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要發動貿易戰爭?它能得到什麼好處?

劍花煙雨風情


美國自建國之日起,就有著貿易保護的傳統。美國經濟得以成為全球第一就離不開政府的貿易保護政策。

早在1791的時候,美國政府就通過徵收額度較高的進口關稅,甚至在極端情況下禁止一些產品的進口,來進一步保護國內薄弱的製造業。正是在保護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強國。

在美國這一政策的影響下,許多國家先後實行過高關稅的貿易保護政策,比如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丹麥、日本等發達國家。但是高額關稅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其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破壞了全球的經濟穩定,並且導致了1929-1933年全世界的經濟危機。美國的進口額和出口額都在急劇下降,美國國內的物價大幅度下降,失業率額卻大幅度攀升。  

為了儘快從經濟危機的陰影下走出來,1945年,美國同西方27個國家共同簽署了多個雙邊貿易條約,決定對更多的進口商品進行關稅減讓。二戰結束後,美國更是大力推行自由貿易主義。

現在美國似乎好了傷疤忘了痛,動輒揮舞關稅的大棒,稍有不從著便變本加厲,近期,美國不顧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流,公然踐踏國際規則,主動挑起貿易糾紛,悍然用關稅措施向全世界發難,試圖以此來打壓他國的崛起。殷鑑不遠,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最終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環球網


美國發動貿易戰爭的好處,簡單說有三點。其一是保護本國的產業,其二是削弱敵對國的經濟,其三是按照自己的意圖構築世界經濟秩序。

所謂貿易戰,主要就是通過對某些國家的進口貨物增加關稅,打壓本國對這些國家的進口量。

先說第一點意義,保護本國產業。

雖然買賣自願,但是對一個國家來說,“出口越多越好,進口越少越好”可以作為一種簡單粗暴的判斷準則。

早在數百年前,大航海後時代的西方各國,流行一種“重商主義”,簡單說就是儘可能打壓本國的進口,擴大本國出口,目的是想方設法把本國的商品賣給外國,換取金銀等硬通貨充實國庫,同時也讓本國的工人有活幹,有飯吃。

這其實和一家普通企業開源節流是一個道理。產品賣得越多越好,能不買就不買,把現金攢下來總是不壞的。

如今時代當然不同了,各國貿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整體來說,進出口的順逆差還是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國家進口多而出口少,意味著他國庫的硬通貨減少,國家經濟實力就是在下降。所以各國都要想方設法保護出口,並防止進口量過多。

儘管外國的東西可能價廉物美,但是也要控制,否則就變成了傾銷。大量價廉物美的外國產品湧入,本國的產業賣不出去產品,豈不是要垮臺?產業垮臺,這個代價可大了。所以韓國日本寧可政府補貼也要推廣本國農業,其他國家道理一樣。

尤其對中國、美國這種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可以說,任何東西都是兩國可以生產的。這種情況下,川普發動貿易戰,給中國產品加稅,就是造成中國產品在美國價格飛漲,從而迫使美國企業買美國自己的產品。這樣可以擴大美國企業的生產,解決就業問題。而且目前來看,效果還不錯。

第二點意義,打壓針對國的產業。

這個和第一點是相對的。通過給中國產品加稅,造成中國產品賣不到美國,那麼中國就減少了很多美元收入,中國的國內經濟肯定要受影響。這也正是川普發動貿易戰的初衷。

第三點意義,按照自己的意圖建立世界經濟秩序

就是以擁有強大購買力(世界第一經濟實體)的美國市場作為賞罰尺度,聽我話的,我買你產品,不聽話的,我加稅不買你的產品。那麼很多國家為了不遭到貿易戰傷害,就得答應美國其他方面的條件,由此繼續維護美國的霸權。

