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币—短须龙的价值在哪?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在制造银元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币的主张,进入20世纪,兴起了关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历为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不同版式(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大尾龙,反龙)铸额极少,在钱界也是名誉颇具,历来为中国银币收藏的倾心之选。制作精美,历经百年仍品相完美,弥足珍贵。

短须龙是清代机铸币中龙图之一。因短须稍长得名,与长须龙对举。通常用于宣统三年(1911年)大清银币各种龙纹的版别区分,但也有用于其他银币、铜元龙纹的版别区分。

大清银币短须龙,直径40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该币正面珠圈内为“大清银币”四字,珠圈外缘上下分别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两边分列长枝菊花纹饰。背面中心为“壹圆”计值,外围蟠龙环绕,龙头居上,高鼻突眼,两根短须自然下垂,龙尾在右,下方为英文“壹圆”,直齿边。

这是当时清政府试图推动的货币改革方案中的试作样币之一。可以说,在各省总督视造币为地方重要的财源,统一货币有损其权力和财富而加以抵制,相对弱势的中央政府却无法收回造币权。正面设计的汉满铭文包含所有必要资讯。中央汉文“大清银币”四字。马齿状外缘和内珠圈之间,上端四个字的满文与底部的四个汉字都是“宣统三年”。背面图案是华丽威武的蟠龙飞腾在云中,龙鬚呈波浪形,带有火燄的龙珠安排在底部。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爪并能兴风作雨的神异动物。千百年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受到亿万龙的传人顶礼膜拜。龙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传统装饰的重要题材,在从古至今的许多建筑、器物上都留下了不朽的造型。在作为财富象征的钱币上寻觅到龙的踪迹,这是藏家们喜爱大清银币的原因之一。

每一件物品的数量决定了一件物品的价值,而大清银币如此稀少,是不是也价值不菲?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大清银币因制作精美,其的龙图纹更是新颖,展现了中华人民的至高神灵,并大清银币存世量是属于非常稀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所以,无论是国内的藏家,还是国外的华侨,都很喜爱此版钱币,每每拍卖时,总会出现新高。

短须龙近年的拍卖成交记录:

大清银币库平一两戊申“短须龙”银币——成交价: 320.00万——拍卖日期: 2017-09-17

大清银币—短须龙的价值在哪?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短须龙)——成交价: 280.00万——拍卖日期: 2017-09-17

大清银币—短须龙的价值在哪?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短须龙)——成交价: 207.00万——拍卖日期: 2012-12-28

大清银币—短须龙的价值在哪?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短须龙壹圆——成交价: 192.00万——拍卖日期: 2018-02-06

大清银币—短须龙的价值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