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克服拖延症?

Ted 上有一個關於拖延症的演講:

這是講者在大學寫論文時最初的計劃進度:

怎樣克服拖延症?

開頭慢了一些,但是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增加,非常有條理。

實際的完成進度:

怎樣克服拖延症?

為什麼和想象的不一樣呢?

第一、你的任務不夠輕鬆有趣,有吸引力。

明天要和女朋友約會你會拖延嗎?

今晚約了開黑,你會想著算了明天再打嗎?

對策:讓你的任務變得有趣。

*推薦一個app:play task

可以根據你的任務完成意願、難度等等因素設置對應任務的獎勵分數,完成一定數量的任務後,去商店兌換相應獎勵(當然也可以是你事先設置好的心願清單)。

比如我每天背100個四六級單詞,每次背完都能拿到10分,我計劃背一個月,如果我背完了,我就獎勵自己買一個新出的皮膚或一瓶香水,這時候就把皮膚或香水設置成300分可以獲得的獎勵。

有了獎勵機制,任務就沒有那麼枯燥了。

*運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鐘休息5分鐘,不至於再耗時長的學習任務上效率越來越低。

第二、你的任務難度太高,且太籠統。

‘這周我要自學完半本線性代數。’

如果這是你的計劃,那我想,到週日的23:59,恐怕進度還是0.

首先這個計劃不夠明確,什麼叫做自學完呢?從哪裡開始學?這就很容易造成對著第一頁發呆半小時,無從下手。

對策:分解任務。計劃修訂為:時間+具體的下一步行動。

週六上午我要在XX網站上看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行列式和向量部分的XX老師的視頻講解,週六下午做課後的例題,答案和詳細的講解內容我已經找到了,寫完後可自行核對。週六晚上我可以放鬆一下,睡前再回顧半小時重要知識點。週日晚上依舊是看第三章的視頻,下午做例題。

對了,為了增強行動力,我可以去圖書館裡端坐著學習。不看著床,我就不會學著學著就躺下來了。

第三、不完成的話,付出的代價不夠大。

今天好像該洗衣服了,沒關係我衣服還夠穿,明天再說吧....

又有作業?下週才交啊。算了不急,先出去逛個街看個電影吧...

對策:給自己的任務附加外在的懲罰壓力。

不快點背出來馬原的重點,我就要掛科了,我還敢先刷微博朋友圈再去看快遞物流和五分鐘前有什麼變化嗎?

今晚不寫完這篇小論文,我男(女)票就要和我分手了!對不起你說的什麼吃雞我聽不懂!

怎樣克服拖延症?

總結劃重點:

1、建立獎勵機制;

2、番茄工作法;

3、分解任務;

4、時間+具體的下一步行動;

5、施加懲罰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