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發布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作物科學部收益同比增長一倍

★自6月7日起按比例合併孟山都業務

★集團銷售額增長8.5%(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達到94.81億歐元

★儘管受到匯率的不利影響,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3.9%,至23.35億歐元

★處方藥事業部銷售額實現增長(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但盈利下滑——研發投入大幅增長

★健康消費品業務再次下滑

★作物科學事業部的銷售額和盈利在去年同期下滑後實現強勁增長

★動物保健事業部的銷售額(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和盈利有所增加

★淨收益達到7.99億歐元

★每股核心收益增長1.3%,至1.54歐元

★2018年集團展望已獲確認,經調整以反映收購情況

勒沃庫森,2018年9月5日 – 拜耳於2018年第二季度成功完成歷史性收購,與此同時,即使不考慮新收購的孟山都業務,其經營業績亦有所增長。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後,四大業務中有三項業務的銷售額有所增加。管理委員會主席沃納•保曼(Werner Baumann)在週三發佈中期報告時表示:“我們正在逐步實現年度目標”。由於作物科學業務和動物保健業務銷售額增長,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亦有所增加。拜耳已對其集團展望進行調整,以涵蓋自收購之日起獲得的孟山都銷售額和盈利。公司的目標是2018年支付的每股股息至少與上年持平。

2018年6月7日,拜耳以630億美元(包括孟山都的待償還債務)完成了對孟山都的收購。“對孟山都的收購使兩項表現強勁而高度互補的業務合二為一:拜耳的創新化學與生物作物保護產品組合,以及孟山都在種子和性狀領域的專業知識。”保曼表示。“我們目前是農業的領導者之一,恪守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明確承諾,致力於為我們的客戶和社會帶來價值。”他補充道。拜耳可以充分發揮其團隊在農業領域的豐富專業知識,並且在種子和作物保護領域擁有強大的產品組合,涵蓋多種作物和農藥類型,以及先進的研發平臺和領先的數字化農業業務。

集團銷售額和收益增長

拜耳集團在2018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增長8.5%(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達到94.81億歐元。根據報告,銷售額增長8.8%。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加3.9%,至23.35億歐元。匯率的不利影響使收益減少了約1.3億歐元。息稅前利潤下降了7.7%,至13.51億歐元,其中包含3.63億歐元的特殊費用(2017年第2季度:2.44億歐元),主要來源於與收購孟山都相關的支出。淨收益下降34.7%,至7.99億歐元,主要原因是在科思創業務剝離後未計入其收益。相比之下,持續經營的每股核心收益增長1.3%,達到1.54歐元。

在持續經營業務中,經營活動所提供的現金淨額增加17.8%,達到22.4億歐元,主要原因是營運資金所佔用的現金減少。自2018年6月30日起,由於收購孟山都,金融債務淨額增至446.97億歐元。


作物科學事業部收益同比增長一倍

農業業務(作物科學事業部)銷售額高達30.11億歐元。該銷售額包括按相應比例計算的從2018年6月7日起從收購孟山都交易中獲得的5.43億歐元,以及8月份剝離給巴斯夫業務的4.68億歐元。經匯率和資產組合調整後,銷售額增長了21.4%。

作物科學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了99.1%,達到6.31億歐元。去年同期,巴西的情況對收益造成了負面影響。2018年第2季度,新收購的業務貢獻了7000萬歐元收益。但另一方面,匯率的不利影響使收益減少了5200萬歐元(不包括孟山都公司業務)。

集團展望調整,穩定的股息設為最低目標

由於對孟山都的收購交割晚於預期時間,拜耳2018年收益將低於其2月的預測,原因是孟山都的業務具有季節性。“因為所收購的業務的大部分收入尤其是收益都是上半年創造的。”保曼解釋道。

預計拜耳集團的銷售額將超過390億歐元(先前預期:低於350億歐元),其中超過50億歐元銷售額來自所收購的孟山都業務。將部分業務剝離給巴斯夫將使預期銷售額減少約10億歐元。這相當於在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的基礎上,實現中等幅度個位數百分比增長(先前預期:低至中等幅度個位數百分比增長)。

對於作物科學業務

目前公司預測的銷售額為略高於140億歐元(先前預期為:超過95億歐元)。如前所述,這包括收購業務帶來的超過50億歐元的銷售額增長效應,以及將部分業務剝離給巴斯夫造成的約10億歐元的不利影響。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後,拜耳依舊預期實現中等幅度的個位數百分比增長。



解讀政策、傳播資訊、分享數據,更多相關信息歡迎關注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同名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