子之等人的骗局算是完成了一大步,但是这些还不够。

因为燕王再怎么想当尧舜这样的圣人,再想得到名声,但是他的儿子姬平却不愿意,毕竟燕王哙退位之后,应该姬平称王的,结果子之从中截胡了,搁谁谁愿意。再加上燕王哙虽然让位给了子之,但是也防了一手,权力大部分都让自己的儿子掌握。

结果,没有得到权利的子之等人,继续营造骗局,结果将燕王哙哄骗的乖乖的将太子党派的官员印信收了回来,让子之任命。到此这场哄骗燕王哙的惊天大骗局彻底的成功了。

而这场大骗局的成功却间接导致了燕国的内乱,造成了国力大损,甚至差点亡国。

总结

如今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燕王哙的这次禅让事件出现的原因的话——有一部分是因为子之等人仗着燕王哙爱名声的缺点进行哄骗,将燕王哙哄的说啥都信;但是也不能排除燕王哙确实是有心将国家交给有才能的人治理,希望燕国越来越强大。

不过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总之结果是相当糟糕的——因为他自己识人不明,导致所托非人,不仅坑了自己,也坑了自己的国家。


夏目历史君


这说的是燕王哙禅让的闹剧了,经此一事,燕国实力大衰。整个事件中,燕王哙既有被忽悠的成分,也和当时“百家争鸣”的思想影响有关。

燕王哙禅让经过

燕王哙之所以禅让君位,首先在于他本人是一位“仁君”,但却又缺乏驭下手段。其次,是苏秦、苏代等人编制了一个骗局,燕王哙确实有被忽悠的成分。

第一,“仁君”燕王哙。从燕王哙本身的行为来看,绝对是符合明君标准的。

燕君子哙,召公之后也。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污池台榭,外不挥戈田猎,又亲操耒耨以修畎田。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

燕王哙不喜好女色、音乐、游玩、田猎,甚至亲自到田间劳作。他辛劳而忧民的行为,即使是古时候所谓的圣王明君,也比不上他。但就是这样一位国君,后世对他的评价却是不高。

“燕子哙行仁而亡”,即使是推崇禅让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都认为燕王哙的禅让是不对的。这固然和燕王哙教条式地实行“仁”有关,也与他不能驾驭手下,受到苏代、子之的忽悠有关。

第二,苏代等人的骗局。燕王哙是燕文公的孙子,苏秦和文公夫人有染。在燕易王(文公子,燕王哙父)即位后,苏秦害怕事发,因此假称到齐国去做卧底,离开了燕国。等到燕王哙即位后,苏秦暴露,在齐国被车裂。

而苏秦在燕国的时候,和子之是亲家,苏秦弟弟苏代和子之是很好的朋友。燕王哙即位后,子之成为相国。

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

苏代通过这样一番话,使得燕王哙把权力下放给子之。而子之投桃报李,送给苏代百金。但这只是骗局的开端而已。

鹿毛寿谓燕王曰:“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者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

有人拿大禹虽然让位给益,但实际是让儿子启自己取得王位劝谏。脑子秀逗的燕王哙却真地听进去了,把原先效命于太子的三百石以上的官吏,印信收回后由子之重新任命。子之行使燕国国君的权力,一切决断都由子之决定。燕王哙年老不管事,被子之架空。至此,这场惊天骗局,才算初步圆满完成。

如果换做一个正常的国君,对于这些谏言的大臣,肯定早就拉出去砍死,最起码也不会听。但秀逗的燕王哙,却一心想着和尧舜这样的圣人为伍,心甘情愿把国君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但原先的太子姬平却不干了,本来国君之位是属于他的,现在却被子之夺走,换谁也不乐意。

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

只是进程并不顺利,太子带领将军市被和百姓,一时攻不破王宫。这时将军市被和百姓害怕了,又反过头来攻打太子。将军市被被杀死,前后死者数万,老百姓都非常恐惧。在这种背景下,齐国发兵攻打燕国。燕国士卒不抵抗,城门不关闭,齐军顺利进入燕国都城,杀死燕王哙和子之。至此,燕国禅让的闹剧,才算彻底落下帷幕。

齐军攻占燕国国都,但忌惮其他诸侯国,并没有敢吞并燕国,只是长期派兵驻扎在燕国。子之死后二年,燕昭王即位。燕昭王在位期间大力改革,任贤使能,最终任用乐毅等人,灭掉齐国,以报齐军当初杀死燕王哙及占领燕国的仇。这也是当初燕王哙禅让的余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国的走势。

