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 15年:電梯裡的獨角獸

All in 15年:電梯裡的獨角獸

攝影:潘石屹

來源:金融頭條(ID;iiyoucai)

8月,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在微博上說他15年前All in 分眾的原因:因為我發現廣告是一個反人類的行業,沒有人要看廣告。消費者只有在每天等電梯,坐電梯的這樣一個封閉而無聊場景中才會主動看廣告。江南春把自己的微博也當成一個廣告屏,每天轉發與分眾合作的電梯廣告。

分眾這家公司,平凡與偉大並行,沒有它,現在電梯裡可能就不會有24小時滾動的各式廣告。

從2003年存續至今,任時代的巨浪滔天,廣告主湮滅了一代又一代,但分眾巋然不動,連商業模式幾乎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依舊十年如一日的在戶外廣告領域執牛耳。

01 當詩人開始做商人

江南春本來是一個詩人,但後來卻成為了一個商人,原因是詩人等同於窮人。

80年代的中國,文壇方興未艾,心智甦醒的人們痴迷於文字所創造的力量和營造的世界,高中時期的江南春,被《存在與時間》、《西方的沒落》、斯賓格勒、康德、萊布尼茨、蘇童影響,一直嚮往成為一名詩人。

在華東師範大學的日子,江南春終於如願成為詩社的社長,一時間彷彿找到了隱藏在文字世界裡的獨角獸,但是一切從90年代開始變得不同,商業化的浪潮衝擊了整個社會,連象牙塔內也無法避免。

彼時,人們的價值觀發生根本改變,詩人抵不過個體戶,學者抵不過企業家。在一次社交活動中,江南春邀請女生跳舞時強調了一下自己詩人的身份,結果被反問:“你覺得詩人跟窮人有什麼區別嗎?”頓時覺得世界觀震碎,從此拋棄詩人身份,勵志成為一名商人,進入了廣告業。

不出意料,帶有詩意的廣告很受客戶喜愛,寫一條賺一條,果然寫廣告比寫詩美妙太多。於是,1994年江南春乾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永怡廣告公司,自己當總經理,並且在為無錫市政工程做戶外創意的單子上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至此,江南春已經徹頭徹尾從一個詩人轉變為一個成功的商人,身為商人的他再強調自己詩人身份的時候,反而平添了一份魅力,再也沒有女生拒絕跳舞的邀請。

All in 15年:電梯裡的獨角獸

攝影:潘石屹

02 從此電梯再無寧日

按江南春的說法,分眾是被“逼出來”的。當時他的主要客戶來自於萌芽期的互聯網企業,但是世紀之初互聯網泡沫破滅,廣告客戶彷彿一夜之間銷聲匿跡,公司的營業額嚴重縮水。在異常艱苦的日子裡,他開始反思傳統的廣告模式。

多種模式否定之後,江南春突然看到電梯外貼的海報,因為曾經幫別人做過液晶顯示屏廣告代理,所以他閃過一個想法,如果把液晶屏放到電梯裡呢?

這種商業模式沒有人做過,但他很快就開始行動。

2002年6月到12月,江南春爭取到了最早的一批高檔寫字樓。萬事開頭難,尤其某一種模式前所未有時。江南春煞費苦心地說服一些商業大樓客戶,以允許他安裝一個整天播放廣告的液晶屏在電梯裡。一些物業管理者擔心,這會遭到客戶投訴。江南春提出先裝一兩天,只要有人投訴立刻就拆除,結果確是反響還不錯,並沒有太多的人對這種電梯廣告感到厭煩。

2003年初,上海50幢高檔寫字樓的電梯裡裝上了300臺液晶顯示屏,招商銀行信用卡等企業成了第一批廣告客戶。

2003年5月,江南春正式成立了分眾傳媒,開啟了新的電梯媒體廣告模式,從此電梯裡再無寧日。

03 收購之王是怎樣煉成的

成立於2003年7月的聚眾傳媒,是江南春和分眾遇到的第一個大麻煩。其實分眾的這種模式競爭壁壘很低,說到底不過是個圈地運動,不具備什麼核心競爭力,而聚眾靠著風險投資的支持,在商業樓宇、高爾夫球場、醫院、便利店等多條戰線上與分眾全面開戰,搶奪地盤。大規模燒錢讓江南春非常恐懼,,恰好此時軟銀找到了他,僅僅一個下午,江南春便獲得了軟銀第一筆1000萬美元風險投資,有了軟銀的加持,分眾的融資之路順暢起來,之後又吸納三輪風險投資,一路直至2005年7月上市。

分眾上市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購心頭大患聚眾。

收購完成後,江南春認識到:收購潛在競爭對手,是最直接的狙擊手段。尤其登陸納斯達克之後,如果想要贏得國外投資者的青睞,必須要玩新概念。所以他給分眾新的定位:中國最大的數字媒體集團,在這個設想中,數字媒體包括LCD屏、互聯網、手機、數字電視等等,這些對國外投資人而言更熟悉,而且意味著無限的增長空間。

但這個概念需要讓投資人看到實質性的內容,所以江南春開始通過一系列的收購來填充這個數字媒體帝國,市值也隨著收購而不斷攀升。但江南春的收購遊戲在慢慢失控,他持續的收購讓越來越多的熱錢意識到這是個可以進入的市場。於是,各種類型的分眾公司層出不窮,許多新媒體的追隨者心裡或多或少都有這樣一個願望:將企業賣給江南春。

一個被稱為“無聊產業”的新媒體帝國被江南春的追隨者們催熟:商業樓宇、賣場超市、機場車站、公交汽車、醫院藥店、學校校園、健身房、咖啡廳乃至洗手間……幾乎所有可能駐足稍歇的場所,都可以看到液晶電視,還有鋪天蓋地的廣告媒介。如果你今天覺得這些信息明顯打擾到了你,讓你覺得抓狂時,這筆賬要記在收購之王江南春的頭上……

十幾年間,互聯網經歷了向移動互聯網的遷移,但是沒有對分眾的業務產生過多的衝擊,因為不管是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在電梯裡好像都沒網,反而城市化的進程,讓分眾的業務每年增長穩定。

2015年分眾迴歸A股,市值一舉突破1000億元,成為了一隻獨角獸,大概也沒有人會想到,那塊藏在電梯間的小小廣告牌,其實有著這麼精彩的故事,但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總有人在未知的角落締造自己的傳奇,分眾自己的故事還在繼續。

贈書:《搶佔心智:產品與品牌快速崛起的引爆打法》

本號將不定期推出贈書活動,今天贈出的圖書是分眾傳媒江南春所著的第一本書《搶佔心智:產品與品牌快速崛起的引爆打法》。

贈書規則:

關注金融頭條(ID:iiyoucai),轉發本文並留言,點贊數最多的前5條留言者可獲得贈書一本。

截止時間:9月3日下午13:00。

圖書將於獲獎名單確認一週內寄出。

PS:歡迎留言告訴我你想看什麼類型的書。

All in 15年:電梯裡的獨角獸

15年的營銷經驗,江南春通過差異化定位、飽和式營銷等方式成功搶佔用戶心智,幫助眾多企業實現了產品與品牌的市場佔領,在其新書《搶佔心智》中,他重點描繪了尚未被充分認識的心智戰場,這個決定品牌爆款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