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一帶一路」投資安全研究報告(2018)

隨著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前往海外發展,而投資的安全性,就成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這次點評分析最近推出的《“一帶一路”投資安全研究報告(2018)》可作為投資的參考。

點評|“一帶一路”投資安全研究報告(2018)

報告顯示,在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以下風險:

經濟風險 :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基礎類建設中約50%位於風險警戒區,超過20%位於低風險區,危險區佔比為5%。

債務風險 :“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存在著鉅額經常赤字項目,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長期以來對外部資金的依賴程度較高,但抵禦資本外流的能力較弱,不可避免成為高風險債務人。藍皮書認為,我國向這些國家提供資本和融資項目,將會面臨較大的債務違約風險。

政治風險 :部分國家政局不穩,領導和政策更替頻繁。所以報告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風險等級進行了劃分。

具體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風險高低。其中能源資源投資低政治風險國家為0個。較低政治風險國家為8個,分別是新加坡、阿聯酋、阿曼、文萊、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科威特、羅馬尼亞。

點評|“一帶一路”投資安全研究報告(2018)

中等政治風險國家為30個,分別是以色列、卡塔爾、印度尼西亞、愛沙尼亞、捷克、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菲律賓、俄羅斯、越南、蒙古、克羅地亞、匈牙利、格魯吉亞、波蘭、泰國、吉爾吉斯斯坦、白俄羅斯、立陶宛、斯里蘭卡、阿爾巴尼亞、拉脫維亞、印度、約旦、保加利亞、埃及、伊朗、土耳其。

較高政治風險國家為17個,分別是阿塞拜疆、老撾、伊拉克、黑山、馬其頓、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緬甸、巴林、塞爾維亞、巴基斯坦、亞美尼亞、柬埔寨、波黑、孟加拉國、黎巴嫩。高政治風險國家為共9個,分別是也門共和國、敘利亞、東帝汶、尼泊爾、摩爾多瓦、馬爾代夫、不丹、阿富汗、巴勒斯坦。

與2017年的評估相比,2018年高風險和較高風險國家增多,低風險、較低風險國家均有所減少。從區域來看,較高風險投資地區未變,仍是南亞和西亞北非。投資風險升高明顯的區域是南亞和西亞北非國家。中東歐和東南亞的投資風險仍然較低,獨聯體國家投資風險較高。

藍皮書從經濟角度指出企業走出去加強合作空間較大的23個國家。這些國家與我國雙邊貿易額維持持續增長態勢。

點評|“一帶一路”投資安全研究報告(2018)

它們是:越南、伊拉克、巴基斯坦、泰國、孟加拉國、黎巴嫩、埃及、菲律賓、印度、柬埔寨、以色列、斯里蘭卡、埃塞俄比亞、約旦、馬爾代夫、馬其頓、斯洛文尼亞、敘利亞、東帝汶、亞美尼亞、捷克、塞爾維亞、不丹等23個國家。

點評|“一帶一路”投資安全研究報告(2018)

藍皮書還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安全指數近年來普遍出現提升,相關投資機遇大於風險。但是也不可盲目樂觀,需要全面綜合的冷靜分析。因為“一帶一路”國家多為新興經濟體,整體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經濟結構單一,部分國家地緣政治複雜,政權更迭頻繁,政治風險較高。

點評|“一帶一路”投資安全研究報告(2018)

根據2017年的數據,中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9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43.6億美元,主要投向新加坡、馬來西亞、老撾、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越南、俄羅斯、阿聯酋和柬埔寨等國家。

點評|“一帶一路”投資安全研究報告(2018)

在一帶一路眾多國家中,新加坡投資安全指數最高,達到90.9分;波蘭、捷克、保加利亞、斯洛伐克、馬來西亞、立陶宛、斯洛文尼亞、印度等國處於中上水平,得分在80至90分之間。從區域看,中東歐地區總體得分水平相對較高。

應對風險策略

點評|“一帶一路”投資安全研究報告(2018)

第一,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開磋商談判,幫助完善商業規章制度。

“一帶一路”國家中許多國家在商貿方面的政策法規還不是很完善,甚至存在管理的真空,在開展雙邊和多邊貿易時難以保證投資國的利益安全。同時,東道國可能也會由於法律法規的不明確而擔心被觸犯自身的利益,從而有意抬高投資門檻。要保證商業活動的正常開展,中國應該儘快與東道國一起完善商業規章制度,為想要“走出去”的企業保駕護航。

第二,鞏固加強與東盟地區國家的合作,鼓勵企業對東盟地區進行投資。

從地理位置上看,東盟各國與中國鄰近,這在運輸成本上有很大的優勢,且東盟國家與中國的文化距離也比較相近。中資企業對東盟國家投資,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資壁壘,提高投資成功幾率。

企業可考慮在東盟國家投資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海外倉,加強物流網絡等配套的服務,在引入海外商品的同時,大力推廣國內兼具特色和質量的商品,形成互惠互贏的良好局面。

第三,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幫助企業做出更適合自身發展的投資決策。

由於許多中資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對“一帶一路”國家的瞭解匱乏,限制了其對東道國的投資。對此,應積極組織各種展會和國際會議,促進中資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交流,利於中資企業做出適應自身成長的投資決策。此外,還可以組織鼓勵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考察訪問,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便於企業投資後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