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飲馬長江,爲何還是敗了?

黑色幽默下的盛世花開


主要有四點,咱們一一看過來。

首先,吳三桂造反,是早有預謀,還是不得不不得不反?

個人認為是後者,既然是被迫造反,難免準備不足。吳三桂殺永曆皇帝把路走絕了,他如果真的早有異心,就不會迫不及待殺了永曆。其實,他有一萬個辦法可以藏下永曆,這對將來起兵有莫大好處。事實是,吳三桂積極主動殺了永曆,為的是向清廷表功,說明他當時沒有造反企圖。吳三桂野心不夠格局不高,滿足於永鎮雲貴做西南王。問題是,年輕的康熙皇帝毫不妥協,一心要撤藩,這才把老吳逼到絕境,不得不反,被動接招。

其次,吳三桂老了,英雄遲暮。

表面上,吳三桂老成,康熙年少,而且兵力多於清軍,老吳似乎更有勝算。可惜,吳三桂已經不是那個正直壯年的大將軍,而是一個垂垂老矣的老漢,無論是身體、心理、狀態,都難以承擔造反這件大事。他手握優勢時保守求和,弱勢的時候卻自暴自棄,寧可倉促登基,過把皇帝癮。這樣的吳三桂,怎能不敗?

再次,三藩之間不團結。他們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主張,從來沒有真正一條心過,甚至還有人兩邊逢源,想同時在清廷和吳三桂兩邊都下注。有這樣的盟友,怎麼打得贏?



最後談談大勢。

到了康熙朝,大亂時代已經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滿人,都人心思定。這個時候,貿然挑起戰爭,自然得不到太多支持。吳三桂又因為殺了永曆,失去反清復明這個最佳的旗幟。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失敗自然也就變得理所應當了。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吳三桂,明末清初最具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清軍入關的罪魁禍首,也有人說他是鎮守山海關的定海神針,但在絕多大數人看來,吳三桂無論是出於何種緣由,其投靠多爾袞、洞開山海關大門引滿清入關,最後心甘情願淪落為滿清鷹犬充當起了平南的先鋒,絞死南明永曆帝,吳三桂的劣跡斑斑伴隨著歷史的塵埃落定早有定論。

然而,就是這麼樣的一個民族敗類,為了榮華富貴以滿身帶血的屠刀踩著漢族同胞的累累白骨,最後居然還打起了“興明討虜”的大旗,寡廉鮮恥地發起了反清之役,最終卻又因擅自稱帝,落得了個滿門誅殺的悲慘結局。以儒家教義宣揚的“仁義禮智信”的觀點來看,吳三桂的畢生真可謂詮釋了什麼叫“人不要臉天誅地滅”和“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

客觀的來講,作為清軍入關的頭號功臣,清廷給予吳三桂的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清定都北京後,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此後吳三桂趁熱打鐵一路率關寧鐵騎南下剿滅各種反清勢力,並迫使緬甸交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親手勒死了大明最後的希望。

滿清朝廷也沒有虧待吳三桂,在其充當馬前卒蕩平大半個南中國後,清廷下詔吳三桂鎮守雲南,委其開藩設府,統轄雲南軍政大權,後因吳三桂擒殺南明桂王,朝廷又任其兼轄貴州,晉爵親王,並加封太子太保,此時的吳三桂權勢熏天,宛如割據西南的土皇帝。

可以說彼時的吳三桂面對清廷的優渥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那麼他為何要選擇造反呢?

其實,清廷自入關伊始對漢人還是心存忌憚的,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特別是對於擁兵自重的漢人武裝,滿清朝廷更不可能毫無防備之心。

清廷表面雖然上對吳三桂封官加爵,但當軍力日益雄厚的吳三桂剿滅李自成部後不久,吳三桂被擢令“出鎮錦州”,吳三桂在剿滅李自成部期間也與南明殘餘勢力暗通款曲,對於這一切雙方可以說心知肚明,吳三桂也自然明白朝廷的用意,不再高喊“復君父之仇”,而是見風轉舵“矢忠新朝”,並大肆血腥鎮壓抗清義士和南明餘孽。