百家争鸣的思想影响

燕王哙之所以要禅让,除了他本身的“仁”之外,还和深受当初“百家争鸣”中的儒、墨两家影响有关。

第一,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开口尧舜,闭口文、武(周文王、周武王),尧舜禹的禅让更是历来被儒家推崇(甚至有人宣称,尧舜禹的禅让只是儒家编织的理想)。而燕王哙正是受了儒家思想的“荼毒”,想要做尧舜那样的圣人,而手下大臣也是借此劝说燕王哙,且最终成功。

第二,墨家思想的影响。墨子原本是儒家弟子,只是后来看不惯儒家那一套,才发展出墨家的理论。墨子主张“尚贤”,他主张立天下最贤能的人为天子,然后挨次选择三公、国君、卿大夫,而不以出身作为选择标准。

此外,墨子还重视生产劳动,极力反对不劳而获。对比燕王哙的行为,燕王哙的“禅让”以及亲自劳作,不爱女色、音乐、田猎等行为,无疑都是高度符合墨家主张。

综上所述,燕王哙深受儒、墨两家思想影响,并且能身体力行,所以才有他心甘情愿禅让的举动。但除此之外,苏代、子之、鹿毛寿以及其他参与人员,更是利用了燕王哙的这种特性,编织了一个惊天骗局,最终把燕王哙给忽悠了。

所以,作为儒家代表的孟子,都建议齐王:“今伐燕,此文、武(周文王、周武王)之时,不可失也。”而当时的燕国百姓,对于这样的“禅让”,不是诚心拥护,反而是感觉恐惧。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燕王哙搞禅让这一套,有很大被忽悠的成分在里面。因此才引起燕国百姓的恐惧,亚圣孟子的讨伐。


历史钩沉


战国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都在寻找富国强民之路,以求在战争中争取一席之地,魏国的李悝变法,法治治国;韩国申不害术治改革,齐国吏治变法,秦国秦孝公则推行彻底的商鞅变法,赵国后期也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楚国也有变法但是不彻底,只有燕国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竟玩起了禅让的把戏。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尧舜时期所采用的传位方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世袭制早已成为中原诸侯国的共识,那么燕王哙为何将王位禅让而大臣子之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跟燕国所实行的制度有关,燕国实行的是王道统治,比楚国的分治制度还要保守,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半禅让制和半世袭制,只不过王位都在王室宗亲贵族中流传。禅让制做得最好的是原始社会,尧帝禅让给舜帝,舜帝又禅让给大禹,到了大禹这里就终止了,可见即使是原始社会,禅让制都不能完美地进行下去;到了周朝实行分封制彻底变成世袭制度了,君主观念深入人心,燕国想回到原始社会中所认为的理想社会,无疑是跟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

其次,燕王哙面对各国君主变法图强,开疆拓土成就霸业的同时,面对贫弱的燕国,他也想青史留名,沽名钓誉一下,并且燕王哙非常崇尚上古时期的尧舜帝,将声望名誉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燕王哙希望像尧舜那样的禅让权力精神,要青史留名,被后人所推崇,这是燕王极度崇尚虚名,看重个人口碑的结果。

再次,燕王哙是一个比较昏庸君主,他其实也希望燕国强大,他认为君主的权威性越高,越容易进行改制,国家就发展的越好;而通过禅让得来的王位,更能树立君主的威信,于是,燕王哙将权力交给了没有任何王室血统的大臣子之。但燕王哙的做法却起到了反作用,正是他这种荒唐的表现,打乱了燕国的发展路线,更招致齐国的攻打,差点灭国。

此外,燕国反复无常的邦交策略,谁强跟谁混,向东依附齐国、向南依附楚国,向西依附秦国,魏国强大时又依附魏国,燕国不思进取,不通过改革变法增强自己国力,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而战国局势是变化多端的,最终燕国由于实力衰弱,被屡次当成棋子。

最后,在大臣的推波助澜之下,燕王哙糊里糊涂地将王位禅让给了子之,其实对其王位,大臣子之早有不臣之下,为了这一天做了多年的准备,子之取的相国之为后,位高权重,打压不服从自己的大臣;又通过苏代暗里劝谏燕王禅让王位。

也许是子之的能力强,也许是苏代劝谏艺术了得,口才了得,也许燕王哙真的想通过禅让制使燕国强大起来,总之,燕王哙糊里糊涂地禅让王位了,但从燕王哙不得善终的结果来看,八成燕王哙被大臣忽悠了。


珂梦历史人文


  

战国的由来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王在齐国的要求下,册封魏斯、赵籍、韩虔三人为诸侯。至此,韩赵魏终于以诸侯国的名义立于华夏大地上。事实上,在转正之前,韩赵魏和田氏已经掌握国政很久很久了。虽然,后人自我定义的战国时代已经开启了至少50年,但从此时开始,真正的战国,才开始露出他们的獠牙。

