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倒逼降价,遭复星、石药、贝达等众多大佬反对!

作者 | Chriss

来源 | 健识局

业界对带量采购争议日益凸显。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医药创新和投资大会上,带量采购工作已成为讨论焦点。这也成为9月11日以来,医药股市持续“跳水”期间,业界关于带量采购,最集中的一次讨论,企业代表叫苦不迭。

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表示,紫杉醇的带量采购额才3500多万,仅是需求的1%。量虽然小,但是冲击很大。石药集团市值降了300多亿。加上中国生物、恒瑞医药,3家市值共“缩水”1200亿。而医保只节约了2亿。该公司的紫杉醇白蛋白刚从首仿之争中胜出。

带量采购倒逼降价,遭复星、石药、贝达等众多大佬反对!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坦言: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创新药物审评标准等政策给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我们要加以精心应对,否则有可能很快陷入危机。

作为带量采购的“标杆”,上海第三批带量采购结果——进口原研药“全军覆没”,似乎已经证实了带量采购在促进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方面的实力。国家医保局带量采购方案中,试点省市将让渡60%至70%的市场,供仿制药与原研药角逐,且在医保支付上,以“中选企业的中标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

虽然看似都是利好仿制药,特别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却实实在在引发了医药行业的“大地震”,而且最委屈的,还要属最被看好的持有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企业。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长期存在的“二次议价”、只招不采等问题,令企业对“带量采购”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带量采购将加快仿制药淘汰进程。

而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联动的药采规则下,试点城市降价就意味着更大范围的降价。也就是说,不降价,企业将失去大片市场;降价,意味着失去更多市场的利润空间,甚至面临亏损。

引入零售药店,或可解决“量”的难题

“以量换价”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

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第一批通过国家谈判降价,进医保,此后其市场份额实现了快速增长。据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介绍,2017年埃克替尼的销量增长了47%,销售金额增长了0.8%;今年,其销售量增长28.5%,销售额增加16%。

但丁列明也直言,谈判品种能不能直接挂网,不用“二次议价”、“进院很困难,影响量的转换,希望谈判品种能够加快进院”。

同时,针对这一问题,丁列明提出,国际上对未进院的产品有定点药店可以销售,国内是否可以对谈判品种开启这种药店销售窗口。希望借此打破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局面。

从政策上看,早在2017年7月,人社部确定将已通过谈判实现大幅降价的36种药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时,即已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定点零售药店为参保人员提供药品。目前,辽宁、吉林、山西等省份已经响应。(详见>>新规落地,国家医保谈判品种可在药店购买!)

有业内人士指出,处方外流,以及部分省份已经推行的,医院、药店统一采购等政策落地,或可解决带量采购中,“只招不采”、“二次议价”等问题。

带量采购倒逼降价,遭复星、石药、贝达等众多大佬反对!

一致性评价,能不能给仿制药更多时间

有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的企业更揪心。甚至有上市公司高管私下庆幸:幸好,自家公司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销售占比不高。

为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往往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而在国家医保局带量采购方案出台后,相关企业发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不但无法兑现原本承诺的“优惠”,而且还面临大幅降价,很可能是全国范围内的大降价。

而对于未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在未来3个多月里,将始终生活在生死存亡的焦虑中。关于“289目录”药品2018年底的“死线”是否会延期,仍没有明确说法,分析人士指出,在“4+7”试点城市,一致性评价实际上已经提前关门,大量仿制药将失去这些市场。

业内人士呼吁,政策要考虑现有情况,给企业留缓冲期。最低价中标,占有很大份额,有背让更多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初衷。

仿制药能代替原研药吗?“研发一哥”恒瑞医药并不认同,其总经理表示,进口的PD-1在中国定价史无前例地低,这就是因为目前国内有众多PD-1在申报,所以未来药品降价还是依赖于国产自主研发的兴起。

陈启宇也提到,医药发展处在关键时刻,再有几年,可能可以在全球可以竞争了。现在还是仿制药养创新药的过程。这个时候如果洗牌太快(迅速将5000家药企减到500家),恐怕会对产业造成打击。印度企业开启创新和国际化其实早于中国,但是因为国内市场环境不好,仿制药低价竞争,所以企业被迫停止创新,向仿制出口转型。

面对业界质疑,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必须洗牌。医药市场需要强身健体。

海外前10位的药都是看病的药,我国前100位的都不是,这个问题也要解决。带量采购的试点不一定完全到位,完全正确。这次只是试水,方法上还有改进的空间。但,如果不这样做,行业的“毒瘤”就去不掉,“二次议价”、医院用量不足等问题就永远没办法解决。

此外,此次采购是国家组织,不是国家招标。联合招采,所有联动以这个联动为基础。目的也不仅仅降价,而是价格发现,质量驱动。过程中,当然涉及到洗牌,否则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还会存在。

由此看来,医药行业的一场“阵痛”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