只不過滿清入關不久人心未定、天下未安,清廷還需依仗吳三桂這條“地頭蛇”繼續為其效力,而吳三桂也得倚靠軍功換取清廷的優渥,因此,從滿清入關到康熙前的這段歲月裡,兩者表面相安無事,背地實則暗流湧動。

康熙皇帝執掌大清江山後,面對三藩尾大不掉日益耗費國家錢糧的情況下,猶豫不決的康熙皇帝組織召開了多次御前會議,聽取了皇室各大重臣的關於撤藩的意見,經過多次朝會清廷內部仍舊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其實對於康熙來說,對於撤藩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關乎大清國運的重大決策,就連康熙本人都沒有思慮成熟,否則他就不會頻繁密集的召開撤藩會議,而越是高度機密的決策政令,參與的人自然越少越好,否則,國家危矣!然而由於康熙大張旗鼓的舉動,撤藩的音訊早已傳入吳三桂的耳中。吳三桂被逼反清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

1673年11月21日,吳三桂高舉“興明討虜”的旗幟兵分三路揮師北上,關寧鐵騎一路勢如破竹直搗長江以南,各地漢人聞風而動紛紛響應,雲南、貴州、湖南、四川四省相繼在不到三個月內落入平西王之手。

此時風頭正盛的吳三桂部已攻取長江南岸的松滋,對面的貫通“七省通衢”的荊州重鎮更是指日可下,而長江以北的清軍此時尚未完成集結,康熙皇帝也被吳三桂突如其來聲勢浩大的造反形勢打的措手不及。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吳三桂駐兵松滋三個月內,卻遲遲未見飲馬黃河、直搗黃龍的舉動,手下謀臣紛紛建議吳三桂應一鼓作氣渡過長江劍指黃河,但吳三桂卻依然不為所動。

這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在封建社會謀逆造反是凌遲誅九族的大罪,對於多年縱橫疆場的老狐狸,吳三桂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箭在弦上既已發出,豈有收回的道理,緣何吳三桂未能把握時機突破長江天險直搗帝京呢?

我認為吳三桂沒有抓住有力戰力乘勢渡江北上,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吳三桂“欲出完全”。出兵跨過長江揮師北上就意味著吳三桂要集結現有佔領區內的所有兵力方能逐鹿中原,而僅以臨時駐紮在松滋的兵力顯然無法與長江以北、乃至黃河以北的清廷軍力相抗衡,倘若安穩駐紮於江南之地,即便北伐不成,亦可據江而收,甚至劃江而治。

其次,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尚在北京留作人質,冒然出兵北京必定禍及愛子。根據史料記載,吳三桂駐軍松滋期間曾以書信往來於康熙,並暗中冀希望西藏喇嘛出面調停釋放吳應熊。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吳三桂或許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但絕對是政治上的低能兒,康熙是何等人物?焉能容忍“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最後,吳三桂年事已高,無雄心壯志。三藩之亂爆發後,吳三桂已年屆六旬,作為起事的領頭羊,要想一鼓作氣拿下帝京推翻滿清的統治,顯然完成這個沉重的任務並非朝夕的事情,而這就需要統帥必須具備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譬如靖難之役朱棣九戰九敗最後一舉突破南京城,成功問鼎帝位,倘若朱棣不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也許歷史上就少了一位永樂大帝,而多了一位謀逆失敗凌遲處死的藩王,顯然就當時吳軍勢如破竹和長江以北聞風逃匿的清軍來看,吳三桂倘若一鼓作氣殺奔江北,天下易主或未可知也,但從吳三桂久駐松滋的情況來看,此時的他早已喪失了當年策馬揚鞭揮刀沙場的銳意進取精神。

因此,縱觀彼時格局,倘若吳三桂以迅雷之勢揮戈北上,至少飲馬黃河必成定局,畢竟此時距離滿清入關還不足二十餘年,民族問題極為尖銳,加之吳三桂聽從謀臣良策問鼎帝京驅逐韃虜大功可成也,可惜,遲暮之年的吳三桂早已喪失了當年引賊入關、蕩平江南的勇氣,否則,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矣!