在这种新兴的诸侯眼当中,衰落的周王以及数百年因血缘而继承的诸侯国们,就是一只只的肥羊。后起的诸侯发现已经没有殖民地可以占领,那么只好从原来的主人手里抢咯!而催生出战国时代的,正是新兴诸侯魏赵韩齐四国

  

燕国禅让的由来

  

很多熟悉历史朋友们都应该知道,在封建社会中,皇位的传承一般都是依靠世袭的制度来完成,也就是常说中的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在燕国却有一些不一样的异类选项。它并不是纯粹的世袭制度,而是在这当中掺杂了一些禅让制度的影子,这就直接导致了燕国的中期,哙燕王大乱燕国的事情。

可以说的是,禅让制并没有从燕国的发展轨迹中被剔除出去,而且燕王本身就极其信守王道统治。这一点从其统治下的民众并没有强烈反对就能够看出。

  

燕王哙认为推行禅让制比推行世袭制度,更有利于一个君主树立权威,拥有声望,所以才选择在燕国实行善让制。这才企图将燕国的权力交给没有任何皇室血脉的相国之子。

  


  其次相国之子为私利迫害大臣,因为此事一旦成功,他就能够坐上燕国的王位,成为这件事情最直接的受益者。所以他一边表现成忠诚良将的形象,一方面又去各地大肆招揽所谓的名人异士,为他出谋划策,企图收买人心,为自己的上位而铺路。

  

  我们知道在战国七雄当中,燕国一直是最弱小的那一个。在整体的国家综合实力比拼上,一直都远远落后于其他的诸侯国,甚至就连中山国这样一个中等的诸侯国都能够与之抗衡。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苏代。他的兄长是苏秦,就是那位因提出了合纵的策略而名垂青史的人,是一位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而敌百万雄兵的纵横家,苏代正是学了苏秦带回去的鬼谷之术而成名的,成名之后的他投奔了燕国并且加入了子之的麾下,在燕王哙推行禅让制这件事情当中没少出力。

他在燕国搞起了阴谋权术,企图让自己侍奉的子之坐上燕国的王位,从而导致了燕国的混乱,导致了齐国的大举进攻,其实这样一个人,做为人臣是不过关的,如果不是苏代明里暗里对燕王哙的劝谏,想必禅让制不可能那么快的就被推行。

其实燕国之所以在战国时代推行这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禅让制度,并不是某一个君王所能够承担的全部责任。君王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个代表,更多的也是要来自多方面的因素考量。是各种力量博弈所做出的最终妥协的结果。

 

燕乱是多因素博弈的结果

  

因为无论是从整个战国的争霸大的环境来说,还是燕国的传统政治制度也好,导致这件事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之子的奔走活动,苏代的推波助澜,都是导致整件事情直接爆发的因素。


我是史上杂谈,一个历史爱好者,欢迎关注


史上杂谈


燕国原是北方的一个小国,因其远离中原,使它并无太多战事,得以相对安宁。它在战国前期一直默默无闻,到中期燕王哙时,才在相国子之的主持下进行了一些变革。

燕王后来任用苏秦首倡合纵之后,地位一度得到较大提高。可是,正在这个时候,燕国发生了一次令人不可思议的政治事件,从而导致了一次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个事件,便是燕王哙的禅让事件。姬哙之所以在历史上有名,就是因为在位期间干了荒唐的“禅让”之闹剧。

在治国理念与种种政治理论都已经达到辉煌高峰的战国之世,一个大国竟然出现了如此荒诞的复古禅让事件,其“理论”竟然是如此的迂腐浅薄,实在令人难以理解。这一幕颇具黑色幽默的“禅让”闹剧,之所以发生在燕国,而没有发生在别的任何国家,其重要的根源,便是燕国的王道传统之下形成的迂政之风。燕国君臣从上到下,做事不切实际,对国际上扎扎实实的实力较量感到恐惧,总是幻想以某种貌似庄严肃穆的圣王德行来平息严酷的利益冲突,而对真正的变法却退避三舍敬而远之。这种虚幻混乱的迂政环境,必然是野心家与政治骗子大行其道的最佳国度。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316年,紧接下来造成的严重内乱持续了5年之久。燕王哙想效法尧舜禅让贤臣,博得一个“圣王”美名。结果,被野心家子之篡权,引发燕国内乱,招致齐国入侵,使得燕国陷入了亡国的边缘。

