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業信息網

近日,青田縣北山鎮肖山村的吊瓜基地迎來一位“老熟人”,來自浙江省農科院的省科技特派員金關榮再次來到了千峽湖庫區北山鎮。 “吊瓜苗已長好,要抓緊時間搭建棚架”,看著最新引進的吊瓜長勢良好,但棚架搭建卻進度緩慢,金關榮的心彷彿被烈日又炙烤了一下,不由的焦急起來。肖山村,原本是遠近聞名的貝母種植基地,但種植貝母,種子的成本較高,且受氣候、土壤等外界環境影響較大,為有效規避收益風險,金關榮專門為該村引進了新品吊瓜和毛豆,並親自到基地指導。在現場,金關榮對即將上棚架的瓜藤,如何掛枝處理進行指導;並對先前提供的18種不同品種的毛豆生長態勢進行查看,並逐一標號登記,希望通過多品種的比對,選擇出最適合最高效的品種。

獲悉科技特派員又到了北山,在庫區深處忙碌的北山鎮馱田坪村吊瓜種植大戶徐萬周趕忙打來電話,希望特派員“金老師”能到馱田坪一趟。原來細心的他發現基地上有一株吊瓜葉莫名的枯黃,正急於找原因。午後,在北山鎮鎮長華慶的陪同下,金關榮一行不顧烈日炎炎,隨即趕往馱田坪村吊瓜種植基地,收到消息的十多名吊瓜種植農戶早已在村口等候多時。一見金老師,農戶們就爭先恐後上前諮詢。對問題所在,金關榮耐心給予答覆,並就科學施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重點講解。

據悉,北山鎮培育種植吊瓜已有十餘年,目前全鎮吊瓜面積達到1500餘畝。2014年引進的70畝“越蔞二號”新品吊瓜試種成功,畝產突破350斤,每畝效益達到5700元,成為庫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拳頭”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