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出行大會幹貨|拐點來了,2025年電動車將超越燃油車

未来出行大会干货|拐点来了,2025年电动车将超越燃油车

電動汽車產業將迎接2020和2025年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最遲到2025年,電動車的性價比將達到或超過燃油車。

丨智庫君

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的這場浪潮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正呈現一種疊加融合的趨勢,推動全球出行產業創新升級,而中國正在成為影響並推動這場變革的重要力量。

為打造全球出行產業的發展風向標,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等眾多專業機構聯手打造的第二屆全球未來出行大會,9月20日在杭州舉行。

當汽車產業進入電動智能時代,未來充滿更多可能。對於電動汽車市場的時間拐點,陳清泰和徐長明給出了相似的答案——2025年。

陳清泰認為,最遲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將達到或超過燃油車,此消彼長,傳統燃油車面臨更大的壓力;徐長明則表示,到了2025年後,電動汽車較傳統能源汽車出現相對優勢。

當然,汽車業也將同時面臨機遇與挑戰,有對產品品質的更高追求、對安全的嚴格把控,也有商業模式的變化與車企的轉型。

在這場對於“未來出行”的討論中,不少業內大咖深入探討了汽車與出行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與創新實踐,剖析行業正面臨的問題和未來的難點,為產業發展出謀劃策。智庫君梳理了現場部分業內學者與專家的精彩發言,以饗讀者。

陳清泰:2025年消費轉型從燃油車向電動車傾斜

未来出行大会干货|拐点来了,2025年电动车将超越燃油车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 陳清泰

“我國電動汽車產業要迎接大浪淘沙的競爭形勢。我國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1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接下來要迎接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陳清泰說。

第一個時間節點是2020年,雙積分政策實施、政府補貼終止,到那時造車新勢力已經大舉進入,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也紛紛發力,消費者買車的時候已經排除了政府補貼因素的影響。純電動、增程式、混合動力和燃油車將同臺較量。產品的品質、品位、品牌和價格等市場因素將決定消費者的取捨,形成非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間的差距將拉大,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將被邊緣化,將會出現併購、重組。

第二個節點,最遲到2025年,電動車的性價比將達到或超過燃油汽車,市場的力量將推動消費轉型向電動化傾斜,燃油車與電動車此時將此消彼漲,傳統車面臨更大的壓力。

陳清泰認為,企業應當根據對這兩個時間節點的形勢變化進行研判,制定和調整自己的戰略。

徐長明:2025年之後新能源汽車將比傳統汽車更有優勢

未来出行大会干货|拐点来了,2025年电动车将超越燃油车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徐長明

徐長明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將在波動中前行,2025年以後將逐漸顯示出相對優勢。

短期來看,到2020年之前,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中期,即2021年到2025年,可能有短期波動,但後續會平穩發展。補貼政策退出後,“雙積分”政策的出臺,會使得續航里程的問題、電池成本貴的問題、充電設施不方便的問題,都會有所好轉。

遠期來看,到了2025年以後新能源汽車會有三個明顯的變化:

1.新體系電池將取得突破。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電池的充電時間會變短,電動車在與傳統能源車同質化競爭中獲得優勢。

2. 汽車承載功能變革。預測到2027年,90後與00後加在一起佔100個買車人的49%,這些人對智能的東西高度需求,而高度智能化的產品更適用於電動車。

3.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電動車增加一個重要的使用場景和推手。

歐陽明高:車企為拿補貼壓縮產品開發週期,致電動車事故頻發

未来出行大会干货|拐点来了,2025年电动车将超越燃油车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 歐陽明高

歐陽明高評價近期頻繁發生的電動汽車安全事故時指出,這些事故的主體原因是產品質量問題。產品在設計、製造、驗證、使用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範。主要有三類,第一,電池產品測試驗證不足;第二,車輛使用過程中可靠性變化;第三,充電安全管理技術有問題。

“補貼退坡的週期是一年一次,與產品開發週期不匹配。企業跟著指揮棒走,盲目追求高能量密度,縮短開發週期。提高能量密度首選物理改進方法,比如減重隔膜等安全材料,而電池測試驗證手段不完善,不能充分反映實車使用情況。”歐陽明高表示。

他同時提出,高能量密度電池的發展是必然趨勢,我國很快會邁向300Wh/Kg高比能量密度電池的階段。這對安全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安全技術不能只靠材料本身,更要從系統體系入手。

歐陽明高表示,目前電動汽車行業的政策有改進的餘地。“原有的產業化目標是,2020年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系統到260Wh/Kg、循環壽命2000次,但這一目標偏高,不宜強制推行。同時,補貼政策要符合技術發展規律,對能量密度的提升不宜過快過頻。”歐陽明高說。此外,要儘快推出電動汽車安全年檢規範以及電動汽車黑匣子、電池包消防安全接口等規範。

“電池安全技術是電動汽車革命性突破的第一關健,越往後走,電池安全技術越成為瓶頸,也將成為今後電動車競爭的主戰場。動力電池國家科技研發要以安全為核心,全力提升現有鋰電子電池系統安全技術,全力突破新型固態電池技術。” 歐陽明高最後表示。

張永偉:車企貿然向出行服務商轉型或將落入陷阱

未来出行大会干货|拐点来了,2025年电动车将超越燃油车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兼首席專家 張永偉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兼首席專家張永偉代表百人會發布了主題為《向出行服務商轉型》的課題報告。

“車企向出行服務商轉型是必然的趨勢,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對車企來說,在能力沒有逐步培養成型的時候,貿然轉型可能會成為一個陷阱。”張永偉說。

他認為,未來出行服務商具備三大核心要素、並面對三個困難。

三個核心要素:服務商需要一個成規模化的服務載體,即要有成規模、網絡化的車輛載體;需要一個管理的平臺,能夠讓數據、讓用戶接入的基於大數據和智能化的出行管理平臺;面向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的出行服務將會成為主流,“智能駕駛+出行平臺+出行的網絡化”構成未來出行服務商的重要功能要素。

三點困難:一,車企過去的思維和管理模式面向生產側、供給側,轉向服務化在思維上存在嚴重束縛。車企熟悉的是工廠式管理,不太熟悉互聯網化的平臺,更不熟悉對個性化出行需求的理解。二,對車企來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投入到車的資源已經捉襟見肘。在已有的業務上再增加一個新的業務,面臨著投入的困難。三,人員和能力需要培育時間。

張永偉表示車企向出行服務商轉型必須痛下決心。對此,他提出六點建議:要徹底的轉變思維方式、戰略上要清晰、組織要創新、構建一個新的生態、講究靈活的戰術、循序漸進逐步培養能力和人才。

不過,張永偉表示,向出行服務商轉型是趨勢,但並非車企轉型唯一的出路,車企有多種選擇。“一是車企可以繼續做品牌的運營商,生產和運營全球最有競爭力的汽車品牌;二是可以做代工廠,給別人來提供代工服務;三是有些可以轉向服務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