明月秋風照當年


三藩之亂時,清軍的兵力大概是在15萬至40萬之間,最多可以動員40多萬的兵力,而吳三桂一藩的兵力即有20萬,耿藩有20萬,尚藩有10萬,此外,陝西的王輔臣傭兵數萬,明鄭集團亦有兵力數萬。

吳三桂兵勢最盛之時,佔領了江南六省之地,兵臨嶽州、長沙,可謂已經飲馬長江了,可為什麼還戰敗了呢?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軍事技術問題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清軍的火器威力。

清朝在順治、康熙年間,還是十分重視火器的,清初的時候,順治皇帝就重用西方傳教士,研製各種火炮,這些火炮在平定南明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青年時期的康熙)

紅衣大炮是一種從西方傳入的前裝滑膛加農炮,起初稱之為“紅夷大炮”,因這種火炮是從荷蘭人和葡萄人手中購得而得名,清初統治者忌諱“夷”字而改稱“紅衣大炮”。

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大顯威力,清軍在此戰中失敗,明軍大勝,據說努爾哈赤就是被紅夷大炮擊中而身亡的。

早在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的時候,清軍就開始仿製紅夷大炮,併成功擁有了十幾門這種大炮,改名為“紅衣大炮”,清軍曾大規模裝備這種大炮來對付明軍和農民起義軍。

(吳三桂畫像)

清軍入關之後,西方傳教士繼續留在北京,為清廷效力,他們為清軍研製了各種火炮,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廷還成功製造了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吳三桂雖然兵勢盛,但清軍戰鬥力依然很強悍,並且裝備有火炮。

此外,“三藩之亂”其實只是“一藩之亂”,耿精忠在叛亂之後,很快就投降了,而尚之信更談不上反,所以,吳三桂只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兵勢最盛,但到了後來,就不比清軍“盛”了。


騰飛說史


(我是君箋雅,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吳三桂兵力其實並不多。

吳三桂叛亂,手中兵力大概二十萬左右。所謂三藩叛亂,不過是吳三桂真刀真槍,其他兩藩搖旗吶喊而已。吳三桂攻其不備,加之江南原本就是三藩的勢力範圍,戰爭初期取得優勢再正常不過。不過隨後,吳三桂犯了兩個戰略錯誤,讓吳三桂功虧一簣。

第一,小看了清廷的火氣威力。

清朝由於有對明作戰的經驗,對於明朝的“紅夷大炮”印象深刻。畢竟連老祖宗努爾哈赤都被轟死了。所以清朝掌握天下的時候對於這傳自西方的強大武器一直致力於發展。久而久之,清軍的火器裝備成了一個王牌。而這顯然不是可以給吳三桂的。所以吳三桂再怎麼索取軍費,發展軍力,清軍還是掌握了武器的核心機密。


兵臨長江,雙方對峙。大炮的威力就會顯現出來,這種神奇的可怕的武器,殺傷力在其次,威懾力才是關鍵。畢竟距離遙遠,一炮下去,一群人都給炸死。這仗怎麼打?畢竟跟著吳三桂造反也要有命享受勝利果實啊。沒命享受還造反幹啥?

這種念頭一出來,軍心立馬就不穩。後面根本不用打,這個大炮一出來,吳三桂的軍隊就會潰散。甚至逃兵不斷。吳三桂大勢已去。

第二,吳三桂稱帝太急。

其實算不上稱帝太著急。吳三桂也是眼見大勢已去才稱帝的。畢竟過江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就幻想劃江而治。稱帝本想給手下人實錘的感覺,也可以論功行賞。一旦有了利益,就可以讓渙散的軍心重新凝聚。卻不想,他軍隊中還有一部分人等著他反清復明的。結果這老小子先稱帝了,這不是玩人麼?我們要反清復明,你卻稱帝了。吳三桂的軍心再次崩潰。而耿精忠和尚之信根本爛泥扶不上牆,早早離他而去。內部不穩定,吳三桂潰散勢如破竹。

三藩之亂的兇險我認為並沒有那麼大。一直都在康熙皇帝的掌握之中。吳三桂在滿漢軍民心中沒有一點人心。他也只能自己打光自己那點家底。然後該從哪裡來,就從哪裡去了。小丑而已!

