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在外安居多年,老家始終是放不下的牽掛,那裡有揮之不去的回憶,更有母親最後的堅守。

位於豫南信陽的老家,地處大別山區,江淮之間、南北交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這裡獨特的風物景觀。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初秋過後,老家的農作物相繼熟了,花生,紅薯,水稻,板栗等等,農忙象是一場接力賽,輪番上演,到了十月,該收的收了,原本冷落的鄉村又恢復往日的平靜。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十一要回老家,天微亮就被小老妞叫醒。聽母親電話裡講,鄉里已將村幹道修好,是條柏油路,再回來就方便了,聽後不禁釋然。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村前那條路,坑坑窪窪幾十年,又被拉沙車壓的滿目蒼夷,如今禁止採河沙,鄉鄰們出行難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世事總象幽默劇,路好了,走的人卻少了。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信陽的秋是五彩斑瀾的,一路暢行,天高雲淡秋葉黃。欲迎還遠,才近村口,濃郁的桂花香已是無處不在、直鑽鼻翼。遠遠的,家裡廚房裊裊炊煙正往空中飄蕩,農村的柴火很多,這些年屋前屋後總也燒不完。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秋陽播灑在小院,熟悉溫暖,牆角那棵銀杏愈發碩壯。去年的暴雪壓傷了桂花樹,今年葉子少了許多,好在花期並不耽誤,沒有葉子遮掩,花穗綻放愈加香郁。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母親78歲高齡,不願進城住,今年終於放下偷偷耕種的4畝田,不過依然餵養了幾十只雞鴨,這幾十只雞是會上樹的,中午還有隻飛上門樓橫樑上下蛋。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聽說我們要回來,母親提前張羅著飯菜,砂罐燉鴨,滷雞肉,菲菜炒雞蛋,食材都是母親種養的,比不上城裡光鮮,都是熟悉的味道。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農村的菜園,生機勃勃,只要肯種,四季疏菜吃不完,小老妞在園子裡很享受一番勞動的快樂。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每次回家,母親都有許多"吃不完"或"自己不能吃”的東西塞給我們,“還說自己種養的,吃著放心”。雞蛋、花生、紅薯、栗子、還有兩隻雞和不少疏菜,臨走前,在母親的堅持下,眼看著後備箱又被塞滿。

有一種鄉愁,是母親做的柴火飯,歸來時塞滿的後備箱

秋天開始短暫,驅車來時路上,母親身影早已不見,夕陽下,山野絢麗的顏色正慢慢暗下來……

第2、11張為網絡配圖,版權歸攝影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