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推進,爲何地方政府成了最大隱患?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增多,環境方面所面臨的壓力確實是小了許多,但是在推進新能源汽車的進程中,卻是卻到了諸多麻煩。正如常言所說,表面上一片欣欣向榮之像,背地裡卻是波濤洶湧。整個新能量源汽車市場的亂象之下,每一件都關係著消費者本身的切身利益。

新能源汽車推進,為何地方政府成了最大隱患?

首先,根據2017年NEV乘用車市場銷量數據,但凡有新能源車企駐紮的城市,其本地品牌銷量都佔絕對優勢。在全年銷量超過5000輛的23個城市中,本地品牌銷量佔比超過1/4的有14個城市。市場表現與政策推動密不可分,全都離不開其地方政策的推動作用。因此,新能源汽車從生產到銷售各環節,都受地方政策引導,需從多方面避免地方保護、行業欺騙、監管不力等問題的存在。

新能源汽車推進,為何地方政府成了最大隱患?

其次,現在很多新能源車主最為擔心的問題是在汽車快要沒電時,找不到合適的衝電樁,雖說現在國家加大力度興建充電樁,讓車主出門時毫無後顧之憂,但是許多人表示,在汽車只剩40%的電量便已經開始尋找,一直到20%還依然找不到能用的充電樁,並且許多都是壞樁,可見,想要推動新能量汽車市場的進程,其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刻不容緩!

新能源汽車推進,為何地方政府成了最大隱患?

總結,無論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有多少優勢可言,但其基礎也是建立在各地方政府的合理利用政策手段的基礎之上,同時也希望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省去後顧之憂!

(運營人員:博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