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採購倒逼降價,遭復星、石藥、貝達等衆多大佬反對!

作者 | Chriss

來源 | 健識局

業界對帶量採購爭議日益凸顯。

在近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醫藥創新和投資大會上,帶量採購工作已成為討論焦點。這也成為9月11日以來,醫藥股市持續“跳水”期間,業界關於帶量採購,最集中的一次討論,企業代表叫苦不迭。

石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表示,紫杉醇的帶量採購額才3500多萬,僅是需求的1%。量雖然小,但是衝擊很大。石藥集團市值降了300多億。加上中國生物、恆瑞醫藥,3家市值共“縮水”1200億。而醫保只節約了2億。該公司的紫杉醇白蛋白剛從首仿之爭中勝出。

帶量採購倒逼降價,遭復星、石藥、貝達等眾多大佬反對!

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坦言: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創新藥物審評標準等政策給醫藥行業帶來巨大的變化,我們要加以精心應對,否則有可能很快陷入危機。

作為帶量採購的“標杆”,上海第三批帶量採購結果——進口原研藥“全軍覆沒”,似乎已經證實了帶量採購在促進仿製藥替代原研藥方面的實力。國家醫保局帶量採購方案中,試點省市將讓渡60%至70%的市場,供仿製藥與原研藥角逐,且在醫保支付上,以“中選企業的中標價格作為醫保支付標準”。

雖然看似都是利好仿製藥,特別通過一致性評價仿製藥,卻實實在在引發了醫藥行業的“大地震”,而且最委屈的,還要屬最被看好的持有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企業。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長期存在的“二次議價”、只招不採等問題,令企業對“帶量採購”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帶量採購將加快仿製藥淘汰進程。

而更重要的是,在全國聯動的藥採規則下,試點城市降價就意味著更大範圍的降價。也就是說,不降價,企業將失去大片市場;降價,意味著失去更多市場的利潤空間,甚至面臨虧損。

引入零售藥店,或可解決“量”的難題

“以量換價”是最基本的市場規則。

貝達藥業的埃克替尼,第一批通過國家談判降價,進醫保,此後其市場份額實現了快速增長。據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介紹,2017年埃克替尼的銷量增長了47%,銷售金額增長了0.8%;今年,其銷售量增長28.5%,銷售額增加16%。

但丁列明也直言,談判品種能不能直接掛網,不用“二次議價”、“進院很困難,影響量的轉換,希望談判品種能夠加快進院”。

同時,針對這一問題,丁列明提出,國際上對未進院的產品有定點藥店可以銷售,國內是否可以對談判品種開啟這種藥店銷售窗口。希望藉此打破醫療機構,特別是公立醫院“一家獨大”的局面。

從政策上看,早在2017年7月,人社部確定將已通過談判實現大幅降價的36種藥品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時,即已要求“各地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定點零售藥店為參保人員提供藥品。目前,遼寧、吉林、山西等省份已經響應。(詳見>>新規落地,國家醫保談判品種可在藥店購買!)

有業內人士指出,處方外流,以及部分省份已經推行的,醫院、藥店統一採購等政策落地,或可解決帶量採購中,“只招不採”、“二次議價”等問題。

帶量採購倒逼降價,遭復星、石藥、貝達等眾多大佬反對!

一致性評價,能不能給仿製藥更多時間

有通過一致性評價仿製藥的企業更揪心。甚至有上市公司高管私下慶幸:幸好,自家公司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銷售佔比不高。

為通過一致性評價,企業往往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而在國家醫保局帶量採購方案出臺後,相關企業發現,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不但無法兌現原本承諾的“優惠”,而且還面臨大幅降價,很可能是全國範圍內的大降價。

而對於未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在未來3個多月裡,將始終生活在生死存亡的焦慮中。關於“289目錄”藥品2018年底的“死線”是否會延期,仍沒有明確說法,分析人士指出,在“4+7”試點城市,一致性評價實際上已經提前關門,大量仿製藥將失去這些市場。

業內人士呼籲,政策要考慮現有情況,給企業留緩衝期。最低價中標,佔有很大份額,有背讓更多企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初衷。

仿製藥能代替原研藥嗎?“研發一哥”恆瑞醫藥並不認同,其總經理表示,進口的PD-1在中國定價史無前例地低,這就是因為目前國內有眾多PD-1在申報,所以未來藥品降價還是依賴於國產自主研發的興起。

陳啟宇也提到,醫藥發展處在關鍵時刻,再有幾年,可能可以在全球可以競爭了。現在還是仿製藥養創新藥的過程。這個時候如果洗牌太快(迅速將5000家藥企減到500家),恐怕會對產業造成打擊。印度企業開啟創新和國際化其實早於中國,但是因為國內市場環境不好,仿製藥低價競爭,所以企業被迫停止創新,向仿製出口轉型。

面對業界質疑,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必須洗牌。醫藥市場需要強身健體。

海外前10位的藥都是看病的藥,我國前100位的都不是,這個問題也要解決。帶量採購的試點不一定完全到位,完全正確。這次只是試水,方法上還有改進的空間。但,如果不這樣做,行業的“毒瘤”就去不掉,“二次議價”、醫院用量不足等問題就永遠沒辦法解決。

此外,此次採購是國家組織,不是國家招標。聯合招採,所有聯動以這個聯動為基礎。目的也不僅僅降價,而是價格發現,質量驅動。過程中,當然涉及到洗牌,否則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還會存在。

由此看來,醫藥行業的一場“陣痛”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