當然,必須說明,貿易戰是有代價的。

代價首先來自成本。不買價廉物美的外國產品,可能迫使本國企業和民眾只能購買本國產品,增加生產和生活開支。但整體來說,這方面“肉爛在鍋裡”,只要質量上不是有決定性差異,本國企業民眾多花的錢最終還是到了本國企業的腰包,站在國家角度並不虧。

代價還來自反制。比如美國對中國商品加稅,中國也會對美國商品加稅。但就美國而言,它是第一大經濟實體,他對一些國家是進口遠大於出口,所以他能加稅的程度是可以比較大的。當然,更重要的是美國打貿易戰,本身就做好了承受這些代價的準備。就算遭受損失,川普自認為還是在承受範圍之內。當然最終貿易戰結果如何,就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了。


巴山夜雨涮鍋


在上臺之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提出“美國優先”、“重振製造業”、“僱美國人,買美國貨”的口號,但是這些承諾並不能憑空實現,需要有個符合美國利益的貿易環境和體系提供支撐。藉著貿易逆差的由頭,

美國揮舞著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在世界攪弄風雲,迫使各國與之談判和妥協,從而建立一個有利於美國製造業發展的貿易體系。

1、傳統國際產業分工加快美國製造業衰落

事實上,美國的巨大貿易逆差是由自己造成的。眾所周知,美國是消費大國,世界大多數國家生產的產品都流向美國。而且,美國佔據著產業鏈的頂端,只保留了產值最高的設計和研發部分,其餘中低端製造業都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例如中國、墨西哥、越南等等。這樣一來,美國的貿易逆差自然“水漲船高”。另外,這種國際分工體系也促使美元成為國際貨幣,可以說是為美元霸權服務。

儘管這種分工體系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但給美國留下了不少發展問題。美國企業為了縮減生產成本,必然要進行產業轉移。這樣一來,美國不僅要承受巨大的貿易逆差,還要面對製造業“空心化”的尷尬局面,隨著美國製造業日漸衰落,美國的工人將面臨大量失業。製造業衰落對美國的長期經濟發展也是不利的,製造業是服務業和金融業發展的基礎,這三者相輔相成,而不能一味強調服務業和金融業的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特朗普非常重視製造業。日前富士康的老闆郭臺銘宣佈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高達100億美元建廠,當時特朗普非常開心,出席了該工廠的破土動工儀式,盛讚郭臺銘是世上最偉大商業領袖之一,並稱威斯康辛州廠是“世界第8大奇蹟”。這次富士康投資美國工廠,不僅可以為美國削減貿易逆差,而且預計創造1.3萬個就業崗位。可以說,為特朗普承諾的“僱美國人,買美國貨”幫了大忙。

2、貿易壁壘普遍存在,美國產品出口受阻

雖然美國把大部分製造業轉移到海外,造成本土製造業衰落,但是美國還是保留了相當一部分的中高端製造業,因此一些美國產品在國際上具備一定的競爭力。不過,當地國家出於保護本土製造業的考慮,如果美國產品要想進入其他國家,往往會遭遇貿易和行業的壁壘,這對美國出口企業是不利的。

比如說,美國、歐盟在汽車關稅上差距懸殊。目前美國汽車進入歐盟市場需繳納10%的關稅,而歐盟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的稅率僅為2.5%,顯然美國汽車在歐盟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力。正因如此,特朗普多次威脅要對歐盟的汽車加徵報復性關稅,迫使歐盟降低或免除美國汽車關稅。此前,美國駐德國大使Richard Grenel曾對戴姆勒、大眾和寶馬的高管表示,如果歐盟取消對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特朗普也將暫停關稅威脅。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也是為了迫使各國降低對美國產品的進口壁壘。前段時間,美國還想要和歐盟、日本、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建立或重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就是為了美國產品出口,提高美國產品在他國市場上的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一直不願意和美國進行談判,因為日本農業精耕細作,沒辦法跟美國大規模農場產出的農產品相競爭。

3、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崛起,美國本土製造業遭遇重大危機?

