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全民族同仇敵愾,抗擊日寇。而蔣此時仍然寄希望於國際社會的調停,始終未向日本宣戰,其理由之一就是美國所謂的法律規定不得向處於戰爭中的國家出售武器,為抱緊美國大腿,蔣遂不對日宣戰。

殊不知,美國一向以發戰爭財為原則,第一次世界大戰遠離歐洲戰場的美國賺得盆滿缽滿。而中日戰爭的爆發再次讓美利堅的軍火商們看到了金錢的耀眼光輝。於是既然有美國公司跑來中國向中國推銷戰機,同樣也就會有美國公司跑到日本去推銷戰機。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日本海軍航空隊裝備的美製雙座遠程戰鬥機2PA-B3與中國空軍的蘇制伊-16戰鬥機遭遇。

這裡就給大家講一個鮮為人知的,美國在盧溝橋事變後向日本出口戰鬥機的故事。

盧溝橋事變,以及之後的淞滬抗戰,日本海軍航空隊的戰鬥機和轟炸機衝殺在最前方。而遠程的96式雙發轟炸機(G3M)從駐臺島基地起飛,還能夠深入中國內陸進行轟炸。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日本海軍航空隊陸基轟炸機部隊的96式轟炸機由於航程較遠,當時很難有護航戰鬥機跟得上,所以經常出現這種轟炸機單獨出擊的情景。

但在作戰中,由於日本海軍航空隊最先進的96艦上戰鬥機(艦載戰鬥機,簡稱96艦戰)航程不足,無法伴隨96式轟炸機進行遠程轟炸,致使日本轟炸機在中國空軍的戰鬥機攔截下損失慘重。

此時,用於遠程護航作戰的新一代戰鬥機“零”式戰鬥機還沒有問世,對於日本海軍航空隊來說,非常希望獲得一種遠程護航戰鬥機。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這些單獨進擊的96式轟炸機由於缺少護航,被中國空軍擊落不少,嗅到商機的美國公司立刻向日本推銷遠程護航戰鬥機。

於是,嗅到商機的美國人跑到了日本。美國塞維斯基公司向日本人推銷自己的出口型戰鬥機2PA-B3型雙座遠程戰鬥機。

這種飛機是美國陸軍航空隊制式戰鬥機P-35的雙座護航型。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美軍陸軍航空隊裝備的P-35戰鬥機罕見彩色照片。

1935年美國陸軍航空隊新型戰鬥機選型中,塞維斯基公司的SEV-1XP戰鬥機擊敗了著名的寇蒂斯公司的霍克75戰鬥機,成為美國陸軍航空隊的新一代制式戰鬥機,被命名為P-35。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GIF

這是美軍列裝的第一種全金屬單座單翼戰鬥機,當年美軍為自己訂購了77架,瑞典也訂購了60架,匈牙利進口了70架,並利用生產許可證一口氣製造了200架。所以該機算是有一個很不錯的銷售業績。

而該公司在P-35戰鬥機基礎上繼續發展,在後來還研製出了大名鼎鼎的P-47“雷電”戰鬥機,並以高速、堅固、火力強勁而著稱,是空戰和對地攻擊的強手。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有了P-35的列裝和非常好的外銷成績,塞維斯基公司又在P-35的基礎上開發了出口型的雙座遠程戰鬥機2PA-B3,專門用於遠程護航作戰。

2PA-B3戰鬥機乘員2人,機長7.75米,翼展10.9米,機翼面積20.45平方米,空重1900千克,戰鬥全重2920千克,動力採用一臺P&W R1820-G3B活塞發動機,功率1000馬力,最大速度490千米/小時,巡航速度435千米/小時。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2PA-B3戰鬥機原型機,可以看出,該機就是在P-35的飛行員後部增加了一個尾部機槍手的艙位,這種擁有後機槍手的戰鬥機佈局是當時遠程重型戰鬥機的標配,可以和轟炸機編隊一起形成防禦火力網。

該機作為遠程護航戰鬥機,航程長達1930千米,實用升限達到9150米,也就是說這種上世紀30年代中期的戰鬥機能夠在近萬米的高空遠程奔襲,掩護轟炸機作戰,非常先進了。

該機武器為機頭的2挺7.7毫米機槍和1挺後機槍手的7.7毫米機槍。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日本海軍航空兵2PA-B3戰鬥機塗裝,該機擁有A8V1的正式編號。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海軍航空隊立即向美國塞維斯基公司訂購了20架這樣的2PA-B3戰鬥機,並稱其為塞維斯基雙座陸基戰鬥機,擁有A8V1的正式編號。太平洋戰爭期間,這種飛機還獲得了盟軍的代號—Dick。

