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黏人、咬人、亂摸、扔東西等,媽媽你怎麼做?

孩子1歲以後,黏人、咬人、到處亂摸、扔東西、怕洗澡.....,從孩子站起來學步的那一刻起,媽媽就多了很多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此,媽媽要了解各年齡段寶寶的生長髮育特點,減少孩子教育過程中的盲目性,當出現情況的時候,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孩子黏人、咬人、亂摸、扔東西等,媽媽你怎麼做?

1、孩子喜歡亂摸東西

學會走路後,經常去碰那些不准他碰的東西,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亂碰東西是正常的,就算他再長大一些,也不一定能夠分清什麼東西該碰,什麼不該碰。假如他要碰危險的東西,我們當然要嚴厲地警告他“不可以。”但也要儘量將孩子不能碰的東西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或者不要讓孩子到存放危險物品的地方,才是明智合理的。

2、黏人

孩子這個階段特別黏媽媽,一旦發現媽媽沒在身邊,就會不停哭鬧找媽媽。孩子之所以會這麼強烈地依賴母親,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認為只有在媽媽的身邊才是安全的。所以,媽媽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為了鍛鍊孩子,當你在家裡但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你要經常叫叫她,讓她感覺你一直都在家裡,沒有離開。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不同層面的依賴性都會顯現出來,家長會遇到很多新問題。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某一個發展階段獲得滿足感後,孩子會自我糾正,進入下一個新階段。

孩子黏人、咬人、亂摸、扔東西等,媽媽你怎麼做?

3、咬人、打人

小孩在長牙的時候就會有咬人的行為,長牙早的孩子更容易出現。一般只需幾個月的時間這種毛病就會自己消失的。而有些孩子的這種行為是特定的時刻發生,比如很急切地要睡覺的時候,或者很多人看他的時候,或者他突然承受了過多的外界刺激。家長要給孩子多些寬容,適當多給孩子一點自己的空間,不要對他做出過多的要求。

4、不願意洗澡

孩子突然變得特別不願意洗澡,每回要洗時就不停地哭鬧,費很大力氣才能洗完。但有些不肯洗澡的孩子,在改變洗澡的方式後,會慢慢接受。比如,讓孩子在洗澡盆邊坐著洗澡,用海綿輕輕擦拭。

假如問題仍得不到解決,要考慮給孩子洗澡時找人來幫忙。要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某個活動上,讓他無法顧及有人給他“洗澡”。碰到這種情況,一般爸爸是最合適的人選。先在浴缸裡放好水,然後爸爸坐到裡面,讓孩子坐到爸爸的膝蓋上,在這樣一個安穩的支柱上坐著,當然沒有什麼好怕的。也可以拿幾樣玩具,讓孩子舀水玩,注意力沒有放在有人幫他洗澡這件事情上。

孩子黏人、咬人、亂摸、扔東西等,媽媽你怎麼做?

5、不斷扔東西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管拿到什麼東西都會扔,甚至吃飯的筷子等都會扔。事實上,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是很正常的。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會達到丟東西的高峰期。不用擔心,孩子扔東西的行為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消失。

不論任何教養方法,家長都要了解孩子,1-2歲期間,孩子變化很快,可大多數的孩子是有章可循的,家長每個月都要不斷更新教養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