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身在高層建築內的你!

近十年全國共發生高層建築火災3.1萬起,亡474人,直接財產損失15.6億元。其中,特別重大火災3起、重大火災4起、較大火災24起,形勢嚴峻。

高層建築是一個城市發展情況的寫照,樓高了,上下必然不方便,一旦有個什麼突發情況,電梯?是沒指望了,只能走樓梯,人一多再一慌,發生擁堵,更是耽誤逃生時機,所以我們務必要注意平時的消防安全!

高層建築起火時,如何科學有效地逃生?

写给身在高层建筑内的你!

發生火災時,最好能判斷火源點

再判斷先滅火還是先逃生

“救不如防。”,發生火災時,最好能判斷火源點,再判斷先滅火還是逃生。“如果涉及電起火,先關閉電閘,千萬別用水去滅,會觸電,要用滅火器救。廚房起火,可用溼毛巾、圍裙、抹布將火源蓋住等。”

一旦高層建築起火,最能依賴的就是樓內的消防設施。

如果你不會救火,那就要想辦法第一時間選擇逃生。怎麼逃?這也有講究—

開門前先用手觸摸門把鎖,如果門鎖溫度很高,或有煙霧從門縫中往裡鑽,說明大火或濃煙已封鎖房門出口,千萬別貿然打開房門。離開房間時要把房門、疏散通道門關閉,防止煙氣進入走道。切忌為了財物折回著火房間。

如果要跑,怎麼跑才是正確?一句話,儘量往下跑。如果火或煙在所在樓層之上,儘量往下跑。如果火在當事人所處樓層下,最好儘量跑到便於消防登高車觸及的窗口。在疏散逃生時,要熟悉瞭解所居住場所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情況,一般高層建築都有至少兩部以上的樓梯可供疏散,著火時切勿使用電梯。

在高溫和濃煙條件下,連戴著呼吸面罩都要被嗆,更不要說溼毛巾。但在火災發生的初級階段,溼毛巾是必備的逃生裝備,毛巾浸溼後疊三折(八層)有較好的濾煙效果。高樓火災中大部分致死情況是吸入濃煙導致窒息,因此逃生時要彎下腰匍匐前進,同時用毛巾、手帕捂住鼻子。

要熟悉瞭解身邊的消防設施

除了逃生,身邊的消防設施在關鍵時候能否派上用場同樣非常重要。

消火栓在哪裡?樓道里。查看消火栓箱是否明顯,是否貼有標示,標識是否清楚,是否明確開啟方向,是否易於開啟,開啟角度是否大於120度。

消火栓開啟是否順暢?檢查箱內設施是否完整,包括水帶、水槍、水帶,兩端卡扣是否完好,是否與水槍、消火栓相配套。

消火栓一般配有兩隻4公斤的滅火器。你可以看看,滅火器是否過期,指針是否處於綠色區域,組件是否完好等。還有,滅火器及消火栓是否做到定期檢查,是否由物業每月進行檢查並登記。

写给身在高层建筑内的你!

一般在電梯廳附近,會有煙感報警器,你可以看看煙感報警器是否有安裝,查看煙感工作指示燈是否閃爍。

高層建築都要求配有三種疏散樓梯:敞開樓梯、封閉樓梯(安裝防火門)和防煙樓梯(樓層達到32層以上,必須要有防煙樓梯)。

在樓梯口,應該配備常閉式防火門。你可以看看常閉式防火門是否完好,是否向疏散方向開啟,是否設置“保持防火門關閉”提示標識。閉門器是否完整好用,順序器是否完好可靠。防火門內密封條是否完好。

建築高度大於100米的公共建築應當設置避難層。從首層到第一個避難層之間的高度不宜大於50米。舉個例子,層高為44層的建築,就需要兩個避難層,一個在15層左右,一個在30層左右。

避難層的設置,也是有嚴格要求,避難層應設置消防電梯出口、消防專線電話和應急廣播、消火栓、消防卷盤、防煙設施,避難層不宜堆放可燃的雜物。此外,在避難層進入樓梯間的入口處和疏散樓梯通向避難層的出口處,應設置明顯指示標誌。

同時,消防部門也建議家庭常備以下

四種消防器材——

滅火器和滅火毯

小火及時處理。

写给身在高层建筑内的你!

獨立式煙感

每個房間都需要安裝,避免發生火災時延誤逃生自救時機。

公安部發布高層建築消防安全提示

1

7月至12月,全國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將以易燃可燃外牆保溫材料、建築消防設施缺失損壞、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等為重點整治內容,將集中查處、曝光重大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責任人,對發生亡人特別是較大以上火災事故的,依法依紀從嚴從重追究責任。

2

高層建築嚴禁違規採用易燃可燃外牆保溫材料。對外牆保溫防護層破損開裂、脫落,未將保溫材料完全包覆的,要及時修繕。

3

嚴禁在高層建築外牆違規進行電焊、氣焊等明火作業,禁止在建築周圍堆放可燃物、燃放煙花爆竹;汽車、電動車停放要與建築外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4

高層建築要按消防技術規範設置消防設施,並經常維護保養,確保齊全好用;防火門要常閉。

5

進入高層建築內,請注意觀察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避難層所在位置;遇到火情,迅速從最近的安全出口有序逃生,不可貪戀錢財,不要返回火場拿取財物。

6

高層建築疏散樓梯、走道嚴禁堆放的雜物以及違規停放、充電的電動車,確保疏散通道暢通。

7

社區管委會、高層建築物業單位要定期開展防火檢查巡查,組織實施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8

高層建築使用單位按要求配備專業電工,嚴格落實用火用電用氣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檢測維護電氣線路、燃氣管線,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9

高層建築居民住戶要制定家庭防火和火場逃生計劃,備齊毛巾、防毒面罩等器材,熟記逃生路線,實地勘驗疏散通道是否暢通。

10

高層建築管理或使用單位,應建立集防火、滅火、宣傳培訓於一體的微型消防站,配齊人員和必要的裝備器材,與公安消防隊開展聯勤聯訓,提升撲救初起火災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