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幾大難點,突破後功夫必有長進

一、養生保健、修身養性。

二、配合藥物防病治病、參加表演比賽,爭名爭利。

三、勤學苦練進入技巧、技擊之功能。

“1、2”在社會上已被基本公認和存在,但在“3”爭論較大。

有的認為太極功夫不是很難,通過幾年艱苦勤練就能達到。

這些人群中有二類人的思維:

1.身高力大,附加練摔跤、擒拿、增力器材等力量加技巧訓練方法,只要把對方推出、倒地就可以了,好比太極推手比賽項目一祥。

2.人們認為,學生訓練時必須按自己的思維要求下進行,我指東、你向東,我指西、你向西,把學生打的前後搖晃、站立不住,甚至有的還打出十米以外。遇到外人接手時,對方手上力量必須要輕於我,不然,以手上用力、全身發硬等違規《太極拳論》為由,拒不試手。在這人群中,往往練拳多年,又在當地小有名氣,自認為有功夫之人。

太極拳的幾大難點,突破後功夫必有長進

實際上述兩種人群不能算有太極功夫之人,太極功夫不是力大打力小,也不是以我為主較量準則。

還有人認為,要想真得到太極功夫,是一件很難之事。(太極功夫:小力勝大力----舍已從人----隨身所欲。在這簡單三大步中,要想進入第一步,可能你就要一生的努力。)

那為什麼練太極功夫這麼難呢?

除了明師指點,下苦功時間長短影響太極功夫以外,還有普遍存在諸多弊病,直接影響太極功夫進展,本文主談幾點重要弊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太極拳的幾大難點,突破後功夫必有長進

一、保持中正難:

在習拳中經常發現身體不中正,東倒西歪、前俯後仰,有的雖然較正,也是站立練拳。底盤無根基,頭重腳輕之勢。因中正,必須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兩膝微曲有力,兩腳虛實變化不定。

在推手練習中也一樣,做到上述要求外,手上做到不能有力也不能無力,隨對方變化而變化,弓步進攻不能重心過失,虛步防守不能到無法變化、無法反攻之位置。真中定功夫往往是被對手打出來,而不是攻對方練成。

太極拳的幾大難點,突破後功夫必有長進

二、足下生根難:

在盤架、推手時,頭重腳輕站立不穩,特別是單腳站立難以自控,在推手時表現更特出,唯一維持自已重心全靠前傾後斜、左右搖擺、手上逃脫或抓腕捏臂。這都是足下無根而出現的症狀。

根治方法:

要松腰胯,意識兩腳站立有入地感,平衡站立有虛實,弓步必有前七後三或前八後二之勁力分配,虛步要做到腰部轉動自由,重心腳落地虛實變幻無常,虛腿在松沉中有進退,在進退中必須是松沉,即要防止硬腿,又要防止軟腿。平時多練單、雙腳站樁,練拳與推手時,時刻牢記“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

太極拳的幾大難點,突破後功夫必有長進

三、練出聽勁難:

高明太極拳師,身上任何部位都有聽化拿發之功能,對初學者首先在手上練出聽勁,然後一通百通地延伸全身各部位。聽勁是知人功夫,從對手中練成,隨對方力量、速度、方向的變化而變化。但大部分人在練推手時,以主觀意識為主,要麼用力進攻,要麼用力防守,要麼無力和平共處走無效圈,這都是阻礙練聽勁之行為。

練聽勁以輕靈為準則,沾粘連隨為手段,只要做到輕,才能聽出對方運動方向、力量大小、速度快慢、重心位置。這輕不是漂、落、丟、癟無力的輕,而是有一定的力量,(一般小於對方),是腰腿的力量用在手上,產生靈活變化無常的功能。

太極拳的幾大難點,突破後功夫必有長進

總之,影響練太極功夫的因素很多:如先天不足、健康狀態不好、文化知識有限、未遇良師益友、家庭經濟困難、領導位置及社會關係網複雜等多種原因,都能帶來不便。

免責說明: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貴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