我是君箋雅,偶爾也侃侃紅樓以外的文學和歷史。歡迎大家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君箋雅侃紅樓


康熙十二年(1673年),19歲的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決定撤藩。當時,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在京為質,他打探到消息後,立即派人報告了遠在雲南的吳三桂,吳三桂又迅速告知了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兩人均感惶恐不安,因為撤藩對他倆來說可能意味著將失去一切。吳三桂、耿精忠的幕僚勸說二王,不如先主動請辭,以投石問路、試探下朝廷的底線和真實態度再決定下一步的應對之策。

吳三桂和耿精忠於這年10月主動上書清廷,懇請撤藩,還說了一些“仰墾皇仁、撤回安藩(堅決擁護朝廷的英明決定、以實際行動響應皇上的撤藩號召)”之類的光面話,吳三桂的試探之舉,清廷的一些大臣們已經看出來了。

圍繞著是否撤藩以及最佳時機未到這一難題,朝臣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絕大多數人認為萬不可輕言撤藩,否則吳三桂等人定會鋌而走險、舉兵造反。只有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等少數人主張堅決撤藩,越早越好。幾番唇槍舌劍交鋒,都未能取得共識。就在雙方相持不下時,年輕的康熙異常果斷地說:“三藩久握重兵,蓄謀已久,今撤也反,不撤也反,與其晚撤,不如早撤。只是要一邊著手撤藩,一邊積極準備應戰罷了”。

皇帝定了調調,誰還敢再論不撤藩的理由?康熙派出使者,催促三藩快撤,吳三桂等見弄巧成拙,只好陽奉陰違,一面敷衍朝廷來使,一面暗地裡緊鑼密鼓地加緊起兵造反的各項準備工作。

康熙派來的使者察覺到吳三桂在拖延時間,不願交出兵權,更不願離開雲南,決定回京去報告。吳三桂感覺到無法可想,就殺掉了清使和雲南巡撫朱國治,並於1673年11月在昆明悍然扯旗造反。

吳三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駐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和駐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聞風而動,起兵響應。“三藩之亂”剛開始時氣勢洶洶,其形勢和當初康熙的預判基本一致,特別是吳三桂的5萬餘軍隊,離開雲南後很快就攻入了湖南,四川、廣西一帶的前明降官和土司頭人紛紛舉兵附和響應,一時間,叛亂的戰火幾乎燃遍了大半個中國。

吳軍攻勢犀利,所向披靡,引起清廷震動,特別是一些反對撤藩的官員更是被嚇壞了,他們再次跳出來主張與吳三桂叛軍議和,甚至有人建議將長江以南割讓給吳三桂等人以苟且偷安,還有大臣提議將當初力主撤藩的明珠等人處死。面對極度不利的局勢,康熙再次力排眾議,果斷地做出決定,下令將在北京做人質的三桂之子吳應熊、孫吳世霖誅殺。這樣一下狠手,滿朝文武知道了清廷已無退路,只有和“三藩”叛軍決一死戰,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因此統一了思想,堅定了破釜沉舟的意志。

而吳三桂等人也清楚以武力要挾清廷的想法已經落空,只能血戰到底,不拼個魚死網破就收不了場。但吳軍的大部分將領逐漸開始和三桂離心離德了。

少年老成的康熙面對兵兇戰危的局勢,再次顯露出了他臨危不亂的大將風度,他冷靜思考對策,最終確立了正確的戰略、戰術,他認為“三藩之亂”禍起吳三桂,其餘的大多是脅從,只要集中力量擊垮吳三桂,其餘的叛軍群龍無首,必不戰自亂,再一一攻破或收服也就不是難事了。

康熙加緊調兵遣將,集中精銳重點向吳三桂發起攻擊,而對於川、陝、桂等地的叛軍,他則採用籠絡、分化、說服、爭取的策略。清廷宣佈,只嚴懲吳三桂等叛亂元兇,對於脅從者,只要願意放下武器歸順的,一律赦免不問,想回鄉的發與盤纏。康熙這一招果然厲害,勝過十萬甲兵,在不長的時間內,吳軍士氣低落,將士紛紛叛逃,兵力倍於清軍的吳三桂叛軍被分化瓦解,清軍轉守為攻,吳三桂自己也被困在湖南衡州一帶進退不得。吳三桂曾經背叛明朝,勾引清軍入塞,後來又用弓弦親手絞殺了南明永曆帝,因此在漢人尤其是知識分子中口碑較差,他起事後雖然豎起了“復明”大旗,但並沒有起到一呼百應的效果。失去了民眾支持的吳三桂叛軍,好比無源之水,敗局早已註定。