此外,隨著美國之外的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制造力水平的大大提高,它們的中高端產業取得重大發展。當這些國家的產品出口到美國的時候,美國的本土製造業將不可避免受到衝擊,本土市場也將被擠佔,例如2016年以來,中國的光伏產品在歐美市場屢屢被髮起“雙反”調查。總而言之,美國的貿易逆差絕不是單純的商品流入流出問題,而是受全球產業結構分工決定的。

為了一己之利,美國妄圖採用簡單粗暴的貿易行為來解決問題,必然為世界所不能容忍。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採取反制措施,美國必定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惡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為美國算了“一筆賬”,如果美國總統仍然“一意孤行”,美國的經濟增速將放緩近0.6個百分點,去年美國的GDP增速才2.27%。如此一來,特朗普的“提振美國經濟”將成為一句空話。


金十數據


美國會得到國內短期的就業崗位增加,減少就業壓力,提高政府財政收入,降低貿易逆差,扶植國內工業發展等諸多好處,但是長期來看,美國此舉必將引發其他反彈,導致其經濟難以持續強勁。

特朗普熱衷於施加壓力解決問題。


美國目前向很多國家都發出了貿易制裁,或者也叫做貿易戰,但是美國沒有想到的是,這是一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世界,美國的行徑已經遭受了世界多國的反制,就連一向是美國小跟班的歐盟也站出來發動了針對美國的貿易制裁,數額還不小,高達幾百億美元,這對於美國的出口打擊也是不小的。

美歐貿易爭端也日趨嚴重。


其他的好處,就是特朗普可以通過這些貿易行為,獲得國內保守派別的支持,美國是一個孤立主義盛行的國家,美國人一直以兩洋為屏障 ,從來都是獨立於世界紛爭之外,挑起外部爭端,保持自己的穩定,然後從中牟利,可以說貿易戰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離岸干涉,各國都需要提高警惕。

貿易保護主義,是美國目前孤立的現狀。


最後,美國通過這些行為,還能夠重新建立美國的製造業,我們都知道美國已經從一個製造業大國,工業大國,轉變為一個第三產業和金融業為主的國家,但是金融和第三產業不能帶來科技的提高和戰爭潛力以及生產力的真正提高,金融泡沫也容易破碎,所以美國渴望發展製造業,通過貿易保護,可以扶植國內工業增長,所以也算是有些短期的好處。


海事先鋒


對全球發動貿易戰,是特朗普搞的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政績工程其全部的目的是為了迎合美國“老工業基地”的中下層白人選民,為自己帶來政治資本。由於產業鏈外流,製造業空心化,底特律、匹茲堡、克利夫蘭等老牌工業城市紛紛成為“廢土”,以藍領工人為代表的中下層白人陷入貧困。這一片地區(包括五大湖流域和東北部)也被成為“鐵鏽帶”。特朗普把這些失意的階層煽動起來,聲稱是全球化和貿易逆差造成了他們的失業

連很多美國人自己都承認,美國陷入鉅額貿易逆差, 是美國家庭和企業的儲蓄和投資決策的結果,簡單說就是花錢太多,不存錢。但是,特朗普及其民粹主義支持者最善於扭曲真相“鐵鏽帶”的形成,產業鏈的轉移,實際上是美國資本家自己跑到成本低的國家投資,是資本逐利的結果,最終獲利最多的也恰恰是美國資本家自己。這一點,愚蠢的中下層選民們是不會明白的,這些人只看到其他國家過的越來越好,殊不知那是人家辛苦勞動,省吃儉用換來的


萊茵的黃金


表面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執政團隊在發動波及世界的貿易戰,甚至連一直被認為是美國的後花園的加拿大也不能倖免,更不用說歐洲及日韓等國,給世界一種美國似乎瘋了的感覺!不過貿易戰也許僅僅是美國對現有全球格局的一種不滿的表現而已,真實的目的還是希望重新評估或者樹立美國在世界國家體系中的絕對領導地位!