正是这桩国耻,激起了燕昭王图强复仇之心,开始进行真正的变法。

当时,聚集于燕都辅助昭王振兴燕国的众多士人之中,最杰出的人物要数乐毅。乐毅是名将乐羊之后,才学出众,深通兵法,曾被荐为赵国官吏,为了躲避赵国内乱,便不远千里来到了魏国。后来,他听说燕昭王礼贤下士,一直有跳槽之心。正巧一次乐毅为魏王出使燕国,昭王十分恭敬地客礼相待,深沉地打动了乐毅,于是不嫌“叛逃出国”的罪名,决意留在燕国,昭王随即任其为亚卿,委以国政和兵权,支持他实施变法。

一是针对燕国法度弛坏、官吏营私的严重局面,乐毅帮昭王制定法律,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

二是确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摈弃“亲亲”、“贵贵”的择人传统,清除子由当权时拉帮结党、滥用亲信的劣迹,使燕国的吏治日趋清明。

三是对那些遵守国家法度的守纪百姓,包括身份低下的贫民和一部分奴隶,都以一定制度予以奖励,以安定社会秩序。

此外,在军事上,乐毅着重加强战法训练和严格作风纪律,很快提高燕军的战斗力。

昭王在乐毅等人的辅助下,兢兢业业地奋斗了28载,不仅国家日渐殷富,积累了相当实力,而且培养了奋发图强的民风,最大成果的伐齐连下70城,让齐国从东帝沦为二流强国。

公元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燕惠王为太子时,就与乐毅不合。齐国即墨守将田单知道燕国君臣相疑,利用这点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乐毅担心被杀,便逃亡赵国。如此一来,燕国只能是回归迂政老路,等待灭顶之灾的到来。

本来,燕国地处偏僻,加之又处于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会点上,无论从天时、地利,还是从人和几个方面来看,都可以好好修炼内功,重振旗鼓,将变法大业进行到底。如果是这样,燕国傲立于北方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太子丹遣刺客荆轲刺杀秦王,结果引火烧身,昭王和乐毅打下的基础功亏一篑。

燕国,这个喜欢玩低级游戏的诸侯国,就这样把自己玩完了。(文/顾伯冲 摘自《战国:一部改革史》)


昼拾夜梦


禅让制使燕国大乱,此只是燕王哙个人责任吗?其实不然,从社会大环境、燕王哙崇尚上古虚名以及臣子推波助澜等角度,分析燕王哙为何实行禅让制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想要稳定发展,必须有适合这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整个古代历史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大的社会性质变迁其实只有三次,一次是从原始社会步入到奴隶制社会,一次是从奴隶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而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从封建社会进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的社会性质所延伸出来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不同的。基本社会制度是社会性质得以确立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想要稳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所以说,如果不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基本的政治制度都不会改变,这一点在现在的历史发展当中是这样的,在古代的发展进程当中也是这样的。在战国时代的时候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燕国;但燕国改变的并不是基本的政治制度,而是基本政治制度当中的一个分支——皇位继承制度。

熟悉历史的人都十分清楚,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奴隶制社会皇位的传承都是依靠世袭制度来完成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嫡长子继承制,但是燕国却是一个例外,它所实施的并不是单纯的世袭制度,而是在世袭制度当中也掺杂着禅让之的影子,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燕国中期,燕王哙大乱燕国的事情出现。

燕国禅让制事件的爆发,让燕国本身就已经贫弱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的不稳定,燕王哙也因此被剥夺了追封谥号这一宗庙权力,成为了燕国历史上一个丧国之君,更是古代历史所有帝王当中的一个奇葩。

在这件事情当中,燕王哙确实要负大部分的责任,可是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够在燕国发生而没有在其他国家爆发,并非只是因为燕王哙一个人的责任。那我们今天就要来看一下这个问题,来分析一下燕国在战国时代实行禅让制度,导致国家混乱,这一事件究竟有几个人在推波助澜?又有几个关键因素在影响它。

燕国信守王道,实际上实行半世袭半禅让制

第一个原因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实际上,一个君主想要在王位的继承制度上面做大的变动,并不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做主的,而燕王哙却可以轻松的在燕国推行这样的制度,甚至已经有了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的这种实际行动发生,这说明在燕国的大社会环境之下其实一直都存在着禅让制的影子。

也就是说,在那个历史环境发展的过程当中,禅让制并没有从燕国的发展制度当中被剔除出去,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在极其信守王道政治统治的燕国,它是实行半禅让制半世袭制的,这就让燕国有着潜在的推行禅让制的条件,也是为什么燕王哙的行为并没有激起国内民众强烈反对的原因。

燕国社会大环境存在禅让制的影子

在此事件发生之后,燕国虽然因为这次禅让制度变得一片混乱,但这种混乱,大多数都是因为实行禅让制之后朝堂的混乱以及齐国的趁机攻打下造成的,燕国的治下百姓其实并没有对这种制度的变化表现出多么强的不同意见。