1678年,清軍大舉進攻,相繼收復了岳陽、瀏陽等城池,吳三桂感覺大勢已去,但仍想過一把皇帝癮,於是撕下了“反清復明”的假面具,於3月23日在衡山祭天,自稱皇帝,改元昭武,大封文武百官,冊封張氏為皇后,改衡州為定天府。

8月18日,面對愈發不利的戰局,吳三桂在焦慮過重的煎熬中死去。其孫吳世璠即位,不久率軍退守雲南,後來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服毒自盡。清軍將吳世璠斷首送京,吳三桂也遭剖棺戮屍。耿精忠、尚之信等也早就被殺,川、陝、冀等地的叛亂也相繼平定。到1681年,歷時8年之久的“三藩之亂”終於被徹底平息。在平亂中,康熙的表現很是亮眼,一是態度堅決,臨亂不驚;二是策略得當,方針正確,集中力量聚攻吳三桂,分化瓦解其餘僕從叛軍;三是善於用人,運籌帷幄,指揮有方。平定“三藩之亂”後,年已28歲的康熙已經是個成熟老練的政治家了。

【寫作答題不易 剽竊必究】【網絡配圖】


鐵馬冰河wu


吳三桂起兵造反的時候,全國形勢一片大好。王輔臣在甘肅起兵,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尚之信在廣州起兵,孫延齡在廣西起兵,吳之茂在四川叛變,蔡祿在河北叛變,鄭經在臺灣響應。另外,還有四川的少數民族土司造反,察哈爾蒙古布爾尼造反,青海墨爾根臺吉造反,包括清朝的屬國朝鮮也開始造反。可以說,大半個中國都造反了,清朝只剩下關外及中原地區。造反的各方,對清朝形成了一種包圍的態勢。

然而,在如此大好形勢下,為什麼吳三桂最終還是敗了呢?他究竟是哪些地方做得不對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吳三桂畫像)

第一,吳三桂反清的理由不充分。

吳三桂是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反叛清朝的。但是,天下人都明白,其一,清兵是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把他們放進來的。其二,南明的永曆帝,是吳三桂追到緬甸去把他殺死的。吳三桂這“反清復明”的口號,能有多少人相信?

第二,響應吳三桂的藩鎮雖多,但是與吳三桂同心的少,沒有形成合力

所謂與吳三桂不同心,沒有形成合力,又體現在三點:

一是藩鎮各自為政,並不聽吳三桂的號令。每一個造反的藩鎮,所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且是眼前的利益,一時的利益,並沒有從通盤上進行考慮,更不會服從吳三桂的指揮。比如甘肅的王輔臣,雖然他是從吳三桂身邊走出去的,吳三桂也在極力拉攏他,請他出任總管大將軍,但他其實並不聽吳三桂節制。

(王輔臣劇照)

二是藩鎮們在吳三桂和清朝之間搖擺不定,首鼠兩端。其中,曾經多次反覆的包括耿精忠、尚之信、王輔臣、孫延齡等等。可以說,除了吳三桂,以及老牌抗清將領鄭經(鄭成功的兒子),基本上都是投降了清朝,又反叛,又投降清朝。總之是搖擺不定。由此可見,藩鎮雖多,真正與清朝硬碰的,卻非常少。

三是吳三桂和其他造反藩鎮之間為了自身利益,矛盾太多,大大消耗了自身力量。比如鎮守廣西的孫延齡,先受吳三桂的拉攏,舉起反清大旗。但是在清朝的招撫下,又投降清朝,後來,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琮擊殺孫延齡。孫延齡的部眾有和吳世琮發生矛盾,攻擊吳三桂軍隊,後來還成為吳三桂後方的心腹大患。可以說,內部的牴牾,嚴重消耗了反清軍隊自身的力量。

