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最快樂的時候寫下了一首詞,流傳了1100多年,至今盡人皆知!

他在最快樂的時候寫下了一首詞,流傳了1100多年,至今盡人皆知!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十一錄此詞,謂阮閱“嘗為錢唐幕官,眷一營技,罷官去,後作此詞寄之”。胡與阮時代相及而稍後,其《叢話》即因際問《詩總》(後改稱《詩話總龜》)而繼作,於《前集》序中明言之。所云阮作此詞情事,當可信。

他在最快樂的時候寫下了一首詞,流傳了1100多年,至今盡人皆知!

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

宋代:阮閱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欄干。一雙燕子,兩行徵雁,畫角聲殘。

綺窗人在東風裡,灑淚對春間。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黃昏時登樓而望,只見杏花在微寒中開放,一鉤斜月映照著小樓的欄杆。一雙燕子歸來,兩行大雁北飛,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號角聲。

華美的窗前,一位佳人立於春風中,默默無語,閒愁萬種。也應像往日一樣,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般秀美。

他在最快樂的時候寫下了一首詞,流傳了1100多年,至今盡人皆知!

作者在上下闋的末三句分別寫燕子成雙,大雁成群,皆是實寫所見。以秋水喻美人明眸,以春山狀美人黛眉,則是作者想象的虛景。雙燕、雁陣反襯出獨身一人,秋水、春山突出詞人對佳人的懷思。這兩處的手法前人也用,並不新奇。但所用的章法結構極有意思。徐培均指出,歇拍“前兩句對起,後一句單收,似《浣溪沙》的後片,形成不穩定感,易於過渡”。而結拍首句不對稱,後二句對稱,正好與歇拍相反。這種結構在韻律上有所更張,增加了全詞的活潑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