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翁解读风水经典系列-《青囊经》(十四)

以下是语音的文字实录:

我们继续来解读《青囊经》,上一讲我为大家解释了《青囊经》中“紫微天极,太乙之御,君临四正,南面而治”两句的含义,意思是:在天上的紫薇宫中,太乙临天极之位,君临四方,面南而统治天空中的各个星宿。今天,我们继续来解读“天市东宫,少微西掖。太微南垣,旁照四极”这四句话的含义。

首先,“天市东宫”,实际上就是指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天市垣”。《简明天文辞典》中讲到:“天市垣,星官名。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三垣理论中的下垣,位于房宿和心宿东北,在紫微垣下的东南角,横跨丑寅卯三宫,约占东南天空57°的范围。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中的武仙座、巨蛇座和蛇夫座的一部份,共包含9个星官,正星87颗,增星37颗。”

按照《步天歌》中的记载,“天市东宫”,主要由22颗星宿组成,分成东区和西区两部分,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的形状,星名都用各地方诸侯命名。东区的十一颗星宿,由南起分别叫做:宋、南海、燕、东海、徐、吴越、齐、中山、九河、赵和魏。西区的十一颗星宿,由南起分别叫做:韩、楚、梁、巴、蜀、秦、周、郑、晋、河间和河中。东区与西区之间,主要亮星为候星。

接下来的“少微西掖”一句,根据《史记·天官书》中的记载:“廷藩西有隋五星,曰少微,士大夫。”《史记正义》中对此句做出了很明确的解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南北列,第一星,处士也,第二星,议士也,第三星,博士也,第四星,大夫也,占以明大黄润,则贤士举,不明反是。月,五星犯守,处士忧,宰相易也。”

很多《青囊经》的解读者,将此处的“少微”单独立“垣”,称为“少微垣”,因此有“四垣二十八宿”之说。这是非常错误的,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只有三垣之说,并无“少微垣”存在。《说文解字》中讲“掖,臂下也”,“少微西掖”是说少微居太微垣之西掖,少微四星在太微垣西掖,是太微垣边沿的星座,实际上是属于“太微垣”。《步天歌》中很明确地讲到“少微四星西南隅”也证明了“少微四星”是指在“太微垣”内。而在中国的天文学家陈遵妫所著的《中国天文学史》中所载的“太微垣图”中也非常明显地可以看出“少微四星”属于“太微垣”。而《青囊经》的作者将天市与少微相对,实际上是取其理化之相应,用其星名,并非是以此立垣。

接下来“太微南垣,旁照四极”这两句,在《简明天文辞典》中有详细的解释:“太微垣,星官名。我国古代三垣中的上垣,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在紫微垣下的东北角。横跨辰已午三宫,约占天空63°的范围,北自常陈,南至明堂,东至上台,西至上将,下临翼轸角亢四宿。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中的室女座,狮子座和后发座的一部份,共包含20个星官,有正星78颗。”

按照《步天歌》中的说法,“太微南垣”也分成东西两区,以五帝座为中枢,成屏藩的形状。太微是政府的意思,故其内星宿多以官名命名。东区的五颗星宿,由南起分别叫做:左执法、东上相、东次相、东次将和东上将。西区的五颗星,由南起分别叫做右执法、西上将、西次将、西次相和西上相。其中的“左执法”和“右执法”两星有时被统称为“南藩两星”。左右执法之间的区域称为“端门”。“太微南垣”东区和西区之间的主要亮星为“五帝座一”。

《淮南子·天文训》中讲到:“太微者,天子之庭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紫微垣”被古人认为是天上对应地上的君主居住之所,而“太微垣”则是对应发号施令的政府机构,因此接下来《青囊经》中才会有“太微南垣,旁照四极”之说。“四极”,是指东南西北四方。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继续为大家解读《青囊经》中接下来的“四七为经,五德为纬,运斡坤舆,垂光乾纪,七政枢机,流通终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