特朗普的執政團體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那就是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當然這也沒有什麼不對,但問題是他們認為美國如今在世界國家體系中的作用遠低於他們應有的應該享受的待遇!又或者如特朗普的商人思維解釋一樣,美國對這個世界的付出遠高於他們獲得的回報!



既然如此就不難理解美國為什麼幾乎與全球展開貿易摩擦和衝突,以及以總統的身份發表這種退群言論,或者是基於二戰戰勝國體系建立的聯合國,又或者是出於意識形態下的北約組織,我們很難理解美國的這種行為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又或者是一些媒體所謂的的與多邊主義趨勢背離,重新迴歸孤立主義!



美國當然不會迴歸孤立主義的,他也不會放任世界上的潛在對手自由的發展,他的退群行為只是覺得這些群對自己的束縛大於權利施展,例如對歐盟的態度上,特朗普的執政團隊表現的就直接顯示,一方面抱怨歐洲各國的軍費開支比例太低,另一方面離間歐盟,誘惑或者支持法國退出歐盟,這種行為與美國以往的政策相比,非常的露骨,他不再是以往的採用政治手腕將歐盟這樣的組織,緊緊地控制在自己的掌控一下,而是直接的向著肢解歐盟的目的,這也是美國對歐盟的存在不安或者不不滿,美國覺得歐盟是他的威脅,威脅著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美國期望的結果是構建一個全新的新世界秩序,又或者是目前世界秩序的深度修正版,以美國的絕對控制為主要目的,不過能否實現還無從可知,並且還面臨著很多不確定性,以往的改變世界格局的方法,往往伴隨著殘酷的戰爭,而特朗普政府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嗎?美國是不是準備好了嗎?又或者他們內部也有非常嚴重的反對聲音,例如最近美國國會就通過限制特朗普在貿易上的全力的法案!



所以短期內還看不出美國能夠在這樣的全球戰略調整中得到多少好處,但無疑會刺激全球現有的國家體系格局,遇到的反對聲音也是空前的,尤其是歐盟的制衡力量會強力反彈,但全球不得不面對的是美國這種戰略調整下世界地區衝突將會呈上升趨勢,局部地區也有爆發戰爭的風險,尤其是在重要的能源和戰略要地會爆發地區大國或者代理人戰爭!


用戶3087668883


馬上到來的中秋節,美國要對中國出口美國的2000億美元的商品增加關稅,作為回應,中國也會對美國出口中國的600億美元商品加稅,幾乎是正面硬槓,這場中美貿易戰的大戰一觸即發,至於最終結果如何,現在還很難說。

我們是否有足夠實力在貿易上同美國硬碰硬?硬碰硬之後,如何來收場?因為當今世界,中國和美國是兩個很難不發生聯繫的市場。

美國為何發動貿易戰,原因很複雜,感興趣不妨找來《財新》和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文章一讀。但有一點很肯定,與特朗普有很大關係,如果總統是奧巴馬,貿易戰可能也會有,但過程恐怕不會如此激烈。

但事實,我們面對的就是特朗普這樣一位從上臺以來就飽受各路精英質疑的總統,他所推行的一些政策有時讓人一下看不懂,但事後發現他還是有一些厲害的招式,只不過不按套路出牌罷了。

還有一點,我們在國際關係中要最大程度地維護國家利益,並且要保護好國內老百姓的利益,因而這場貿易戰打到什麼程度,還要考量我們自身的真正實力,而不是隻是為了一時的痛快。

你覺得這場貿易戰最終結果是什麼?我們應該硬碰硬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美國發動貿易戰是早晚的事,特朗普不做,也會有別的總統做。