第三,吳三桂在戰略上出現巨大的失誤。

吳三桂在領兵北上的時候,他並不敢跨過長江,而是把兵力部署在長江以南,想依靠長江天險,與清軍對抗。最後實現就算打不敗清軍,也劃江而治的目的。但是,我們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政權,可以依靠長江,守住南方防線的。必須要深入中原腹地,才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年邁的吳三桂失去進取心,不敢深入中原,因而失去進攻的好機會。

第四,清軍對反叛的藩鎮實施各個擊破的方式。

清軍的策略是,對各地反叛藩鎮,以招撫為主。只要他們投降,就既往不咎,而且加官進爵,但是對吳三桂則堅決打擊。再加上吳三桂與個藩鎮關係沒處理好,所以最終他成為孤家寡人。

(康熙帝畫像)

第五,吳三桂最後階段稱帝,讓他徹底失去民心。

吳三桂是打個“反清復明”的旗號造反的,表面上尊奉所謂明朝皇室後裔(朱三太子),實際上並沒有尊奉任何一個明朝皇室後裔。這也罷了,畢竟有一點點說服力。但是最後階段,他想過一把皇帝癮,匆匆稱帝(或者說“周王”)。這樣一來,他便失去了兩方面的支持。一是普通老百姓的支持,二是各反叛藩鎮的支持。沒有支持,誰還替他打仗?

可以說,在清朝分化瓦解及吳三桂自己作死的雙重作用下,吳三桂走向了滅亡的邊沿。

第五,吳三桂病死。

吳三桂在世,還可以利用自己多年來與各藩王之間的交情,取得一些支持,有一定的號召力。吳三桂一死,他的孫子吳世璠完全沒有威望,最終眾人如鳥獸散,被清軍很快就擊敗剷除乾淨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當年明軍號稱二百萬人馬,李自成號稱百萬,清軍不過二十萬,結果呢?所以,兵力只能算做奪取政權的一個參考,不能算作絕對依據。

三藩之間並非鐵板一塊

當時三藩並非鐵板一塊,其中以平西王吳三桂勢力最強,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追隨其後,其中尚可喜的孫子尚之信反叛之心比較強,但是尚可喜比較忠於大清。

從元末明初的農民起義過往經驗來看,三藩未必不是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尤其是三藩在反清的過程中,臺灣的鄭氏也在反清,結果還沒跟清軍打怎麼樣,鄭氏先跟耿精忠打了起來,原因就是在清軍入關的過程中,三藩和明朝遺老積怨太深。

名不正則言不順

鄭氏和耿精忠之間的矛盾,其實也就是三藩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當初吳三桂在昆明殺死永曆帝,就標誌著三藩不可能和明朝遺老一同進行反清復明,而吳三桂在反抗的過程中打著的旗號就是反清復明。

尤其是後來吳三桂登基的舉動更是傷了漢人地主士大夫的心,在沒有形成反清統一戰線,而且內部矛盾極大的情況下,三藩被各個擊破,後來在臺灣的鄭氏也一併被打敗了。

清廷方面團結一致,並且早有準備

與三藩離心離德的政治情況來看,清廷一方反而是上下一心,滿蒙合作,共同打擊三藩。其實清廷也知道三藩早晚是禍害,在康熙登基之初就將平定三藩當做重要的目標來做。

而清廷在對三藩一開始就是早有防備,比如分封之地,盡是東南和西南,歷史上從來沒有從福建、廣西、廣東、雲南走出一個全國性的政權,可以說,在地緣上,清廷就已經形成了對三藩的壓迫。

打到長江好打,過長江就費勁了

歷史上,所有的北伐,除了朱元璋和國民革命軍的北伐外,幾乎都很難打過長江,一旦突破長江,就是平原居多,如果繼續向北,很容易兵敗垂成,所以,南京歷來都是南方政權的重要據點。

孫權佔據南京,朱元璋佔據南京,洪秀全還是佔據南京,所以,吳三桂佔據衡州,實際上是在等天下大亂,然後伺機北伐,結果是吳三桂都熬死了,天下不但沒有生變,在康熙的帶領下,反而三藩被各個擊破。

