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國人喜綠茶,西方愛紅茶

文|方恨少

清明時節話茶葉|為什麼國人喜綠茶,西方愛紅茶

茶和咖啡、可可並稱當今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

我國的茶產地基本都位於淮河一線南

信陽產茶葉,信陽毛尖,被稱為中國八大名茶。

八大名茶包括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祁門紅茶。

西湖龍井產自浙江;

洞庭碧螺春產自江蘇;

黃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門紅茶產自安徽;

廬山雲霧產自江西;

君山銀針產自湖南;

信陽毛尖產自河南。

熟悉地理的朋友,一定可以看出,八大名茶的產地全部位於淮河以南,即我國南北的地理分界線南。北方几乎不產茶葉。所以南方有豐富的飲茶文化。

信陽毛尖分明前茶、雨前茶等。

顧名思義,明前茶,就是在清明前採摘的茶葉,雨前茶是在穀雨前採摘的茶葉。

物以稀為貴,明前茶還沒有充分生長,產量少,所以貴於雨前茶。

雨後茶,基本就是樹葉了。

當然明前茶、雨前茶的說法,僅限於生長在江南的綠茶了。

國人愛喝綠茶,西方人愛喝紅茶

茶葉可以分很多種類,如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等。

其實茶葉主要分兩類:綠茶和紅茶。

綠茶和紅茶的主要區別是,紅茶要發酵,綠茶不需要。

中國人主要喝綠茶,西方人主要喝紅茶。

八大茗茶中,除了祁門紅茶屬於紅茶外,其餘的都是綠茶品種。

夏季,常有人提個透明的大塑料瓶,裡面放的茶葉差不多有一半,喝完後蓄水不續茶,能喝大半天。如果放的是紅茶,估計泡一會,茶水就苦成重要了。

因為紅茶入水慢,出湯快。

紅茶的英文名為black tea,其實字面的意思是黑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國人先命名為紅茶的,他們只能隨鄉入俗。

清明時節話茶葉|為什麼國人喜綠茶,西方愛紅茶

路徑選擇和西方人喝紅茶

有個故事,說現在標準鐵路是1.435米,來自於英國設計軌道時採用馬車的車轍寬度。車轍的寬度來自古羅馬戰車的寬度,戰車的寬度來自兩匹馬屁股的寬度。

這就是經濟學上的“路徑依賴”。

為什麼是西方人選擇紅茶,而不是綠茶,不是他們高貴,而是他們知道茶葉這種飲品後,想喝綠茶,也買不到。

他們首次在本土能接觸到茶葉,都是紅茶,有錢都買不到綠茶。

這是為什麼?

小時候,曾聽到一個故事:

近代中國向西方出口茶葉,國人為了多賺錢,在茶葉中間放土坯,增加重量。後來被老外發現了,國人還編造理由,說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茶葉受潮。

老外聽後心服口服。讓老外被騙了,還心甘情願,簡直就是“被賣了,還幫著數錢”。

那時還小,看了這個故事很興奮。

現在想想,這個故事三觀有點不正。

茫茫大洋,慢慢路途,綠茶變紅茶

想想大航海時代,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等出航駕駛的都是什麼樣的小船?不但無法和現代的遠洋巨輪相比,就是和我們明朝鄭和下西洋的的“寶船”相比,也無法相比,差距大了。

隨後,西方人追隨這些冒險家開闢的航線,來東方進行貿易。

他們駕駛著那些小船,在中國裝載上茶葉,橫穿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在潮溼悶熱的大洋上顛簸幾個月,什麼樣的茶葉,到歐洲後,都要發酵變成了紅茶。

所以他們只能貿易紅茶,往往歐洲運輸。紅茶壓成茶餅或茶磚,不斷不怕潮溼,還便於運輸。

歐洲人不是不想喝綠茶,是他們那時根本不知道茶葉還有綠茶這個品種啊。

這就是歐洲人養成了喝紅茶的習慣。當然西方人喝紅茶,不是像國人泡茶,而是加糖和牛奶做成的奶茶。在愛茶人的眼裡,簡直是“暴殄天物”。

清明時節話茶葉|為什麼國人喜綠茶,西方愛紅茶

英王查理二世的凱瑟琳王后,被稱飲茶皇后

中國現在只有產地茶,沒有品牌茶

中國的茶葉,只有產地茶,沒有品牌茶。

現在我國有許許多多的茶葉生產廠家和品牌,真不愧是種植茶葉的原產地。

我們熟知的名茶,都是根據產地命名的。

因此在眾多茶品中,不乏魚目混珠,以次充好。

茶葉雖然是中國人發現,並形成飲茶文化,和咖啡、可可並稱世界三大飲品

但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並不是中國,而在南亞次大陸。

英國立頓公司一家的茶葉銷售額,比中國現在所有茶葉生產廠家的銷售額加在一起都大。

茶葉以及飲茶是我們的老祖先獻給世界的一項重要的文化,但國產茶走向世界,還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