按特朗普的說法,貿易戰的原因是美國逆差太大,別的國家佔美國的便宜,中日歐都對美國有貿易順差,也就是都從美國賺錢。

比如凱迪拉克汽車,一輛汽車在美國生產,在美國銷售,所有制造、交易都在美國,這樣美國是沒有貿易逆差的。但如果凱迪拉克把汽車廠設在了墨西哥,然後出口到美國銷售,這樣美國就必須付錢給墨西哥,這樣美國就有了逆差。

把汽車廠設在了墨西哥,就需要在墨西哥買土地、建廠、僱傭員工、交稅等等,這些好處都是墨西哥的,所以美國人就不滿意,因為本來這些投資、就業、稅收應該在美國的。

有人說但大部分利潤被凱迪拉克賺去了啊,到凱迪拉克不會把這些利潤轉回美國,不然得交很多的稅,所以蘋果大部分利潤都放在了海外避稅天堂,這樣美國人就更不滿意,因為這些利潤原本應該在美國的。

不過如果美國想維持美元霸權,就只能選擇逆差,只是逆差多少的問題,而且美國是貨物貿易逆差,服務貿易順差,比如專利費就屬於服務貿易,其它國家要交很多專利費給美國。


解憂時間


美國之所以發動貿易戰,在我看來至少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特朗普的經濟行為,縮減與各國的貿易逆差,畢竟目前21萬的國債壓在頭上,也不是太好受。第二點就是特朗普想打破WTO多邊主義貿易協定,制定美國的單邊主義,對世界貿易重新洗牌,讓自己國家的利益最大化!發動貿易戰,給美國帶來的好處就是遏制了其它國家的發展,有利於美國維持超級大國的國際地位。



有些朋友肯定會問,為什麼美國和世界各國都是貿易逆差呢,美國的經濟發展動力靠的是什麼呢?

美國真正的崛起是在1945年,那一年佈雷頓森林體系成立,美元正式和黃金掛鉤,確立了35美金兌換一盎司美金,到了70時代,法國總統用美金兌換了一船黃金回國了,兩個周之後,英國人也拉走了一船黃金。美國人一看這樣不行,從此規定美元和黃金脫鉤,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但是美元的霸權地位反而越來越高,美國人和沙特各國商量約定,凡是出口的石油,一律都是用美元結算,這就是美元石油經濟,控制了石油,擁有了石油的定價權,美元的霸權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這些年來,美元為了石油,在中東發動了很多次戰爭,這些戰爭花費了美國很多錢,以及每年的軍費開支等,都是美國的大開銷,美國的國債逐年提高,這都是主要原因。

美國和中國的貿易逆差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真正的貿易逆差其實沒有這麼多,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蘋果手機在富士康加工。每一臺按照799美金出口,但是富士康賺的僅僅是可憐的加工費用,最多一臺10美金左右,但是我們這些手機出口到美國,也算到了貿易逆差裡邊,這樣的例子很多,所以說不要僅僅看到表面現象,我們掙的大多數都是辛苦錢。

美國的經濟支撐來自於服務業,其中金融業佔居服務業的主要位置,高端製造業每年為美國GDP僅僅貢獻了10%,由於二戰結束之後,美國的低端製造業轉移,美國本土出現了產業空心化的現象,特朗普貪心啊,想重振美國的製造業,讓他為美國的GDP出一份力量。但是美國這些年,雖然和全世界貿易逆差,但是卻享受著低廉的商品、資源以及原材料,出口高附加值產品,美國每年的低膨脹得益於全球的低廉商品。

另外,美元霸權的現象若要長久,貿易逆差現象肯定得長期存在,沒有了美元的輸出,全世界怎麼會繼續使用美元呢,如果美元都回流美國了,那誰還和你繼續玩啊。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會減少貿易逆差,但是絕對不會發展貿易順差,如果真有這麼一天,美國人民的日子絕對沒有現在好過!