所以燕国的大社会发展背景是这种现象会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实际上,历史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具有太多偶然性的,这种世袭制度变禅让制度的行为,之所以没有在其他国家出现,是因为他们在基本的政治发展道路上走的是不同的路线。

楚国模仿西周分封制,实行分治制度

像是在秦国、楚国这样的国家就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楚国实行分治制度,它的政治制度其实是模仿西周的分封制度而确立的,这种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一个共同服从对象的诞生,而这个共同被服从的对象在西周的时候是周天子,在楚国那就是楚王。

在统治前期的时候,这个象征是这个国家绝对的话语权,而哪怕后期他的统治权力衰弱了,对他治下的势力控制权不再那么的强大,但他依旧是一个象征,是各大势力必须要拉拢的对象。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统领是不能够轻易的更换的,因为到了统治的后期,他们更多的是一种代表作用,而代表作用实际上比真正的有实权的统领作用更加需要血脉的支撑,所以说在楚国或者是西周所遵从的那种政治制度之下,是绝对不会发生统治家族的变迁的。

秦国实行法治,君主集权制,不可能出现禅让制

像是秦国那种实行法治的国家,其实走的是一种收揽权力的道路,可能这种方式在秦国这样的一个诸侯国表示的不是很明显,但在后世封建社会的时候,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之后表现得却是十分明显。

那时,君主不断努力的目标就是收归整个天下的权力,将权力集中在君主一个人的手上,所以那种实行禅让制的改权,或者是分权绝对不可能在秦国这种国家出现。

因此我们说燕王哙之所以有实行禅让制的想法,其实是燕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而这种想法之所以能够付诸实施也是因为有着大背景支撑的条件。其实环境因素是这件事情会爆发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毕竟社会环境对于生存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燕国人,都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的,这一点不容置疑。

燕王哙非常崇尚上古尧舜

当然,虽然有着这样的环境条件进行影响,但在其他君主统治的时期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还需要来看一下燕王哙这个人本身,对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能够在战国时代还推行禅让制度,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执政能力了,而事实上燕王哙也确实是这样一位昏庸的君主,不仅在执政能力上比较欠缺,而且他还有一个奇怪的嗜好,那就是他非常崇尚上古虚名,也就是极其看重个人口碑。

其实在很多君主身上都能够看到这一点,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自然会对自身的声望名誉看的比较重,但燕王哙显然在这一方面理解错了方向也走错了路。他认为,古代的尧舜之所以会久负盛名,之所以会在千百年之后还被人们推崇,就是因为他们身上那种禅让制的精神,而尧舜禹虽然表面上处在并列的地位,可是在实际当中禹的名声却不如尧舜,那是因为禹将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而尧舜却是真正实现禅让制度的君主。

燕王哙认为禅让制比世袭制更有利于树立君主威望

所以燕王哙认为推行禅让制比推行世袭制度更加有利于一个君主树立威信拥有声望。因此他才会选择在燕国实行禅让制度,企图将燕国的权力交给没有任何皇氏血脉的相国子之。

由此可见这个人的昏庸程度,一个君主想要名传后世树立威望,不是靠为国家谋取实际利益,而是靠这些投机取巧的方式,也难怪燕国会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也难怪燕王哙后来连谥号都没有,被人们称作是丧国之君,对于这个君主,后来人真的是想要同情都没有任何理由的。

事实上,如果燕王哙不做这样的荒唐事的话,燕国的发展还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也不会招致齐国的攻打,燕国也不至于那么快的就衰败下去,所以无论是这件事情的爆发也好还是后来燕国的急速衰败也好,都与燕王哙这个人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

臣子的推波助澜推动禅让制产生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一些臣子的推波助澜。第一个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相国子之,在这件事情当中他是被禅让的对象,而一旦此事能够成功,他便能够坐上燕国的王位,成为这件事情的直接受益者,可想而知,他对于这件事情是多么的上心了。

子之一方面在燕王哙面前表现一种忠诚臣子的形象,一边又招揽了一些所谓的名人异士为他出谋划策,企图收揽人心为自己的继位而铺路;而对于其他忠诚的大臣也是极尽打压,在那个时间被子之所迫害的忠臣良将不在少数。子之的这些行为不仅对当下的燕国造成了影响,对后来燕国的历史发展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国子之为私利迫害大臣,想通过禅让制夺取王位

我们都知道燕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无论是它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好,还是经济和行政发展也好,都是战国时代比较落后的,燕国在综合实力的比拼上面一直都比不过其他的国家,甚至就连中山国这样的一个中等诸侯国与之对抗都是平分秋色。

