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死」在C輪融資背後的「祕密」,最後一個定要小心!

一家創業公司已經撐過了A、B輪,按理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資金力量及行業前景,但是為什麼還是會“死”在C輪上呢?

創業公司“死”在C輪融資背後的“秘密”,最後一個定要小心!

1. 依靠燒錢營銷, 獲取的用戶黏度低

為了能融到資,讓投資者看到數據,很多公司都會選擇用之前融到的錢來燒錢補貼搶用戶,從而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流量,而這也可以說是眾多互聯網企業的慣用伎倆。無論是之前的滴滴優步、餓了麼美團、還是摩拜ofo,燒錢大戰總是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然而燒錢補貼,無疑會加速資金的消耗度,一旦融資跟不上,資金鍊出現問題,倒下就是必然的結果。同時補貼“買”來的用戶黏度非常低,一旦補貼減少,用戶便會快速流失。

2. 過於自信, 新的商業模式無法變現

對比A、B輪融資來說,C輪的融資金額肯定更大,而這時候投資人選擇是否要投注的根本就在於能否讓他們看到切實的收益數據。縱觀現在大多數完成了C輪融資的企業,不難發現他們大多數都有了較為穩定的商業模式,以及可觀的收益數據。也因此,目前的初創公司大部分拿不到C輪融資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其變現模式還只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轉化率低且估值虛高。

創業公司“死”在C輪融資背後的“秘密”,最後一個定要小心!

3. 融資到手後急於擴張

距某互聯網創業公司進行調查研究後發現,90%的創業公司會失敗,而導致其創業失敗的首要因素就是“過早擴張”,這個比例甚至高達70%。這些公司都不是死在殘酷的商業戰場,而是敗給了自己。

有投資人也表示:“拿到錢之後快速擴張,是創業公司要死的前奏。”

創業公司過早的急於擴張是個極其錯誤的決定。無論是換大的辦公環境,還是擴充團隊,亦或是擴大市場都需要大量的現金投入,在還沒有弄清楚自身產品的變現能力和市場需求時,這樣的擴張顯然帶來的風險更大。

4. 投資機構盲目跟風, 企業過度依賴資本

除了創業者自身,投資方的盲目投資也是導致企業C輪死的外部原因。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攀升,資本市場迅速崛起,投資方並不稀缺,在新風口到來初期,資本往往沒有時間去做深入分析,為了不落人後也並不會去過多在意項目的投資價值,這也使得,後期一旦資本發現這是一個偽風口就會迅速撤資,與此同時,近年來的融資熱潮,讓不少初創企業創業者過多依靠“融資”所獲得的資金,進而導致一旦資本撤資,企業內部資金便會被瞬間掏空,剩下的軀殼自然難以存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