1938年10月前,編號分別為c/n 122號~141號的20架2PA-B3戰鬥機秘密地先後交付給日本海軍航空隊。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日本海軍航空兵美製2PA-B3戰鬥機,該機最初打算部署在臺島,以配合96式轟炸機的行動。

接收到新型戰鬥機的日本海軍航空隊立即對該機進行了測試,結果大失所望。

日本人還是被美國人坑了!這架飛機充滿了美式風格,高速、遠程、厚重結實,就是沒有日本戰鬥機飛行員要的機動性。如果是開慣了美式戰鬥機的人一定會對這種飛機表示滿意的,但對喜歡高速機動作戰的日本飛行員來說,讓他們駕駛這種毫無機動性可言的戰鬥機,那簡直是要命的。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2PA-B3戰鬥機繼承了P-35戰鬥機家族高速厚重結實但卻機動性差的特點,對喜歡高機動性飛機的日本飛行員來說非常不舒服。

於是戰鬥機部隊一致表示抵制這種美國戰鬥機進入。

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戰鬥機部隊對2PA-B3戰鬥機的不滿意,才最後促成了“零”式戰鬥機的入列。因為“零”戰是標準的日本風格戰鬥機,高速、遠程、機動性高,與美國戰鬥機比,卻顯得更加單薄。所以說,日本“零”式戰鬥機的目標的是不讓你打到我,而美國戰鬥機的目標是你打到我我也不會被擊毀,這純粹是一種空中坦克的設計思路。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美國P-35戰鬥機與“零”戰格鬥,正是由於2PA-B3這個P-35直系後裔對日本海軍航空隊的刺激,才催生了“零”戰這種超級戰機,反過來給美國造成巨大威脅,這一惡果也只有美國自己去品嚐。

不過千辛萬苦弄來的美國戰鬥機也不能浪費,於是乎2PA-B3戰鬥機被轉送到了偵察機部隊。

這種飛機被用作戰場偵察,投入到了華中地區作戰。在遇到中國戰鬥機攔截時,日本的這些偵察機飛行員只需要把油門推到底,這種笨重的戰鬥偵察機就一溜煙沒影了。

該機速度快、爬升性好、航程遠,加上雙座佈局,非常適合戰略偵察。實在不行了,戰鬥機的底子還在,作為1930年代的新型戰鬥機,對抗中國當時普遍裝備的霍克III、伊-15、伊-16戰鬥機還是不落下風的。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高速性不錯的2PA-B3戰鬥機作為遠程偵察機倒是合適,可以無懼中國空軍伊-16等戰鬥機的追擊,很多中國內陸戰略照片就這樣被這種美國提供給日本的飛機所獲得。

因此,這種戰鬥機深受日本偵察機部隊喜愛,而其安裝的美國動力系統非常可靠,遠不是當時日本發動機能夠比的。所以很多偵察機飛行員都希望能夠駕駛這種飛機。

而日本海軍也認識到了這種飛機的優異性能,開始參照其設計理念,研製自己的多座位高速戰鬥/偵察機,催生了著名的彩雲高速偵察機。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2PA-B3這種美國自己沒有采用的戰鬥機,卻成為了日本侵華戰爭的幫兇,體現了軍火商們追逐利益的本質。

這些戰鬥機在偵察機部隊中服役了很長一段時間,等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候,這種飛機已經顯得老舊,偵察機部隊也有了日本自己的國產飛機。於是這些還很結實難用的美國飛機被轉賣給國內企業。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大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積極向日本出口戰鬥機

圖片:服務於《朝日新聞》的J-BAAN號2PA-B3戰鬥機,該機拆除了武裝,成為了新聞報道用機。

其中2架飛機賣給了《朝日新聞》公司,分別是Shiokaze-go J-BAAN號和Umikaze-go J-BAAQ號。另外還有一架飛機賣給了東京的Nichinichi報紙公司。

J-BAAN號飛機註冊於1938年10月,J-BAAQ號飛機註冊於1941年3月。東京Nichinichi報紙公司的那架飛機註冊號已經無法證實。

美國利用中國抗戰發戰爭財,盧溝橋事變後向日本出口戰鬥機的故事就講到這裡。正是一架架讀者們熟悉或者不熟悉的戰機,組成了抗戰期間的空中戰場,探尋這些飛機背後的故事,可以瞭解更多抗戰真實的歷史,而不被所謂的煽情流淚謠言段子所迷惑。戰爭是殘酷的,各方博弈又是那麼的真實,正是這些組成了真實的中國抗戰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