而这样的燕国最经不起的其实就是内部的崩溃,可是子之只是一心的想要夺走燕国的王位,他虽然位居相国之位却从来不懂得为国家谋取利益,从来不会对君主直言极谏,一个这样的人坐在燕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可想而知燕国发生了多少荒唐事。实际上如果没有子之对那些政治大臣的迫害,想必禅让制都不可能那么容易的就直接推行下去,子之也不可能顺利地拿到燕国的实权。

苏代协助子之,暗里劝谏燕王哙实行禅让制

第二个人是苏代,其实苏代这个人在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尤其是在战国时代是比较具有知名度的,他的兄长是苏秦,就是那位因提出了合纵的策略而名垂青史的人,是一位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而敌百万雄兵的纵横家,苏代正是学了苏秦带回去的鬼谷之术而成名的,成名之后的他投奔了燕国并且加入了子之的麾下,在燕王哙推行禅让制这件事情当中没少出力。

我们上面关于尧舜禹声望大小的那一套理论,其实就是苏代分析给燕王哙的,也正是因为苏代当时在山东六国的声名,让燕王哙对这个人比较的信任,所以当他的想法获得了苏代的支持的时候便很快地付诸实施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苏代虽然有一些才华,可是这个人的人品却是不过硬的,作为一位臣子,既然投奔了燕国,就应该为安定燕国的社会出谋划策,就应该为燕国去谋取实际利益,他却在燕国搞起了阴谋权术,企图让自己侍奉的子之坐上燕国的王位,从而导致了燕国的混乱,导致了齐国的大举进攻,其实这样一个人,做为人臣是不过关的,如果不是苏代明里暗里对燕王哙的劝谏,想必禅让制不可能那么快的就被推行。

综述

笔者认为,燕国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时代,这样天下大乱的年代里推行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禅让制度,并不单纯的是燕王哙这一个君主的责任。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发生了曲折,一个国家在历史进程当中遭遇了坎坷和困难,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地将责任全部推到君主身上。

实际上一个君主只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领头人而已,生而为人,他们也不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能准确的判断出事情的对错和结局的好坏,他们的领导其实也是一种探索,而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更会有很多不确定的事件发生。

当然,我们这并不是要给燕王哙洗白,虽然他并不能够左右燕国的发展局势,但是作为君主燕国的衰败与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只是说君主并非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本,也并不是一个国家衰弱的唯一因素,在我们上面所讨论的那件事情当中也是这样的。

无论是大的历史发展环境也好,还是燕国的政治制度也好,都是导致那件事情发生的潜在原因,而子之的奔走求助,苏代的推波助澜都是导致禅让制度直接爆发的原因之一,我们其实并不能够将这一件错误全部都归结到燕王哙头上。

这其实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君主和臣子都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君主昏庸无能就会导致国家的各方面发展都乌烟瘴气,那如果臣子不怀好意,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君主的决定,从而使社会发展变得困难而又坎坷。

所以无论是在权力的传承上面还是在权力的授予方面,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身为君主就要设身处地的为自己的臣民去谋取实际的利益,为国家的发展寻找最为合适的道路,而身为人臣就要尽心竭力地辅佐自己的君主做出最为正确的决定,也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够发展的更好。


黄鹂读书


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在暗暗的打着。最后,楚、韩、魏、赵四个国家出来响应燕国的合纵攻秦倡议。无论如何,有几个国家能参与,燕王哙的脸上也有些光彩,对于出面操持此事的子之又有了更多的信任与倚重。

于是乎,在燕国的带领下,五国联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秦国。可惜,这五国联军却被秦军给击败了。由燕王哙提出并主导的此次合纵攻秦运动仿若一场闹剧,刚一开始,没怎么扑腾,就草草的以失败告终。

此后,燕王哙的雄心壮志一落千丈,对于朝政也不再热心,悉数交由子之打理。子之实际上成为燕国的王了。可是,子之却不甘心只当实际上的燕王,还要做名义上的燕王,于是就暗地里继续铺路。

子之与苏秦、苏代兄弟关系很好,又有姻亲。一次,苏代出使齐国后回到燕国,燕王哙问他齐王有称霸的可能不,苏代说没有。燕王哙问原因何在,苏代答道:“齐王对大臣不够信任。”此后,燕王哙更加信任子之,自己甘居幕后,让子之主持朝政。

燕国大臣鹿毛寿劝燕王哙早行尧舜之事,禅让王位给子之,以盛名流传千古,做一代圣主。

被成功忽悠后的燕王哙答应了。

二、君臣易位

燕王哙五年(前316),燕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禅让大典,燕王哙将燕国的王位禅让给了相邦子之。

