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老同學現身說法,講述別樣柳傳志

“事實證明,讓自己的利益、尊嚴甚至身家性命都時刻處於風險之中,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它促使一個人堅強、挺拔和鬥志昂揚,並且真正理解,要保持一種既崇高又有實效的道德水準,是多麼艱難。”

——《聯想風雲》

5月28日,迴歸母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柳傳志在學校大禮堂做了一場報告。在問候完“校長好、老師好、學弟學妹們好”之後,柳傳志一眼認出臺下聽眾中他的老同學們,寒暄幾句後,他說自己真的很高興。

柳傳志1962年到1967年就讀於當時還被叫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信息工程學院的西電,所在的雷達系統專業2611甲班共有90多名學生,他當時是第一行政組的組長。那個時期的他,是全班年齡最小的之一。這次來聽他報告會的老同學有10人,年齡都在75歲之上,其中一位年近80時的同學還是坐著輪椅來的。

50多年老同學現身說法,講述別樣柳傳志

讀軍校期間的柳傳志

在聽完2個多小時的報告會之後,柳傳志的老同學胡壹軍感慨道:“想不到老柳和聯想過去經歷了這麼多事,這麼不容易”。說自己“沒想到”,是因為過去柳傳志和老同學之間的來往,只關心家長裡短,很少談及工作,他僅有的對聯想的印象都是來自報紙電視上的榮耀片段。

在胡壹軍的回憶中,讀軍校期間的柳傳志“很熱心腸,也很活躍,沒事就抱著一個足球奔向操場,遇見什麼事都總有辦法解決”。儘管畢業後他們都分赴五湖四海,但同窗戰友的情誼像一根紐帶總不時地牽動著彼此。

時隔多年,已76歲高齡的胡壹軍沒法再事無鉅細地回想起曾經的點滴,但事實上,聯想走過的篳路藍縷的35年,始終貫穿著柳傳志和老同學的同窗情深。只不過,一邊是商場上的風起雲湧,另一邊則是家長裡短的冷暖互持。

50多年老同學現身說法,講述別樣柳傳志

(2017年西安西商大會期間柳傳志(左五)和老同學聚會,左一就是胡壹軍)

身處風暴中的他,給老同學“雪中送炭”

1991年夏末的一天,從西安到北京出差的胡壹軍,給柳傳志打去電話問候,接電話的柳傳志家人告訴胡壹軍,老柳生病住院了。他趕到301醫院後,還在病床上的柳傳志立即電話邀來了同在北京的幾個同學,一起聚了聚。

那一年的聯想,正遭遇全球電腦市場的“黑色風暴”,曾一度陷入虧損。柳傳志高喊著“頂住,必須頂住”,和他的團隊大幅壓減公司開支,進行迫不得已的裁員。這種境況直到1991年末才開始有所好轉。

1995年春,胡壹軍家裡出了事,需10萬塊錢救急,這在當時不是小數目。尋摸了身邊一圈親朋好友無果後,他撥通了柳傳志的電話。他清晰地記得,電話那頭的柳傳志沒有多問,只是要了他的銀行賬號,很快把這筆錢打了過去。這讓胡壹軍由衷地體會到什麼叫“雪中送炭”。

而當時的聯想,正在經歷“柳倪之爭”的風波,身處風暴中心的柳傳志正在歷經身心的巨大考驗,那次是他和聯想度過的一道大坎。

由於地域和通信條件的限制,這些事胡壹軍和老同學們都知道的很少。他回想說,那些年商場上的老柳給他的最大印象是2004年,他在報紙上看到聯想收購IBM PC業務的新聞。當時他和老同學們聊起這事,都一臉佩服地說:“老柳真有本事!”

2009年2月,面對連續陷入虧損的聯想集團,柳傳志復出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開始大刀闊斧地改組管理層,並開始調整市場戰略。

當年5月,在柳傳志的組織下,軍事通信工程學院2611甲班在北京開了第一次正式聯誼會,共有30多名老同學從各地趕來,柳傳志還專程請來了已逾70歲的老班主任王岱成。

50多年老同學現身說法,講述別樣柳傳志

(2009年2611甲班第一次大聚會,前排手捧鮮花的就是老班主任王岱成)

胡壹軍說,那次的聚會大家都由衷地盡興,還一起參觀了聯想,到老柳的辦公室坐了坐。

此後,2611甲班同學聯誼會定期會在不同城市舉行,只有2016年的那一次柳傳志沒有參加,當時他因為身體原因未能到場,但專門寫了一封信,託人捎到會上讀給大家聽,字裡行間滿是歉意和神往。

50多年老同學現身說法,講述別樣柳傳志

(2016年2611甲班畢業五十週年聚會,那一次柳傳志因在外養病未能參加)

為恩師出回憶錄,紀念軍人的熱血和正氣

被問到每次同學聚會的內容,胡壹軍說純粹就是聊過去,嘮家常,用他們陝西話說,都是“閒諞”。但每次聚會對於大家來說都很有意義,尤其是2009年的那一次,因為老班主任王岱成的到來,他們都激動不已,滿是回憶。

說起王岱成,胡壹軍告訴我們,他帶給2611甲班全體同學最寶貴的師恩,是關於軍人品質,關於國和家的深刻認知。“王主任經歷過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到老了大腿裡面還留有沒取出的彈片。

記憶中他無數次挽起褲腿,指著傷疤,站在講臺上聲音洪亮地講起過去的崢嶸歲月,提醒我們身為軍人的光榮、熱血和一身正氣”,胡壹軍說,他們那一代人,關於愛國、自力更生都有著切身的體會,這些都是刻進骨子裡的。而王主任就是他們身邊活生生的教材,影響著他們日後走過的每一步路。

2015年,王岱成病逝,柳傳志專程找到王主任的女兒執筆,寫成了《王岱成回憶錄》。在這本書的扉頁,柳傳志寫下了這樣幾行字:“軍校教給了我什麼?為了完成任務,不顧一切往前衝,這才是軍人!而把這點傳授給我的最重要的人,正是王岱成主任!”

50多年老同學現身說法,講述別樣柳傳志

如今看來,柳傳志和聯想人已把這一點融入到了他們自我稱謂的“奔日子的人”的內涵中。他在此次回母校的報告會上就總結道,“奔日子的人”有三個特質:有不斷進階的追求,經得起挫折,善於不斷學習。

胡壹軍提到,不久前聯想遇到的那一場風波,他們老同學也第一時間有所瞭解,大家本能的反應都是“老柳絕不可能那樣!”,他們那一代人對於“愛國”,有著近乎信仰般的體悟,“不懂老柳的人,該讓他有多憋屈”。

於是,外界看到了柳傳志那一刻的拍案而起,也看到了事後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去聯想挺過了很多不安全的時刻”。

這也許正應了那句話,一個人能收穫多少的掌聲,就該經得起多大的挫折。

聯想走過的30多年曆程中,的確貫穿著不時而起的掌聲和挫折,正如《聯想風雲》一書中所言,“這其中實在是包含了無數辛酸的話。但事實也證明,讓自己的利益、尊嚴甚至身家性命都時刻處於風險之中,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它促使一個人堅強、挺拔和鬥志昂揚,並且真正理解,要保持一種既崇高又有實效的道德水準,是多麼艱難!”

拜訪結束時,胡壹軍告訴我們,他們老同學都在期待2611甲班畢業55週年大聚會,到時候他會拉上老柳,再好好地“閒諞”一番。


50多年老同學現身說法,講述別樣柳傳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