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十問AI商用:航班延誤焦慮症,還要困擾我們多久?

華為十問AI商用:航班延誤焦慮症,還要困擾我們多久?

“我們抱歉地通知您...”還要困擾我們多少次?

你一定也經歷過這樣的情景:提前兩個小時到達機場,安檢等候登機,而航班起飛時間卻一再後延。

在中國,絕大多數的旅客曾遇到過和你一樣的狀況。相關數據顯示,國內機場的出港準點率不足80%,僅有七成航班可以按時起飛。

華為十問AI商用:航班延誤焦慮症,還要困擾我們多久?

航班延誤,總是因為天氣原因?

事實上,除去氣象環境、航空管制等不可抗因素以外,一座機場自身的運作效率及智慧化程度,也是決定飛機能否準點起飛的重要原因。

你的航班晚點,也許是因為前序航班才剛剛降落

民航系統具有高度的鏈條聯動性。國內的航空公司,每架飛機每天要承擔3-4趟飛行任務,每架飛機的航班計劃都預先排好。

前一航班出現任何問題,都可能引發後續航班的連鎖反應。

比如,一架從北京飛往上海的飛機不能按時出港,極有可能是山竹影響了深圳方面的天氣,造成前序航班未能準點到達北京機場。

飛機從降落到再起飛,中間隔著十萬八千個環節

每架飛機起飛前,都要經過地面上下客、清潔、裝卸貨、例行檢查等環節。

過去,這些環節很大比例上依賴於人工調度和進度管理,儘管通過豐富的經驗和嚴格管理,不會出現較大偏差,但距離達到效率提升的滿意效果,差得還遠。

總有“豬隊友”,拖了整架飛機的後腿

只有當飛機關上艙門,機場才允許它進入排隊起飛環節。一位旅客遲到,就會導致航班過號重排,重新走一遍流程。

如何讓機場更智慧

今年6月,華為發佈了智慧機場2.0解決方案,旨在幫助所有機場變得“會思考、會說話、會看臉”,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航班出港的準點率。

機場會思考,航班調度更智慧

華為十問AI商用:航班延誤焦慮症,還要困擾我們多久?

國內的大型機場,每年旅客吞吐量達到千萬甚至上億級別,每天起降的飛機均有成百上千架之多。

基於eLTE、ICP的可視化地勤解決方案的部署,智慧機場能夠實現通過一張網絡、一部終端來實現對機場人員、車輛及設備的定位、跟蹤,解決機場各個專業部門之間的協同辦公、調度問題,讓機場AOC會思考,為機場運營提供最優調度方案。

機場會說話,飛行員降落更高效

華為十問AI商用:航班延誤焦慮症,還要困擾我們多久?

從前,每架航班都是由人工分配機位,在大面積延誤的情況下,需要重新分配,要耗時幾個小時。在飛機快要降落時,飛行員會收到一條停機位信息和路線指令,然後靠地面路牌指示滑行。

可是,不熟悉路線的飛行員就得睜大雙眼高度集中注意力。如果遇到更加複雜的機場情況,還必須動用引導車將航班引到具體機位。

現在,華為正在進行智能機位分配和智慧助航燈的創新。智能機位分配系統通過大數據和智能算法,為每架航班自動分配了機位,再通過ASMGCS系統(高級場面活動引導和控制系統),自動計算出最佳滑行路線,然後控制助航燈,形成一條綠色的引導路線。

衝突的區域則亮起紅燈,如有違反,就會馬上告警。這樣一來,大大提升了飛機滑行效率和安全性,飛機就如在導航地圖裡滑行。

機場會看臉,乘客刷臉更便捷

華為十問AI商用:航班延誤焦慮症,還要困擾我們多久?

繁瑣的身份驗證和安檢,讓旅客在排隊中花費大量時間。降低了旅客的飛行體驗不說,常常還會造成航班在排隊起飛中延誤時間。

智慧機場,追求給旅客帶來“無感通行”的體驗,讓旅客幾乎零延時通過關卡,再也不用手忙腳亂翻找機票和身份證件了。

旅客進入航站樓就能感受到機場的智慧——當旅客進入預安檢區域就能被識別出是否是機場常旅客,是的話就可以走快捷安檢通道。

站在航班信息顯示屏下,系統可以自動掃臉識別出用戶身份,並將航班信息和登機口導航圖自動顯示在大屏上。

登機環節,旅客也可以刷臉暢行,大幅縮短從安檢到登機的時間。

未來,再無“航班延誤焦慮症”

目前,華為已經為全球50多個機場、20多家航空公司和空管部門提供了智慧化服務,包括超過15個年客流量3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

華為相信,得益於智慧機場系統,在不遠的未來,非不可抗力的航班延誤現象將被消滅。你的“航班延誤焦慮症”,也將不治自愈。機場+智能,出行更順心!

華為十問AI商用:航班延誤焦慮症,還要困擾我們多久?

華為十問AI商用:航班延誤焦慮症,還要困擾我們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