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春秋战国时期,身处南方的楚国,被看作是蛮夷之邦,不被中原各国所认同。而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很多的史书文献不是毁于战火,就是被强制销毁。有着

八百年历史的楚国,带着它的灿烂文明,被埋没在历史的烟云中。直到楚地遗址的发现,楚文化,才重见天日。事实上,楚文化被汉朝继承了下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


一,楚人来源

楚人,是传说中火神祝融的后代,是华夏民族的后裔。三千六百多年前,楚人先民原本生活在河南新郑一带,但是受到新兴的商王朝的驱逐,被迫向南迁徙,来到丹阳一带。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楚人迁徙路线图

那为何楚国会被视作蛮夷呢?因为那时的南方,杂居着很多其他部落,西南方有巴人,东南方有越人。楚人迁徙到丹阳附近后,不可避免地同周围土著部落打交道。比如通婚,服饰的改变,语言渐渐偏土著化,习俗也与中原地区变得不同。时之日久,自然被视作蛮族了。


二,楚人立国

商朝末年,被商朝一直压迫的楚人,投靠了周部落。因为辅助周王朝的功劳,被周成王赐封子爵,封地方五十里,楚人自此立国(虽说爵位很低,但终于被中原王朝承认了)。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楚国以丹阳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张,扩大地盘。还

曾经击败周昭王率领的六军,使得周昭王溺水而死。后来,又经过楚武王,楚文王,楚庄王,楚威王等君主的治理,楚国成为了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


三,楚国文化

楚国长久居于南方,创造了不逊色于中原的文明。之前没有想到,我国第一段长城,第一个县,第一支毛笔,都出自于楚人之手。楚国的青铜冶炼,铸铁,漆器技术领先其他国家。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楚长城遗址

通过考古发掘出的文物,今天的人,可由此窥见2000多年前的大国,拥有的绚烂文明。比如,曾侯乙编钟,曾侯乙鉴缶(读fou),彩绘漆棺等。那些精美的文物,展现出楚人特有的浪漫与活力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被误解的楚国,并非想像中的蛮夷之邦


四,楚国精神

有句话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事实上也的确是楚人推翻了秦王朝。那为何是楚人呢,可能有以下原因

1,楚人性格中的坚毅:他们被商朝驱赶到南方,筚路蓝缕,历经几百年时间,忍受了极大的磨难,才重回中原各国的视野。楚国都城,曾经多次被攻破,但楚国还是一次次延续了下来。充分体现出楚人强烈的进取心,愈挫愈勇。

2,楚人不甘心:秦楚两国,最初都不被中原各国认同,只好抱团取暖。彼此之间通婚次数很多,算是姻亲之国(虽然有成语“秦晋之好”,但其实秦楚才是真的好)。但楚国也被秦国利用,欺骗的最惨,特别是楚怀王的遭遇,在楚人心里种下了很深的仇恨。秦末天下大乱,楚人自然积极响应。

注:部分资料,取材自央视纪录片《楚国八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