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招聘回歸理性 核心技術人才缺口仍大

區塊鏈人才曾經有多火?

馬雲曾經講過一個段子——阿里工程師在某婚戀交友網註冊的賬號經過一個多月“無人問津”之後,他把公司職位改成了“區塊鏈工程師”,短短几天時間就收到238封交友私信。

然而,時隔僅僅半年,“區塊鏈”的光環已然褪色不少。

根據鏈塔智庫9月26日公佈的《2018 年區塊鏈招聘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一季度的人才泡沫逐漸褪去,區塊鏈人才供需比逐漸趨於理性。”

資料顯示,區塊鏈行業人才供需比(人才供需比=求職人數/崗位招聘數)從今年春節後就開始逐漸回落,在今年6月份更是跌到了2.5左右,已經同互聯網行業2.7的供需比非常接近。

與此同時,其平均月薪也已經接近了互聯網行業。

根據報告,薪酬仍在上漲的是區塊鏈技術人員,相比第一季度又上漲了5.3%。

另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截止到今年8月27日,中國區塊鏈專利數量約佔世界主要國家的77%,但是涉及的底層技術申請的專利較少。

報告據此認為,區塊鏈核心技術人才仍然是最大的缺口。

就在農行日前公佈的校招啟事中,區塊鏈人才赫然在列。

資料顯示,阿里巴巴共招聘了145名區塊鏈人才,騰訊招聘了25名,但是前者更側重技術,後者更注重市場。

報告還指出,企業偏好的人才是:底層開發技術人才,招聘比例約為37%;有金融工作背景的人才;複合型人才,尤其是多語言人才。而由於大規模應用還沒有到來,因此對運營、市場人員需求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