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會有人說「隸書要行筆遲澀」?

番茄小字


按照正常書寫規律,隸書行筆應以遲澀為主,並不是每筆都要遲澀行筆,這個問題一定要弄清楚。

如果題主見過當代隸書大家張繼老師現場創作的話,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了。張繼老師無論是臨帖還是書法創作,行筆速度是快得驚人的,而且是乾脆利落,也就是說,張繼老師書寫時用筆從不“遲澀”行筆。

(上圖為張繼老師的隸書作品)

那麼,隸書行筆為什麼以遲澀為主呢?用遲澀行筆之目的,主要是追求一種感覺,什麼感覺呢?就是“力透紙背”的厚重感!



(上圖為伊秉綬用“遲澀”行筆創作的隸書作品)

凡善習隸的人都知道,隸書用筆為逆入平出,其行筆為中鋒,而收筆則為露鋒或回鋒。隸書的書寫規則通常為橫平豎直,其筆畫是均勻平穩的。那麼,隸書為什麼要這樣用筆呢?依我的粗淺理解是:重點表現出隸書的古拙,蒼勁,安穩,平和的陽剛之美。所以,自古以來大凡習隸者,都養成了“遲澀”行筆的習慣。



(上圖為王福庵隸書作品,金石味頗濃。王福庵創作隸書作品時,就善於“遲澀”行筆的)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變快,當代書法家在創作隸書作品時,大多不用遲澀行筆了。據瞭解,隸書大家劉文華和言恭達二位老師,在隸書創作時,行筆速度也是很快的。但是,行筆快並不是完全放棄了“遲澀",只是他們在快速書寫時不被人察覺罷了。

(上圖為劉文華隸書作品)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中州耕牛堂主


看到這樣唬人的話,就來氣。

我們學漢碑,摩崖,石刻等隸書,不屬於墨跡,那麼問題來了:

第一,這些東東,要麼長埋地下,要麼立在山頭地表,剝蝕風化再加上你拓我拓,造成面目可憎。

這樣的東西,經過清人的鼓吹,再到現在,都去學它那個所謂的金石氣,不明書理的初學者,甚至很多學隸久的人都會犯嘀咕:這樣寫下去,對嗎?

為了表現線條的所謂的生辣,古拙,厚重等,什麼裹鋒,絞轉,行筆抖動像得了怕金森等,以此為美。

病態!!!

這樣寫,您高興就好。

如果書法是為了學形,如畫畫好了。

學隸書,學什麼,想過嗎?

第二,學隸,早晚要回歸秦漢簡牘。

看看簡牘墨跡上的線條吧,那個才是要追求的。

那個書寫的狀態,是要追求的。

那個書寫的姿勢,不是你這樣:拿毛筆,戰戰兢兢,任筆為體,除了表現了隸書的扁,其他一無是處。

如果真的不知道好壞對錯,多買帖,多看,多看,多看,提升眼界。

如果學了幾年,還是一頭霧水,那麼,不妨停下來,多思考,多看書。而不是機械的寫,學書法很考驗一個人自我更新和自律能力。

若是每天堅持抄帖,安慰自己,還是那句話,您高興就好。





飛鴻踏雪


隸書也叫古書,是由篆書去繁就簡而來,興於漢朝。字型橫長豎短,起筆藏鋒為蠶頭,一波三折,收筆有雁尾等特點。用筆上自古就有蠶不二設,雁不雙飛之說。

遲澀是指遲慢,不流暢。隸書書寫通常都是這樣的,方顯古拙和古味,筆劃有如刀刻,力透紙背。

也有隸書快寫的,講究意到筆到,有的筆劃中還出現大量枯墨,還有似竹節和鋸齒型用筆的,等等隸書書寫方式。寫出的隸書,有的已無古隸書的面貌,他們這樣寫主要 是想表現書寫的自然性和隨意性。他說是隸書體,但就隸書最顯著的特徵蠶頭雁尾都沒有的所謂隸書,這樣的書法作品我認為完全是當代的書法藝術,與古隸書有著性質上的區別,不應算是古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以上兩字貼是清代書家翁方剛和鄧石如書寫的隸書。老話說,師古不泥古,好的東西,我們要去繼承,只講創新,拋棄古味,另創什麼體,不是真正的傳承。


漢隸大叔


光滑的線條較難產生金石味和古樸的氣息(只有少數高明的篆書書法家可以做得),通過遲澀用筆,強化線條的質感,產生金石味,取得古樸氣息。隸書的審美價值主要體現在高古,質樸這個方面,因此遲澀用筆是表現隸書趣味的主要的用筆方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