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咖啡那麼貴,是誰把錢賺走了?

星巴克的咖啡那麼貴,是誰把錢賺走了?

法拉格特西站是個位置極佳的地鐵站,每天早晨,睡眼惺忪的行人從法拉格特西站進入國際廣場的大廳,他們並不喜歡繞路,但有一個安靜而舒適的地方引誘他們逗留片刻。今天,咖啡屋裡就有一位迷人的咖啡師,她的胸牌上的名字是“瑪利亞”。當然,我想到的這個地方是星巴克。不出意料,這家咖啡屋位於國際廣場的出口處。這並非法拉格特西站的特例:如果你從附近的法拉格特地鐵北站出來,所路過的第一家店面又會是一家星巴克。你會發現,世界各地都有這種佔據“地利”優勢的咖啡屋。
在星巴克,2.55美元一大杯的卡布奇諾可不算便宜。沒幾個人願意在早晨8點30分到處去找一杯更便宜的咖啡,只為了省幾美分。

如果你像我這樣經常買這種咖啡喝,那麼你可能會想:肯定有人從中大發橫財。如果報紙上偶爾的抱怨是正確的,那麼這杯卡布奇諾裡面的咖啡只值幾美分。當然,報紙並未說明全部情況:還有牛奶、電費、紙杯的成本,以及為要求“瑪麗亞微笑”面對壞脾氣客人所支付的成本。但是,即使你將所有這些成本相加,所得的值仍遠遠低於一杯咖啡的價格。所以肯定有人從中賺了很多錢。究竟是誰呢?

你可能會想到一個明顯的候選人:星巴克的老闆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但答案沒這麼簡單。星巴克之所以將一杯卡布奇諾定價2.55美元,主要原因是隔壁沒有賣2美元一杯的另一家咖啡屋。那麼,為什麼隔壁沒有別人來搶星巴克的生意?我不想貶低舒爾茨先生的成就,但說句老實話,卡布奇諾的確不是什麼複雜的產品。

事實在於,星巴克最顯著的優勢是它的位置,它所在的路線上有成千上萬來回穿梭、有購買慾望的行人。咖啡屋的理想位置並不多——地鐵站出口或繁華街道的十字路口。星巴克及其對手早已盯緊了它們。星巴克的卡布奇諾之所以有相當可觀的利潤空間,既不是因為咖啡的質量,也不是因為它的員工,最重要的因素是位置,位置,位置。

但是,誰控制著位置?在新的租賃協議上看看開頭處的談判方。國際廣場的地主不只約談星巴克一家,還會約談Cosi和馴鹿咖啡等連鎖店。地主可以與它們每一家簽訂一份協議,也可以只與其中一家簽訂排他性的協議。它很快發現,沒人願意為隔壁有10家咖啡屋的地方支付高額費用,所以它將一份排他性協議的價碼抬到最高。

要想弄明白誰賺了大部分的錢,只需想想談判桌的兩側:一側至少有6家相互競爭的公司,另一側是某個擁有一間咖啡屋理想位置的地主。只要讓那些公司相互競爭,地主就能夠確定合同條件,迫使它們之中的一家支付高額租金,而這種租金將抵銷它們所期望的大部分利潤。成功的公司有望獲得一些利潤,但不會太高。如果租金很低,留下巨大利潤空間,那麼另一家咖啡屋將很樂意為這一位置開出更高價。咖啡屋的數量可以不斷增加,但有吸引力的位置有限——這意味著地主們在談判中佔據上風。

這只是紙上談兵,我們有理由問問它是否符合實際。我曾向一位朋友解釋所有相關原理,她問我能否進行證明。幾周後,她問我能否進行證明。幾周後,她寄給我報紙上的一篇文章,其內容依據的是能夠看到咖啡公司賬本的業界專家的意見。文章開始寫道:“賺錢的公司沒有幾家”,而其中的主要問題是,“在人流量很多的重要位置經營零售店成本太高”。

星巴克的咖啡那麼貴,是誰把錢賺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