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加劇養老機器人應運而生,能否代替護理人員?

老齡化加劇養老機器人應運而生,能否代替護理人員?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過兩億的國家。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億,佔總人口比重達17.3%,預計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峰值4.7~4.8億,全球老齡人口大約會到20億左右。

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增長,護理人員的缺失,機器人正在更深入地走進我們的生活。在年輕人贍養壓力不斷增加的當下,協助老年人生活的機器人應運而生。

由於國內機器人產業的興起,機器人養老成為了新的探索方向。在政策上,機器人養老也得到了大力的支持。據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所規劃,機器人將在5年內走入養老服務業。

很多消費者對機器人的認知是機器人能代替護工(保姆)做任何事情,包括幫助或者輔助護工攙扶長者,移動長者。然而現在市面上的老人機器人功能相對單一,體系不全。

老齡化加劇養老機器人應運而生,能否代替護理人員?

目前用於輔助、護理陪伴長者的機器人大致分為三類:

機器人輔助設施:機器人手臂、行走機器人、起居機器人等幫助長者或患者坐臥、行動、飲食、交談等的機械與智能設施。

日常任務機器人:如清掃機器人、搬運機器人、半自動服務機器人等可以承擔或減輕家務負擔等日常事務的機器人。

社交機器人:如Paro、Zora、Pepper等具有安慰、陪伴、溝通等心理陪護功能的寵物機器人、聊天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

這些產品功能相對單一、智能化程度不高,技術集成度不夠,雖然能成為養老工作中的輔助設備,卻無法成為智能養老的主流產品。

老齡化加劇養老機器人應運而生,能否代替護理人員?

近日,2018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養老和機器人結合的“養老服務機器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更有業內人士表示,“養老陪護服務型機器人”可以解決老人養護問題,未來有著巨大的市場,甚至未來人們一談到“老人照護”,就會想到陪護機器人產品。

然而,在《2018年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中顯示,家用服務機器人中技術含量最高、與養老最密切相關的助殘機器人市場佔比不足0.1%,更多的是休閒娛樂機器人(30.88%)和家庭作業機器人(67.65%)。

老齡化加劇養老機器人應運而生,能否代替護理人員?

為何與養老密切相關的助殘機器人市場佔比如此之低?

主要原因是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要研發出能夠承擔智能養老所有工作的機器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機器人本身涉及機械、材料、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理、心理、認知、社會、倫理等創新和綜合。建於這項技術本身的侷限性,即使是日本、美國等陪護機器人領先的國家,尚在探索與積累的創新之中。

就目前而言,國內很多服務機器人產品自主性不高,技術含量還應再加強,語音識別技術的準確度與運算速度都要提高。因此,養老服務機器人的使用還有更大的改進空間。

老齡化加劇養老機器人應運而生,能否代替護理人員?

未來機器人為了更大限度滿足人類的需求,從人機交互體驗上或許會越來越傾向於體察人類的情感,機器人也會有更擬人化的形象。

那機器人是否能代替護理人員?

人是群居動物,是具有社交屬性的,人只有在人群中才能感受到需要與被需要的感覺,安全感,被尊重被關心的感覺,有心理上的安慰。

很多長者變老之後,逐漸變脆弱和孤獨,會更依賴與親密的人,這些人可能是親人也可能是日夜相處的護理人員。

長者更深層次的養老需求,不僅是生活照料,還有心理和精神需求和人性化服務給予長者真切的尊重、關注。

因此養老機器人能夠協助護工更好的照護長者,但是不能替代護理人員。

老齡化加劇養老機器人應運而生,能否代替護理人員?

未來的養老照護,兩者相結合,才會更加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