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说“隶书要行笔迟涩”?

番茄小字


按照正常书写规律,隶书行笔应以迟涩为主,并不是每笔都要迟涩行笔,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

如果题主见过当代隶书大家张继老师现场创作的话,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了。张继老师无论是临帖还是书法创作,行笔速度是快得惊人的,而且是干脆利落,也就是说,张继老师书写时用笔从不“迟涩”行笔。

(上图为张继老师的隶书作品)

那么,隶书行笔为什么以迟涩为主呢?用迟涩行笔之目的,主要是追求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呢?就是“力透纸背”的厚重感!



(上图为伊秉绶用“迟涩”行笔创作的隶书作品)

凡善习隶的人都知道,隶书用笔为逆入平出,其行笔为中锋,而收笔则为露锋或回锋。隶书的书写规则通常为横平竖直,其笔画是均匀平稳的。那么,隶书为什么要这样用笔呢?依我的粗浅理解是:重点表现出隶书的古拙,苍劲,安稳,平和的阳刚之美。所以,自古以来大凡习隶者,都养成了“迟涩”行笔的习惯。



(上图为王福庵隶书作品,金石味颇浓。王福庵创作隶书作品时,就善于“迟涩”行笔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快,当代书法家在创作隶书作品时,大多不用迟涩行笔了。据了解,隶书大家刘文华和言恭达二位老师,在隶书创作时,行笔速度也是很快的。但是,行笔快并不是完全放弃了“迟涩",只是他们在快速书写时不被人察觉罢了。

(上图为刘文华隶书作品)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中州耕牛堂主


看到这样唬人的话,就来气。

我们学汉碑,摩崖,石刻等隶书,不属于墨迹,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这些东东,要么长埋地下,要么立在山头地表,剥蚀风化再加上你拓我拓,造成面目可憎。

这样的东西,经过清人的鼓吹,再到现在,都去学它那个所谓的金石气,不明书理的初学者,甚至很多学隶久的人都会犯嘀咕:这样写下去,对吗?

为了表现线条的所谓的生辣,古拙,厚重等,什么裹锋,绞转,行笔抖动像得了怕金森等,以此为美。

病态!!!

这样写,您高兴就好。

如果书法是为了学形,如画画好了。

学隶书,学什么,想过吗?

第二,学隶,早晚要回归秦汉简牍。

看看简牍墨迹上的线条吧,那个才是要追求的。

那个书写的状态,是要追求的。

那个书写的姿势,不是你这样:拿毛笔,战战兢兢,任笔为体,除了表现了隶书的扁,其他一无是处。

如果真的不知道好坏对错,多买帖,多看,多看,多看,提升眼界。

如果学了几年,还是一头雾水,那么,不妨停下来,多思考,多看书。而不是机械的写,学书法很考验一个人自我更新和自律能力。

若是每天坚持抄帖,安慰自己,还是那句话,您高兴就好。





飞鸿踏雪


隶书也叫古书,是由篆书去繁就简而来,兴于汉朝。字型横长竖短,起笔藏锋为蚕头,一波三折,收笔有雁尾等特点。用笔上自古就有蚕不二设,雁不双飞之说。

迟涩是指迟慢,不流畅。隶书书写通常都是这样的,方显古拙和古味,笔划有如刀刻,力透纸背。

也有隶书快写的,讲究意到笔到,有的笔划中还出现大量枯墨,还有似竹节和锯齿型用笔的,等等隶书书写方式。写出的隶书,有的已无古隶书的面貌,他们这样写主要 是想表现书写的自然性和随意性。他说是隶书体,但就隶书最显著的特征蚕头雁尾都没有的所谓隶书,这样的书法作品我认为完全是当代的书法艺术,与古隶书有着性质上的区别,不应算是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以上两字贴是清代书家翁方刚和邓石如书写的隶书。老话说,师古不泥古,好的东西,我们要去继承,只讲创新,抛弃古味,另创什么体,不是真正的传承。


漢隸大叔


光滑的线条较难产生金石味和古朴的气息(只有少数高明的篆书书法家可以做得),通过迟涩用笔,强化线条的质感,产生金石味,取得古朴气息。隶书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高古,质朴这个方面,因此迟涩用笔是表现隶书趣味的主要的用笔方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