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被欺負,父親大吼:給我打回去,事後父親悔恨不已!

孩子在學校打架,被欺負了怎麼辦?

我想,不少父母都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這裡,小編利用一個身邊好友皓皓爸的真實案例結合心理學理論和大家談談解決方案。


7歲孩子被欺負,父親大吼:給我打回去,事後父親悔恨不已!



半年前,皓皓爸在公司上班,突然接到老師的電話,說皓皓在學校和同學打架,額頭流血,縫了三針。

皓皓爸一聽,頓時火急火燎地請假趕往醫院。

當他到的時候,醫生正準備給孩子粘上紗布。

他看到孩子額頭縫合的傷口,頓時心疼不已。

一問老師才知道,原來,上體育課時,皓皓抱著從家裡帶來的籃球去操場,小黑看到很想玩,就讓皓皓給他,皓皓不給,小黑就過來搶。

皓皓一直躲,小黑搶不到,向來急躁的他脾氣頓時爆發,便開始出拳傷人,結果兩個孩子就打到一塊去了。

兩個孩子體力差不多,小黑一看不佔優勢,就隨手抓了塊木頭狠狠砸過去,結果皓皓額頭就被割了道口子。

好在老師及時趕到,不然不敢想像沒輕沒重的孩子會發生什麼。

這個小黑,皓皓爸並不陌生。

經常聽皓皓說這孩子在班裡欺負人,在前些天,還把皓皓打哭了。

當時皓皓爸知道這事,還對皓皓大吼:給我打回去。以後他要是敢欺負你,立馬給我打回去。

想到這,皓皓爸頓時心裡悔恨不已:早知道那個孩子那麼狠,就不該讓孩子打回去。

可是,他又很苦惱,遇到這種事,不讓孩子打回去,難道要讓孩子唯唯諾諾、任人宰割嗎?


7歲孩子被欺負,父親大吼:給我打回去,事後父親悔恨不已!



其實,皓皓爸讓孩子立刻打回去的指令是正確的。

心理學家John Carter曾針對“校園欺凌”進行研究,發現“反擊、打回去是降低孩子被校園欺凌概率最有效的方式”。

心理學家John Carter解釋說:

如果孩子一味忍讓、一味逃避,施暴者就會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那麼他就會變本加厲地對孩子進行羞辱。

如果孩子在被欺負時,立馬回擊、打回去,就會立刻讓施暴者意識到,欺負他,自己也會付出不小的代價,從而收斂自己。

雖然皓皓額頭受傷,但是我相信,經過這件事,那個小黑在心理上會對皓皓拉起警線。


7歲孩子被欺負,父親大吼:給我打回去,事後父親悔恨不已!



當然,這裡也有必要提醒各位家長,如果孩子和施暴的孩子體格之間存在懸殊,就不要盲目地讓孩子打回去,而是要適當地介入。

  • 如何介入?

向對方父母說明情況,要求道歉並教育孩子以後不能再施暴。

一般來說,如果施暴孩子的父母是通情達理的人,這事很快就會和解。

如果施暴孩子的父母就是不分青紅皂白,無條件護犢,那麼家長就要轉身教育自己的孩子:分清楚好壞,人敬我我敬人,人欺負我我也絕對不會任人宰割,要學會自我保護。

  • 如何自我保護?

李玫瑾教授曾說,免受欺凌,增強體格。

孩子要從小就讓他運動——太極拳、跆拳道、踢足球等都可以,孩子只要有運動,就會有爆發力。相反,細胳膊細腿,一看很好欺負,一推就倒,就會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當然,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家長也可以教孩子和朋友聯合合作,一起對抗惡勢力。


7歲孩子被欺負,父親大吼:給我打回去,事後父親悔恨不已!



另外,皓皓爸後來的處理方式也很值得家長們借鑑。

皓皓爸上門找小黑父母后,小黑父母堅決不認錯,甚至指責他不會教子,害他兒子被皓皓打得身上好幾處淤青。

看到這種情況,皓皓爸很識趣地不再多談。

一方面,這種父母,你指望不上他們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更指望不上他們會客觀地來處理這件事。

另一方面,皓皓爸雖然看著孩子傷口十分心疼,但是他深知這個世界本就紛繁複雜,孩子成長路上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這次事件某種程度上也給了孩子思考如何更好處理此類事件的機會,杜絕任何惡性事件再次發生的可能。

所以,他沒覺得自家孩子有多吃虧。

那孩子是怎麼想的呢?

皓皓說:他以後再惹我,我還打他。不過,我以後再也不要靠近小黑了,也絕不要和他玩······

皓皓爸聽後,認同了孩子的想法,也支持他這麼做。

我特別贊同皓皓爸對皓皓處理方式的尊重。

曾見過一些家長,在發生此類事件後,卻要求孩子要寬容、要學會原諒。

結果孩子陷入了內心不想原諒,可世俗標準卻要求他原諒的痛苦、矛盾和自我懷疑中,嚴重的甚至出現了抑鬱症而自殺。

7歲孩子被欺負,父親大吼:給我打回去,事後父親悔恨不已!


電影《優雅的謊言》裡有句話說:不必像偉人一樣去原諒所有人。有些人躲也躲不了,擋也擋不了。討厭就討厭,喜歡就喜歡,這樣真實的活著就可以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精神和肉體的第一意願。

孩子會有孩子的處理方式。


7歲孩子被欺負,父親大吼:給我打回去,事後父親悔恨不已!



最後,家長們不妨仔細想想,在整個事件中,究竟誰吃了虧?

其實,看似皓皓吃虧,其實小黑才是最吃虧的孩子。

孩子生來一張白紙,他們通過成人的眼睛來認知這個世界,也效仿成人去對待這個世界。

當孩子遇到糾紛,父母不分青紅皂白、無條件庇護甚至辱罵、報復他人。

孩子從這種處事方式中會看到什麼樣的價值觀?

他會以自我為中心,會錙銖必較,甚至事事試圖靠暴力鎮壓解決。

往大了說,這種粗暴的方式,或許當前會讓他有所受益而沾沾自喜,可是終有一天必會將他吞噬——如崑山砍人反被殺悲劇事件。

往小了說,這種粗暴的方式,會讓孩子註定一生孤獨。

據皓皓爸說,小黑因為上學期的多次作惡,父母又無條件包庇,新學年升三年級後,校園裡的絕大多數孩子都對他敬而遠之。

現在他只能一個人玩,就算他想通過施暴引起別人注意,同學們也會默契地互相幫助來對抗他。

這種孩子,在這樣的處境下,又能如何健康成長呢?

作者紅色的魚曾說:我們不怕讓孩子體驗人生,我們只怕孩子遇到一個眼界不高的家長,遇到一個錯誤的家長。這種家長用自以為是的錯誤方法讓孩子逐漸脫離社會、脫離人類的美好和友善,走向危險的歸途······

不經由此想起一句話: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

父母們,家長是身份,更是職業。

請務必要稱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