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的「翅膀」——來自石家莊市智慧農業建設的調查

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的“翅膀”

——來自石家莊市智慧農業建設的調查

看著兒子陳巧飛捧著一部手機,既可以向農技專家諮詢種植技術,又能向天南海北的客戶推銷自家的紅薯,還能瞭解紅薯在全國的實時銷售行情,元氏縣東杜村種了半輩子地的陳建魁眼界大開。

這不,這些天陳建魁也在手機上下載了石家莊市智慧農業平臺的客戶端,正嘗試著依託信息技術做大做強他們家的特色紅薯種植產業。

其實,這只是石家莊市智慧農業應用中的一個小事例。近兩年來,石家莊市以構建省會數字農業綜合支撐服務平臺項目為抓手,實施了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通過智能服務、智慧農機、測土配方、益農信息微商和農產品價格實時發佈系統等平臺,對石家莊市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流通進行了重構,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的“翅膀”。

智能下單,讓農技服務更加便捷

元氏縣東杜村有著多年紅薯種植歷史,無論是前些年的傳統種植,還是後來的特色紅薯種植,鄉親們最需要的都是農技服務。

“以前遇到種植技術的問題,到處找專家,牽涉精力不說,有時候找不到對口兒專家還會耽誤‘病情’。現在,大家夥兒再也不為這事兒犯愁了!”紅薯種植大戶陳巧飛拿出手機說,如今,打開手機客戶端,通過智能服務平臺,就能給附近的農技人員下單,把遇到的問題上傳,平臺上的農技人員通過遠程指導和現場查看等方式,就能給莊稼開“藥方”。

陳巧飛所說的智能服務平臺,就是石家莊市在解決農技服務“最後一公里”難題中,搭建的擁有1060名農業服務專家、一線服務人員的數據平臺,涵蓋了種植、養殖、畜牧、水產等領域,農民使用手機客戶端即可實現在線預約、遠程診斷、現場技術支持等農技服務。

石家莊市依託市級農業大數據,在搭建零距離智能服務平臺的同時,還整合了農機作業調度、農機監理、農機推廣服務、農機深耕作業4個系統,建立了農業機械化全產業鏈服務智慧農機平臺,通過平臺可以實現根據農戶需要對農機手進行指揮調度。

信息跑路,讓商機觸“網”可及

農戶小規模生產應對變化大市場的難題,一直是制約農民收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7年以來,石家莊市以信息進村入戶試點為契機,以17個縣(市、區)益農信息社建設為重點,積極構建“互聯網+農產品營銷”新業態,著力構建線上集農牧業投入品、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及綜合信息服務為一體,線下按照“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寬帶、有網頁、有可持續運營能力”的標準,建立益農信息社,解決小規模生產如何應對大市場的難題。目前,石家莊市17個縣(市、區)建立了縣級益農信息社中心社、縣級益農信息社銷售電商平臺和手機端微商城,還發展村級社700多家。

“益農信息社幫助我們把農特產品信息收錄到互聯網平臺上,並通過益農信息微商把它們銷售到全國各地。另外,石家莊市智慧農業平臺還有全國400多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173種農產品的價格實時發佈系統,大家夥兒可以通過手機端和PC端直接查詢產品實時銷售行情。”益農信息社(元氏)縣級運營服務中心負責人何雲峰說,他是這個項目的參與者,更是項目的受益者。何雲峰經營著元氏縣誠信種植家庭農場,種有數百畝的花生。“除了能讓花生包裝上網,擴大銷售渠道外,農產品價格實時發佈系統,也讓我們嚐到了信息帶來的‘甜頭’。前不久,我們準備出售5萬公斤花生,有人提出6.4元一公斤收購,當時大家夥兒都覺得這個價格在當地已經不低了,可我登錄系統一看,外地的花生價格竟然已經賣到了7.4元一公斤。靠著這個系統,我們多掙了5萬元。”何雲峰笑著說。

遠程管控,讓物聯網助推農業發展

在藁城區農業高科技園區的蔬菜大棚內,智能溫室物聯網採集器已得到普遍應用。通過控制室電腦操控,不僅可以自動控制棚室的溫度、溼度,還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的自動定量供給、蔬菜病蟲害遠程診斷等,立體化、多功能、全方位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在這裡大顯身手。

在石家莊市農牧局的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打開智慧農業應用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除了能夠看到石家莊市208個奶站、40多個定點屠宰場的實時監控外,涉及11個縣(市、區)45個區域站的農業集中生產區間也實現了監控覆蓋。“我們可以在鹿泉、藁城、正定、新樂、靈壽、贊皇、元氏、高邑、欒城、趙縣、晉州11個縣(市、區)的農業集中生產區間,通過實時視頻遠程調度,實現對轄區內重大動植物疫病、疫情等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理。”石家莊市農牧局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該市還以農產品質量安全二維碼追溯平臺為依託,對重點企業、重點園區的農業生產狀況實時監控,實現農產品信息可共享、來源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實現農產品質量追溯和應急處置的指揮調度。

隨著智慧農業系統不斷完善,石家莊市的農業智慧辦公體系、三農輿情監測預警體系、三農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和農業電子商務體系,也將逐步實現跨界對接、融合發展,真正讓智慧農業助推現代農業快速發展,促進農業提質和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河北新聞網記者董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