只能說,吳三桂小瞧了康熙。


當然,上面這些都是分析吳三桂失敗的原因,其實吳三桂也並不是沒有機會,主要還是歲數大了,幹不動了,吳三桂造反的時候已經六十一歲啦!老驥伏櫪,能和清廷劃江而治,也體現了吳三桂的個人能力啊。


史論縱橫


事壞就壞在“飲馬長江”四個字上,要不然吳三桂一倍兵力於清軍的情況下,康熙帝的皇位可真就不保了。


關於吳三桂在優勢兵力下卻敗給康熙帝這事,其實有很多說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要說統一一個口徑,卻似乎又很難達成共識,因為眾多的猜測,可謂千差萬別,根本沒有合併同類項的可能!(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要說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這話倒不假,當時吳三桂自己掌握的兵力在20餘萬,靖南王耿精忠手裡也有效20萬,平南王尚可喜(主要是他的兒子尚之信有反叛之心)手裡十餘萬。

加上逃亡臺灣的鄭成功後代鄭經一夥,陝西的王甫臣及一些打著反清復明旗號的遊兵散勇,與清廷作戰的軍隊(不一定受吳三桂指揮)在70萬上下。

當時康熙所能直接指揮的軍隊有多少呢?――40萬,不過這是沒有全部動員的數字,隨手可用的在40萬上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說吳三桂比清軍多了近一倍,倒的確沒有胡說。


不過要是認準了吳三桂就一直比清軍強勢,比清軍人多的話,其實也有失偏頗,就吳三桂這邊這些人,其實死心塌地跟他的並不多,還沒正經開打,尚可喜就撩了,耿精忠基本上就是一觸即潰的狀態!

這都不叫打仗,這叫上屋抽梯,把吳三桂架在高處,下不來了,其他人還能緩和說辭,吳三桂作為叛亂的罪魁禍首,是一定要被梟首示眾的。

不過雖然吳三桂的兵力有烏合之眾的嫌疑,但在初期的戰事中,進展的確順吉,而且吳三桂還可以借勢直搗黃龍。


可事情壞就壞在“飲馬長江”四個字,吳三桂在長江邊停留了足足有三月餘,戰機盡失,康熙帝利用難得的喘息機會,重新進行了戰爭動員。

吳三桂年老體弱,可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加之小夥伴們不給力,失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歷史三日談


康熙削三藩,逼反吳三桂,吳三桂很快拿下雲南、貴州、四川、湖南,連上廣西的孫延齡投了吳三桂,吳三桂是佔據了五個省的地盤。

在說鎮守福建的耿靖忠,早跟吳三桂通聯,聽說吳三桂已得湖南、四川。欲起兵遙應,兵分三路,從東路攻浙江、台州。西路攻江西的廣興、建昌,饒州。中路攻浙江的金華、衢州。尚可喜未反。可以說是大的關鍵戰場有三處,一個是川陝之間,一個湖南和江西交界地區,一個就是浙江。

咱先說吳三桂攻下湖南飲馬長江,為何敗了,吳三桂佔據五省,他敗在倆處地方,一個就是吳將“王屏藩”據守蜀“漢中”,和投過來的“王輔臣”佔據的平涼成犄角之勢,來牽制清軍。看過三國的都知道那個地形。本來吳三桂的意圖就是想繞過陝直抵燕京老巢,那在荊襄的清軍根本來不及回援,可惜王輔臣中了清將“圖海”的調虎離山失了平涼,王輔臣被招降。平涼的丟失,失的吳軍不敢渡江。加上胡國柱聽信饞言把最能打的吳將高大節從鄰近湖南的江西袁州撤下來臨時換將,高大節可是把從江西援湘的清將帶著洋炮的嶽樂的後路給斷了,成功拿下袁州的悍將。高大節的調離,很快讓清軍復得袁州增援湖南。至於耿靖忠的部隊,讓傑書等清將用洋炮打的是節節敗退 ,最後連福建老巢也被清軍拿下,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臨時起戈,也是削藩尾聲的曇花一現。耿靖忠的失敗,尚之信的投降,閩、粵、浙已經被清軍控制,吳三桂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過了一把皇帝癮就病死了,留下吳世璠、夏國相、馬寶等退入雲貴,最後被清軍一舉蕩定。