子之称王,是战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件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这件事如果能完全成功,将与田氏取代姜氏为齐王一样,对战国历史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可惜的是,这次禅让,或者说君臣易位,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就在国内反对和外国干涉的内因外因联合作用下归于失败。

燕国姬姓老贵族强烈反对燕王哙禅位子之。燕国自从西周初年召公奭受封于此,到此时已经过去了大约七百年了。七百年来,姬姓老贵族是国君的一家子,享受着特殊的社会待遇,拥有各种特权,早已习惯了被国人供养着。现在倒好,国君换成了子之——国君换了,燕国老贵族不稀奇也不过于反对,但有一个前提是,换的必须是他们姬姓的公子——让一个外人来当燕王,这是燕国老贵族们万万不能接受的。他们肯定要起来反对,坚决不同意将七百年的江山拱手让人!

反对最激烈的是太子平。他作为燕王哙册立的名正言顺的国家储君,是王位的不二继承人。燕王哙纵使真的不想当国王了,要禅位,也应该禅位给他太子平啊,怎么能便宜了一个外人呢?

于是乎,太子平决定动用武力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正在此时,将军市被前来找到太子平,表示愿意助其一臂之力。太子平大喜过望。

齐国的君臣在得知邻邦燕国正面临一场内乱时,知道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的时候到了,十分高兴。齐宣王主动向燕国太子平示好,表示愿以举国之力帮助太子平攘除奸臣以复国夺位。

太子平见国内外的势力都支持自己夺位复国,信心满满的,决定一举拿下蓟城,铲除子之势力。

子之为君的第三年(前314),太子平发动了国内数万军民向子之所在的蓟城进攻。市被被太子平委以重任,带领军队向蓟城发动了猛烈进攻。

可是,子之早有准备,布下了天罗地网来对付市被的军队。所以,市被带军连续作战多日,都未能攻破城墙,反而自己这边损兵折将不少,甚至有的士兵见取胜不成就逃走了。

子之这边警告市被:趁早悬崖勒马,若继续不识天时,与国王为敌,只有死路一条。还是举兵杀向废太子姬平,为国家立功,将功赎罪吧。

市被见难以取胜,又不想当他们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就意志动摇了,拉起军队杀向了太子平。

结果,子之这边还没怎么出手,市被与太子平就先打起内战来了。几个月下来,军民殉难达数万人之多。

三、祸乱余波

在太子平最需要齐宣王兑现诺言时,齐宣王按兵不动、坐等着看好戏。

这时候,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大思想家孟轲看不下去了,就去劝告齐宣王:“现在大王去解救燕国臣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到了,燕国军民必然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是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趁火打劫的话,万不可取。天下固然畏惧齐国的强大,但现在大王若背信弃义不行仁政的话,无异是给一个借口让列国来攻击齐国啊!请大王立即下令,出兵燕国,尽早制止暴乱,安定邻邦,与燕国臣民商议,拥立一位新君,是为正道。”

可惜的是,孟子的话,齐宣王未能听进去。在太子平被杀、燕国持续动乱中,子之与反对他的势力两败俱伤后,齐国最终才派出了匡章带领大军进入燕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燕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齐军将燕王哙、子之等人统统杀害,而后,将燕国的宝贝装满了一车又一车,当作战利品,踏着燕国军民的血泪运回国内,给燕国人留下的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表面上看,齐国成为燕国内乱的最大受益者。而事实上,齐国此次的趁火打劫成为一宗大罪,顷刻间便昭然于天下。这为后来燕昭王复仇、联合列国几乎灭掉了齐国种下了因。当然了,这后来的国家祸乱齐宣王是看不到了。但是,父债子还,这账算到了齐宣王的儿子齐闵王头上。当然了,此乃后话。

相比较于齐国,赵国做的就足够仗义了。赵武灵王没有掺和齐国、燕国之间的杂七杂八的事儿,他直接向韩王要过来在韩国做质子的燕国公子姬职,立为燕国新的国王,然后直接派大军送回燕国即位,是为燕昭王。此外,赵国还帮助燕国平定了祸乱余波,迅速稳定了国内局面,巩固了燕昭王的地位,受到了列国的赞扬和燕国君臣的感戴。

子之称王是典型的过把瘾就死,燕王哙为了当成尧舜般的圣主明君,不切实际的搞禅让,祸乱了国家不说,自家还惨遭不测,不得好死,仔细想想,一代君王被忽悠而死真是何苦!


