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不會成爲新能源汽車的主流

對於新能源汽車,國家的政策補貼力度正在不斷減退。612新政以來又有新消息:“財聯社7月6日訊,知情人士稱,中國正在考慮明年進一步削減電動汽車補貼計劃,因政府希望以此敦促汽車製造商依靠技術創新,而不是財政補貼來開發新能源汽車。知情人士稱,明年電動汽車的平均補貼可能會比2018年降低逾三成。新政策還包括一次充電續航達到200公里及以上的電動汽車才能獲得財政補貼,目前的要求為150公里。(來自財聯社APP)”

氫燃料電池不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流

市場有聲音說:與今年5月份國家總理在日本參觀了氫燃料電池技術有關

Evprobe認為氫燃料電池不會成為主流,國家對鋰電池的意志不會改變。我們很樂觀的看待國家補貼退坡的政策,補貼只是引導、扶持,現在需要給孩子斷奶了。國家對鋰電池技術路線的決策是一定不變的。理由如下:

1. 鋰電池產業鏈涉及到將近150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將近2萬億,盤子大,涉及到的公司多。

2. 國家已經投入了鉅額資金支持,中國的市場在逐漸成熟,行業龍頭、國際品牌都已經出現。是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3. 政策是好的,但是人性是貪婪的。這幾年騙補、玩套路的企業比比皆是。國家補貼退坡其實是利好整個行業,市場和資金需要扶持真正做事情的企業,低端產能、低能量密度的電池當然需要淘汰,反之就是在浪費資源。

4. 中美貿易戰爭,中興事件,也讓高層痛定思痛。新能源不要成為下一個芯片。必須淘汰投機者,把資源和市場留給有技術優勢的企業。

氫燃料電池不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流

關於氫燃料電池,EVprobe認為是很好,但是不會成為市場主流

1. 加氫站成本太高,一座加氫站的成本應該在1000萬---2000萬元不等。

2. 催化劑使用鉑金,成本太高。

3. 能量轉化效率並不是特別的理想。

4. 對氫氣純度要求很高。

5. 關鍵一點氫反應堆的技術門檻很高,我們還沒有競爭力的技術。

6. 鋰電池技術也在不斷升級,從磷酸鐵鋰到三元鋰,從硬殼電池到軟包電池,從液態電解液到固態電池,技術在不斷的突破。我們相信,在未來幾年內新材料和新技術都會讓鋰電池在能量密度和價格上成為最佳的新能源。

總之,Evprobe堅持看好鋰電池的發展路線。並且我們認為汽車的定義正在改變,現在汽車已經變成了一個電器。所以投資者與其關注氫燃料電池不如關注無人駕駛技術。(Overcomer zhang︱奇點研究員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