夏有涼風61


一個人再無敵,百戰百勝,然而有一樣是敵不過的,那就是歲月,吳三桂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敗給了歲月並非清廷。

受影視劇荼毒不淺,世人都以為吳三桂乃反覆無常的漢奸小人,康熙大帝在與其角逐之中一直穩操勝券。今日我們且不論吳三桂數次改弦易轍的原因,只簡單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吳三桂。


公元1644年,吳三桂不滿逼迫崇禎自縊且將自己一家老小圈禁的李自成大順政權,擺了李自成一道,聯合多爾袞引清兵度過山海關。此後,為滿清四處征戰李自成政權將近20年,封為雲南平西王。可以說,滿清的大半天下都是吳三桂打下來的。所以,歷史上真實的吳三桂並非如影視或者我們謠傳那樣不堪,吳三桂號稱鐵騎將軍,鎮守山海關令滿清未進寸土,他的能力可見一斑。

1659年,吳三桂入緬甸徵南明政權,俘南明永曆皇帝,1662年,為取信於清廷,吳三桂在雲南勒死永曆皇帝,寒了天下仕子的心。

1673年,康熙不堪三蕃重俸,意圖撤蕃,年61歲的吳三桂為求取生之道在雲南殺滿清巡撫朱國治,擁兵20萬宣告起兵造反,短時間內,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圈禁其父親起兵造反擁兵10萬,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擁兵20萬紛紛默契響應,一時間,加上臺灣鄭經殘部,保明與少數民族勢力,南方將近70萬兵力與滿清割據,已經擁有了劍指京都的實力。此時,康熙能夠調遣兵力不過20萬而已。同年,尚之信又作牆頭草轉降滿清。

吳三桂意圖三面夾擊康熙,即聯合昔日部將陝西總督王輔臣還有靖南王耿精忠夾擊康熙,派遣使者汪士榮勸降王輔臣響應自己,王輔臣不願附逆,未經與山西張勇商量便將汪士榮交於康熙發落,將吳三桂書信與計劃和盤托出。張勇因此嫉恨王輔臣目中無人,與其分政治之。恰逢四川總督鄭蛟麟附逆造反,康熙派遣大臣莫洛為山陝經略,莫洛因為與張勇私交甚密而處處掣肘王輔臣。

公元1674年12月既康熙十三年,王輔臣被逼無奈,在寧羌殺莫洛,宣告起兵造反,這可把吳三桂高興壞了,總算實現了自己三面夾擊的戰略。

次年2月5日,王輔臣攻下蘭州,一時間陝甘岌岌可危。


1675年,康熙集結十路大軍與吳三桂在湖南,岳陽一帶兩軍對峙。此時,兵多將廣的吳三桂卻始終不願聽謀士劉玄初建議北上直搗黃龍而是選擇在松滋停留三個月,致使白白貽誤戰機。

大局轉折在公元1676年,康熙派遣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與心腹周培公徵王輔臣,圖海先於平涼斷其糧草再攻心為上,招降王輔臣,吳三桂左翼淪陷。同年,東面的耿精忠部因與臺灣鄭經部相互猜忌且部將離心,投降滿清。至此,吳三桂只能孤軍駐守衡州,調兵遣將與滿清對峙,其中,其大將馬寶在永興大敗清廷,接著幾戰告捷。

但是,所謂單拳難敵四手,吳三桂正值暮年,且其因為幾度改弦易轍已經無人願意追隨,大勢落在了清廷,就是昔日漢族盟友也因為他殺了永曆皇帝而與他勢不兩立。也許吳三桂自知大勢已去,在1678年3月在衡州稱帝,但是,隨著夫人去世加上戰事膠著,吳三桂身體每況愈下。

公元1678年8月18日,吳三桂因為積鬱成疾而死,享年66歲。

公元1682年耿精忠被康熙賜死,三蕃之亂結束。

值得一提,吳三桂在最後一年66歲時,即使是勢單力薄依然讓滿清吃盡了苦頭,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吳三桂敗並非因為當初不肯過長江直搗黃龍,更多是因為年紀大了,大壽將盡,心有餘而力不足,假如再給他10年光陰,天下必定改弦易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