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翁解读风水经典系列-《青囊经》(七)

以下是语音的文字实录:

好,我们继续来解读《青囊经》。上一次我给大家讲了“阖辟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终始”这一句的含义:“乾”“坤”相合,“奇”“偶”相交,生成五行。那么这种终而复始,一刻不停的天道和自然活动又会代来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就是“八体宏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今天呢,我们就来解读这句“八体宏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中的“八体宏布,子母分施”八个字。

首先“八体宏布”四个字,现在流行的有三种解释,一是把“八体”解释为八方,也就是东西南北东北西北等等八个方位,意思是各方各位各安其位。这种解释很明显是错误的,因为首先“体”字无论古今都没有“方位”的涵义,其次,解释成“八个方向分布在各个方向上”本身从逻辑上就无法解释通。

那么“八体宏布”流行的第二种解释,是把“八体”解释成一种指代,指代前文中所提到的一六、二七、三八和四九八个数字,也就是指阴阳奇偶,意思是阴阳奇偶各安其位。这种解释看似有道理,但其实也是错的,因为,用“八体”指代前文中的八个数字,在语言学上是不成立的,“体”字不可能存在用作指代的用法,从古至今概无先例,并且《青囊经》前文中并列的不止一六、二七、三八、四九八个数字,果如此用,又怎能把并列的五十两个数字排除在外呢?

关于“八体宏布”的第三种解释,是把“八体”解释成“八卦”,也就是指八卦的八种卦象,实际上也就是指乾、坤、坎、震、巽、离、坤、兑。这种解释是正确的。这里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为什么“八体”二字要解释成“八卦”呢?

这里我来给大家做个解释。我一直主张,解读古代的文献,对其文辞的训诂释义,必须严格考证字词的原始含义,并充分考虑古人的语言习惯,不可随意会意或用后世的语言习惯去解释古代文献,当然,这也是训诂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把《青囊经》中“八体”二字的解释成“八卦”之意的原因,就必须从“体”这个字的古典含义中去找。

“体”这个字所包含的意义极多,如指身体、体会、体例、体制等等,而“体”这个字有一个在后世逐渐被忽略不用,但在先秦和上古时代,却非常常用的一个含义,就是指古人在占卜时,占卜出的结果,或者叫“卦象”、“兆象”,征兆的兆,大象的象。“体”的这种含义在先秦时代其实非常常用,比如《诗经·卫风·氓》中就有一句:“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意思是,“你做了占卜,卦象上没有任何不吉利的预兆”。这里的“体”就是“征兆”、“卦象”的意思。

因此,大家应该理解了为什么《青囊经》中的“八体”两个字,可以解释成“八卦”,其实呢,就是指八卦最基本的八种卦象。那么“八体宏布”就很好解释了,字面意思是“八卦的八种卦象分布在四方”。怎么理解呢?就是指在“五兆生成,流行终始”之后,天地间便有了八种卦象,这八种卦象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那么接下来的“子母分施”四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子母”很好理解,对《易经》对八卦稍有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八卦中乾和坤为父母,而坎、震、巽、离、坤、兑为子女。因此,这里的“子母”就是指八卦以父母和子女为标准的分类。

那么“子母分施”中的“施”,在这里取“设置、安放”的意思,《史记·韩世家》中讲:“遂与公乘楚,施三川而归”中的“施”就是取“设置、安放”之意。

那么“子母分施”应该很好理解了,意思是八卦中为父母者和八卦中为子女者各安其位。

好,最后,我再为大家做一个总结,《青囊经》中“八体宏布,子母分施”的意思是:八种卦象分布在四方,八卦中为父母的乾、坤与为子女的坎、震、巽、离、坤、兑,没有混乱,各安其位,各正其职。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为大家继续解读《青囊经》中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四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