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帖|帕金森病研究進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導致這一病理改變的確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來源:科普中國詞條】

Brainnews 精選了近期12篇帕金森病的最新研究/科普文章。

1,深度綜述:全面解讀帕金森病治療最新進展

汇总帖|帕金森病研究进展/科普 汇编

PD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大腦黑質(substantia nigra)中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死亡。近日《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綜述對這些治療PD的新策略進行了盤點,本文將跟各位讀者分享這些治療PD的新策略。

2,囊獲2期臨床基因療法,這家公司欲革新帕金森病治療

日前,基因療法公司MeiraGTx宣佈收購Vector Neurosciences。通過此次收購,MeiraGTx將擴大其臨床階段候選產品,包括編碼穀氨酸脫羧酶的腺相關病毒(AAV-GAD),用於治療帕金森病。AAV-GAD已經完成2期臨床試驗,是首個成功進行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的用於腦部疾病的基因療法候選產品。

詳情鏈接:

3,帕金森抑鬱研究進展及展望

帕金森抑鬱是帕金森病最常見的非運動症狀之一,隨著藥物對運動症狀控制的改善,人們開始需求非運動症狀的改善。本文重點闡述帕金森抑鬱在帕金森病程中產生的機制,對帕金森病的影響,帕金森抑鬱是否需要進行干預,以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質量,樹立帕金森患者長期綜合的管理理念,並展望未來帕金森抑鬱的研究方向。

詳情鏈接:

4,阿爾茨海默病與帕金森病的重大進展!

汇总帖|帕金森病研究进展/科普 汇编

在對抗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鬥爭中取得了突破——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靶向破壞健康腦細胞的有毒顆粒的新方法。這項研究是由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進行的,該小組包括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Christopher Dobson教授、克里斯托弗爵士共同創立的錯誤摺疊疾病中心(CMD)。他們的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上。

拉什大學的研究員Jeffrey Kordower博士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經向開發一種清除腦細胞中引起帕金森病的一種蛋白質的方法邁進了一步,並在8月22日的《自然帕金森氏病》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5,王福俤團隊JAMA子刊發表報道中高強度體力活動可有效預防帕金森病

汇总帖|帕金森病研究进展/科普 汇编

總體(左)與中高強度(右)體力活動變化影響帕金森病風險的擬合曲線

9月21日,美國醫學學會雜誌JAMA旗下的子刊JAMA Network Open在線發表浙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王福俤教授與轉化醫學研究院閔軍霞教授團隊題為“Association of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With Risk of Parkinson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論文。該成果通過2192例帕金森病患者與54餘萬健康對照Meta分析,從預防醫學和人群流行病學角度全面揭示了體力活動對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發病的積極預防效應。

6,Nature亮點丨線粒體自噬減輕帕金森病的新模型

汇总帖|帕金森病研究进展/科普 汇编

SED和EE對WT和Pink1-/-小鼠的影響

近日,Nature雜誌在線了美國國立衛生院Richard J. Youle課題組一篇題為Parkin and PINK1 mitigate STING-induced inflammation的研究論文,報導了Parkin和PINK1可以減緩STING誘導的炎症反應的機制,為parkin、線粒體自噬和炎症反應架起了聯通的橋樑。

7,帕金森綜合徵的結構與功能成像

閱讀鏈接:

閱讀鏈接:

閱讀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