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上期讲到,“春秋”一词原本指先秦各国的编年体史书,谁家的国史都是叫《春秋》的,但因为各种不可描述的原因,只有鲁国的流传了下来。而保存下来的原因,也因为藏在了孔府墙壁的夹缝里才幸免于难,这倒是说明有一个足够大以至墙壁有夹层的家是多么的重要,孔子果然是孔子。而汇编了《春秋》的孔子本人也是鲁国人。所有关于《春秋》的线索,通通指向了一个地儿——鲁国。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鲁国是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始封君为周文王四子、周武王四弟、周成王四叔周公旦,由于周公需要留在朝中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治理天下,因而派长子伯禽代替周公就封。伯禽自幼与日后的成王、太子诵在周王宫中吃穿同住,如亲兄弟一般,但是彼时三监之乱刚刚被周公平定,东方地区只有齐国一个亲周的大国,亟需姬姓宗室镇守一方,而周公又脱不开身。因而在周成王三年,成王与伯禽小哥俩只能依依惜别。伯禽是为鲁国第一任国君鲁太公。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但是鲁国的一切,全都是来自于周公旦,没有周公旦在克殷建周过程中的作为,也就不会有鲁国的存在。时间倒回到六年前,此时别说是鲁国,连周朝都八字还没一撇。虽然已经即位周王,但周武王自己不称王,对外号称遵奉父亲遗志只称“太子发”,而彼时的周公旦也还是周的王子旦。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王发独坐在西岐的王宫里,愁眉不展。作为亲兄弟兼左膀右臂的王子旦不解与自己这位王兄的忧愁,便问道:“咱们周现在的发展情况非常好,势力范围已经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离胜利只在咫尺之间了,大王为何如此不安?”“虽然咱们周的政治在尚父和众位王弟的努力下日渐清明,背叛殷的方国也越来越多,可周名义上还是殷的属国,我还是商王的臣子,父王刚刚去世,我的威望实在没有办法支撑起伐殷的大业啊!”太子发扶额喟叹。王子旦却坚定的说:“商王可伐!当今的朝歌,奸佞当权,贤臣却被枉杀,庶民则闭嘴不敢言。这是上天降于殷的亡国之兆,天命难违,我们应当立刻出兵讨伐。”这才坚定了王发伐殷的信心。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是年,王发在丰京城大筑高台,登台祭拜天神和周氏列祖,拜姜太公为元帅,并且亲自东征伐殷。由于商周时期巫术流行,人们信奉神灵的力量,军队出征前都要占卜吉凶。因而王发请出太史进行占卜,没成想却占出了大凶之兆,这让全军上下士气大挫。这时王子旦愤然起身,将占卜用的龟甲、骨头打落在地,高声说到:“区区枯骨怎么会知道吉凶,东征之事不能因为这些小节而贻误军机,恳请即刻出征!”王发正担心如何解决眼前的危机,正巧王子旦的行为,他顺势下令全军戒备,立即出发。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路途中王发对王子旦说到:“王弟的一席话让伐殷的大事没有被耽误,王弟实在是我的股肱啊。”王子旦回答:“顺天行事与否,其实都是一种方法。占卜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有信心的做决定,是为了让军民更加有信心的跟随我们做事,我们不能被占卜束缚了手脚。如果我们能内修德政,外接友好,任用贤臣良将,即使占卜不利,我们依然能够成功;而像殷即使占卜出大吉之兆,对于它又有何用呢?”王发听后深以为然。

经过两个月的艰难行军,周的军队终于抵达了朝歌城外的牧野,依然沉醉在酒池肉林中的帝辛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直到手下多次禀报,帝辛才仓促组织军队,因为主力部队全都由将军飞廉带领东征东夷,朝歌城内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和奴隶囚犯,帝辛只得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倒也数量庞大,有十几万之多。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与殷朝廷的忙乱不同,此时的周军大营,同仇敌忾士气高昂,王发命元帅姜太公整装好军队,以三百辆战车和三百名虎贲军士为先锋军,准备誓师,而誓词由王子旦所作,后世收录于儒家典籍《尚书》中,题为《牧誓》。

整装待发的王发站在高昂的王车上,左手拿着黄色大斧,右手拿着白色旄牛尾,豪气干云的对全军说到:“辛苦了!从西方远道而来跟随着我的人们!我友邦的国君和臣子们!各位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们,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地的人们,举起你们的戈和盾,竖起你们的矛,来听我宣誓!”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全场鸦雀无声,庄严肃穆的听着王发的誓词。王发顿了一顿,环视一周,继续说到:“古人说过‘母鸡不应在早晨鸣叫;如果母鸡在早晨鸣叫,那这家就会衰落。’现在商王惟妇人的话是从,轻视对祖宗的祭祀,轻视他的兄弟的建议,却对奸佞有罪的人,推崇、尊敬、信任、重用,用他们做大夫、卿士。使他们残暴地对待老百姓,祸乱商国。现在,发依照上天的意思进行惩罚。今天的决战,阵列间的距离,不得超过六、七步,要保持整齐。将士们,奋勇向前!刺击时,不超过四、五回合,六、七回合,要保持阵容整齐。将士们,奋勇向前!希望你们如虎、貔、熊、罴一样。不要阻止跑来投降的人,要让他们帮助我们周国。将士们,奋勇向前!你们如果不努力,你们自己就会被杀!”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周军势如破竹,而商军的乌合之众毫无抵抗能力,甚至阵前倒戈,朝歌城瞬间被破,而帝辛仓皇地逃到了鹿台,放眼四顾,目之所及已然全是周军,王宫被破指日可待。周王命令卫士抱来柴火,手搂着妲己,一把火自焚而亡。

商朝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被周军灭亡,胜利后的王发筑造祭台,王子旦手持大斧钺,仅次于王发,王子奭手持小斧钺,一起簇拥着王发登台祭天,与天下诸侯盟誓,大封天下八百诸侯,正式代替殷商王朝,成为了天下共主。王发正式成为了周天子,史称周武王。王子旦开国有功,封于周邑,史称周公旦。帝辛则被谥予了纣的谥号,史称殷纣王。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武王虽然成功以周代殷,但是天下土地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在殷族旧部手中,如何统治天下,成了武王又一个难题。这时又是周公旦站出来,建议到:”现在绝大多数的殷人都已经对我们臣服。依我看,原来是贵族的,还给他封一个地做贵族;原来是殷人的土地,还交给殷人来经营。只要他们拥护新天子,我们就善待他们;但是谁要是叛乱,那我们就坚决消灭。“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周公旦的建议被武王采用,武王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于殷朝旧都,是为殷侯,继续管理旧殷人。同时又在殷国的西侧建立了管、蔡、霍三国,是为”三监“,分别由武王的三个弟弟三王子鲜、五王子度和八王子处做国君,史称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


赏赐好了各路诸侯,安排好了殷商旧族,也分封好了自己的各位兄弟,大业已成的武王却积劳成疾,还没有稳定好周朝,三年就驾鹤西去。而之后,便是他最能干的亲兄弟周公旦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往期

|通鉴|《春秋》另一面(二)—周王室的亲兄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