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冬天最保暖的錫壺,養活了段家三代人

兒時,每到秋天,街上總能聽到“打錫壺嘞”的吆喝聲。這是錫匠挑著擔子,在走街串巷地招攬生意。錫壺,是當時民間最常用的取暖用具之一。天冷時,鄉親們在壺裡裝上熱水,輪流放在被窩裡藉以驅寒。


河南冬天最保暖的錫壺,養活了段家三代人


時代的發展,帶來了各種便利的取暖工具,錫壺逐漸被淘汰。為了生計,錫匠們也都另起爐灶,做起了其它行當。眼瞅著這些民間工藝就要失傳,心裡總覺不是滋味。前不久偶然認識了一位名叫段樹德的錫匠,兒時的記憶又在腦海中出現,喊了一百多年的“打錫壺”吆喝聲,又在耳邊響起。

牧晨 | 文

段氏爺爺

跑到雲南苦學本事

家住衛輝市東紙坊村的段樹德,是一位年過古稀的退休工人。提起他家的錫匠生涯,他如數家珍般向我們述說起來。

段樹德家史從外地遷徙過來的,剛開始落腳在上樂村鄉的劉板橋村,這個村劉姓居多。

不知啥原因,自從他家搬來後,劉家接連死人,後來就有人說:他姓段,咱姓劉,他這是要段(斷)咱劉家呀。於是全家就被趕了出去,隨後在衛輝城裡的椿樹圪壋安置下來。

段家的制錫史,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了。為了生計,段樹德的祖父輾轉反側來到了雲南。雲南產錫,錫器也頗受歡迎。於是,他就拜一個老師傅為師學起了錫匠手藝。


河南冬天最保暖的錫壺,養活了段家三代人


剛開始,他為師傅端茶倒水、劈柴生火,做盡了雜活、受盡了苦累,師父只管飯、不給工錢。然而為了學到手藝,他堅持了下來。好不容易三年學徒期滿,他得以獨立工作,回到故鄉做起了錫匠。

在那個貧窮年代,段樹德的祖父挑著個擔子到處雲遊,為鄉鄰打錫壺。有時也為一些富戶打一些酒壺、臘臺、香爐等物件。漸漸地,他的手藝也越來越精湛,很受鄉鄰的歡迎。

有了這個手藝,他不但能自己混吃混合,也足夠養家餬口。在不需要錫壺取暖的淡季,段樹德的祖父就以拉洋車為生。

春去秋來,段家的小日子過得還算說得過去。

段樹德的父親是弟兄兩人。從小,段樹德的爺爺就告訴他們哥倆:家裡沒有土地,只有靠手藝吃飯。學會一門手藝,走遍天下都不怕。

因此,二人在童年時代,就開始跟著老爹學手藝。段樹德的叔叔後來被抓壯丁一去不返,段樹德的父親成了段家制錫手藝的唯一傳承人。

子承父業

一家三代傳承製錫手藝

段家打出來的錫器有兩個特點:一是用料講究:錫比較軟,打成物件一般要和銅或鉛合成使用,所以選料很關鍵。


河南冬天最保暖的錫壺,養活了段家三代人


段家為了保證質量,一般都是從雲南引進錫錠。二是做工精細,做出來的錫器明光發亮,就像一件件工藝品一樣讓人愛不釋手。

隨著名聲的提高、段家生意也越來越好。後來,段樹德的父親不再挑著擔子來回跑,而是在北閣門附近開了一家錫器店。

直到五六年公私合營,他的父親了參加工作,那時單位名稱叫“鐵業社”,門市就在玄帝廟附近。

段樹德兄弟五個,他是老大。到了1961年,他十四歲,已經小學畢業。那時因種種原因,僅靠他父親的工資,已不能維持全家人的生計。他的父親便退職在家,爺倆重操舊業幹起了錫匠。

段樹德雖然從小也跟父親打過下手,但正兒八經學藝,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從1961年到1964年,他不但勤勤懇懇地從父親那裡學到了各種錫器的製作,而且還學到了很多這方面的理論知識。

不忍放棄的錫器裡

民間歷史暗流湧動

父親告訴段樹德,早在公元前17——11世紀的商朝中期,我國就掌握了煉錫技術。


河南冬天最保暖的錫壺,養活了段家三代人


春秋後期的能工巧匠們,就已能熟練配製錫青銅、錫鉛青銅,還總結出了六種不同用途的青銅器的配比。

《考工記》記載:“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到了宋代,一把新做的精緻錫壺“價五六金”,“直躋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慚色”(張岱《陶庵夢憶》)。

清代初期至中期,錫器與人們的生活更是息息相關,錫和錫的工藝品滲透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按流傳至今的清代錫器分類,有禮器、炊具、食具、燈燭具、煙具、燻具、文具等。

所以,要想精通制錫工藝,不下苦功學是不行的。

一九六四年到二零零七年,段樹德擱下了錫匠手藝,參加過各種工作。這期間雖然他也做過錫器,但純屬偶然。

2012年,段樹德和老伴回到衛輝。當他了解到,衛輝原有的三個錫匠都已改道易轍放棄這門手藝時,扼腕嘆息。他尋思著,再這樣下去,這門手藝會失傳的,一定要重操舊業、堅持下去。


河南冬天最保暖的錫壺,養活了段家三代人


說幹就幹,他立即又將製作錫器的模板、工具找了出來。我們前去拜訪時,他熱情地領著我們來到了他的小作坊,給我們一一介紹。

段樹德說,鄉親們知道他回來以後,都很高興。雖然現在時代不同,但因為錫壺中裝的有水,不像電熱毯那般乾燥,所以有些老人還是更願意用錫壺取暖,錫壺生意還能繼續做下去。

不過,對於段樹德來說,有無生意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一定要堅持下去。他的原則是:有活就幹,沒活就自己做點小的工藝品自己欣賞。

說著,他便把自己做的、以及自己收藏的錫制工藝品一件一件取了出來,請我們欣賞。我們看到他的工藝品有新有舊、式樣繁多,但更多的還是老百姓取暖用的錫壺。


河南冬天最保暖的錫壺,養活了段家三代人


突然,我們的目光落在幾件老物件上。一個是刨花缸、一個是茶盅。令人驚奇的是,茶盅底部還有兩枚印章,一枚長方形的,上有道口“萬聚”字樣;一枚是葫蘆形的,上有“點銅”字樣。

段樹德給我們講解道,“萬聚”是商鋪的字號,道口就是滑縣道口,也就是說這家商鋪在滑縣道口,“點銅”是道口錫器的統稱。也就是說,這個物件出自道口萬聚商鋪。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接著他又說道,“點銅”二字可不是隨便用的,只有質量達到七層錫以上的錫器才能打上“點銅”二字。

看著手裡見證段家制錫史的物件,聽著段樹德的講解,我為他的執著而感慨。


河南冬天最保暖的錫壺,養活了段家三代人


不僅是制錫,我們民間很多的工藝,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發展都在漸漸消失。究其原因,一個是那些“古老”的用品正逐漸被其它物品所替代,一個是再靠那些手藝不再足以養家餬口。

然而不管怎樣,如果這些東西真的失傳,豈不是一個遺憾?如果我們加大對這些民間藝人的扶持力度,將值得保留的東西保留下來,讓這些“歷史”繼續扮演我們的生活角色,那該多好啊。

牧晨,原名任壯飛,河南省作協會員,擅長小說,詩歌、散文、雜文兼有,代表作為長篇小說《那年那事》,作家出版社出版。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