椰子熟了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不管他是什麼類型。美國發動貿易戰,最終當然是為了獲得相關的政治利益或者經濟利益,這一點不管是什麼時候都不會變的。

美國發動貿易戰,是因為他在正常秩序下無法獲利。

今天的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他領導並制定了二戰以後的國際秩序,成為國際秩序的實際維護者。

但是美國又一個商業國度,可以說是一個大企業聯盟的集合體,其國內發展的核心思想就是以經濟利益為先,所有的其他策略都是在圍繞著這個核心運轉。因此美國在參與國際經濟事務時,一般會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依照現有國際經濟秩序,美國能夠從中獲利。另一種就是依照現有國際經濟秩序,美國無法獲利、甚至利益受損。

在有利可圖的時候,美國就會宣揚並推動現有國際經濟秩序;粉碎現有經濟秩序所遇到的難題,儘量將所有國家都納入到這個國際經濟秩序中來。

美國在戰後建立起“世貿組織(WTO)”,主要目的是在為本國龐大的工業生產力尋找可以宣洩的市場。同意倚仗自己是國際經濟秩序領導者的優勢,對其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國家和地區提出種種要求,以求得到其他方面的利益。

比如中國在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就一直想加入世貿組織(WTO),但是在美國的刁難下,在2000年的時候才艱難“入世”。而俄羅斯由於與美國處於競爭狀態,所以至今也沒有加入世貿組織(WTO)。

如果無利可圖,美國就會依靠自己自身的體量去“耍流氓”

隨著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美國從過去的全體系工業國家,逐漸發展成為以金融、銀行業為主導的金融國家,這就導致美國的工業在世界競爭中漸漸處於下風。同時由於美國為了遏制其他國家發展勢頭的需要,成立了一些新的、以政治目的為核心的新經濟同盟。

這兩種情況,都使得美國企業生產的產品,已經無法在現有的國際經濟秩序下佔據優勢,而這種情況已經越來越嚴重,僅依靠美國自身已經無法改變現狀。

使得美國必須要利用自身強大的實力來跳出原有規則,以違背原有規則的方式重新獲得利益,這就美國在全世界開打貿易戰的主要原因。

美國開打貿易戰的核心就是為了利潤,表現的方式一是直接獲取經濟利益,二是通過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來獲得間接利益。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美國是否遵守自己制定的世界經濟秩序,其最根本的評判標準就是這麼做是否能讓自己獲利。如果可以獲利就去做,如果自己無法從中獲利甚至受損,那麼美國就會“耍流氓”,利用自身體量上的優勢和其他國家打貿易戰。

這就回到了本文的開始,美國為什麼要發動貿易戰,是因為他本身的國家制度所決定的,構成美國基石的並不是那些普通的社會民眾,而是美國國內的大企業集團聯合體。

這些大企業集團如果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取足夠利潤的時候,往往就為倚仗美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去欺負比他弱小的國家,以違反現有規則的方式去搶奪他國財富。這就導致美國的國策在制定時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偏差。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國內製定的“301法案”,依靠這個法案,美國在經濟競爭對自己不利的時候,可以任意的制裁某一個國家。這種以國內法去替代世貿組織規則的做法,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世界各國的不滿,但是由於美國在國際上處於強勢地位,很多弱國為了防止美國其他侵害手段,往往會選擇忍氣吞聲,以經濟利益換取國家政權的穩定。

貿易戰時一把雙刃劍,在用它傷害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受到相對應的傷害。

美國為了一己私利,肆意破壞自己制定的國際秩序的行為,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世界各主要強國的不滿和反抗。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由於美國國力強盛,所以只能將這種不滿埋在心裡,忍而不發。但隨著美國國力逐漸的衰弱,追趕上來的世界各主要國家,已經不肯再忍受美國的肆意侵蝕,開始與美國正面對抗,這就加劇了貿易摩擦的幾率。

2016年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臺,為了美國的利益在全世界範圍內大打貿易戰,這將是美國最後的瘋狂,也是美國徹底衰退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