大鹏带你看古建


第一个原因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实际上,一个君主想要在王位的继承制度上面做大的变动,并不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做主的,而燕王哙却可以轻松的在燕国推行这样的制度,甚至已经有了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的这种实际行动发生,这说明在燕国的大社会环境之下其实一直都存在着禅让制的影子。

也就是说,在那个历史环境发展的过程当中,禅让制并没有从燕国的发展制度当中被剔除出去,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在极其信守王道政治统治的燕国,它是实行半禅让制半世袭制的,这就让燕国有着潜在的推行禅让制的条件,也是为什么燕王哙的行为并没有激起国内民众强烈反对的原因。

在此事件发生之后,燕国虽然因为这次禅让制度变得一片混乱,但这种混乱,大多数都是因为实行禅让制之后朝堂的混乱以及齐国的趁机攻打下造成的,燕国的治下百姓其实并没有对这种制度的变化表现出多么强的不同意见。

所以燕国的大社会发展背景是这种现象会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实际上,历史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具有太多偶然性的,这种世袭制度变禅让制度的行为,之所以没有在其他国家出现,是因为他们在基本的政治发展道路上走的是不同的路线。


曹丞相


战国时期,燕国发生了一件令诸侯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燕王哙不顾众人反对,将位置禅让给了相国子之,为了使子之能够顺利执政,燕王哙还在背后帮忙,那么燕国为何实行禅让制?真的被忽悠了吗?

燕王哙实行禅让制的原因及影响

①燕王哙为何实行禅让制
  • 被相国子之算计

子之是在燕王哙三年任职为相国,出任相国后,子之就喜欢玩弄权术,大量培植自己的势力。为了得到更多的权力,子之让其姻亲苏代去游说燕王哙。

苏代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擅长捭阖之道,懂得揣摩人心。苏代先在燕王哙面前讲述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事情,并暗示相国子之就好比管仲,有能力富国强民,称霸诸侯,建议燕王“举国而归之”。

燕王哙在苏代的说服下已经有了一点心意,但是还没真的决定实行,于是相国子之又派了鹿毛寿来游说燕王哙。鹿毛寿劝说燕王哙,不如将国家大位让给相国子之,相国子之必定不会接受,但是燕王您可以跟尧帝一样有“让天下”的美名,德行能够跟尧帝并行。

燕王哙听了果然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品行又高大上了,因此就将大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燕王之所以会这么快就禅让,根源还是因为燕王哙不够了解臣下的为人,也没能制衡住臣下,对于大臣的看法都是跟随别人的评价的,众人都把相国子之夸上天,燕王哙就认为子之真的是个人才,能够治理国家,国家禅让给他可以使燕国更加发展。

相国子之也是了解了燕王哙的这个短处,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的金财,与他人暗中勾结,让众人称赞他,恭维他,提高他在燕王哙心中的地位与形象。

  • 燕王哙想富国强民

虽说燕王哙被相国子之算计,将位置让了出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差点使燕国亡国,可是燕王哙的出发点还是好,燕王哙的出发点是希望燕国交给子之后能够富国强民,称霸诸侯。

燕王哙继位后,燕国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期,燕王哙迫切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变化力求燕国进一步发展,突破局限,苏代等人也是利用了燕王哙这个心思,才多次强调相国子之的治国才能跟管仲一样,能够称霸诸侯。

另一方面,禅让说在当时战国也一度流行,成为一种变法改革的手段,多国诸侯也有这个想法,可是真的实行的却只有燕王哙,这个可能跟燕国当时内部的思想潮流有一定关系,燕国当时国内很流行禅让说,不过这个很大几率是相国子之刻意营造的。

因此可以看出,燕王哙是相信了禅让是一种变法改革的手段,可以让燕国突破瓶颈,寻求发展,进而富国强民,才会听从苏代他们所建议的,将大位让给他认为有能力的相国子之。

②燕王哙实行禅让制的影响

  • 消极影响

燕王哙的禅让行为,对燕国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打破了原来的礼节制度,新旧贵族的矛盾这个时候彻底激发,造成了一段时间的混乱。而齐国就趁着燕国内乱的时候,带兵进攻燕国,燕国此时混乱不堪,无力抵抗,差点亡国。
  • 积极影响

燕王哙禅让的积极影响,只能说也是有的,就是激发了燕昭王的复仇心理,使得燕昭王大招贤才,振兴燕国,意图打败齐国,一雪前耻,因此燕国在燕昭王的治理下也慢慢开始强盛了,最终也如愿以偿进攻了齐国,报了灭国之仇。

燕王是否被忽悠了

燕王哙确实是被忽悠了,但是出发点也是好的,希望能够通过禅让,使得燕国进一步发展,复国强民,只不过这个好的出发点被相国子之利用了,谋划了一个阴谋算计燕王哙,燕王哙最终也掉进子之的圈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